一个餐厅,乐师弹了个李斯特的著名练习曲目,大款为难人乐师,撒钱非要点个李斯特特生僻的乐曲。
餐厅里来段李斯特是有点不伦不类,毕竟餐厅是舒缓氛围的,弹快了有点闹,乐师这逼装的不合时宜,也不怪人大款找茬。
可人乐师就是个学生,就是兼职挣个生活,跟学生一般见识,有啥意思,换个就得了呗。
大款不,点生僻的为难装逼的乐师,就为了自己这一装逼时刻啊,借题发挥,唱谈李斯特,批判了乐师的炫技,快则快矣,音都找不准。
那意思就是表明,自家不光钱多,肚子里货更多嘛。
李轩的忍耐度还是很高的,乐师装逼可以忍,大款打装逼的乐师可以旁观,可他妈的这顿饭不让吃了是咋地,大款又装上了
大款有女伴要表现表现,可以理解,但适可而止嘛,表现到他女伴看大款眼神都放光了,大款还频频用睥睨的眼神瞄他这桌,连他的女伴都用眼神勾搭,这就过线了嘛。
那咋办,好办,艺不压身就是这样,有需要的时候,专压装逼犯,这就到了李轩要站起来的时候了,上去叮叮咣咣就是一段。
“我弹的怎么样”
“你弹的啥玩意呀”
“你不要听李斯特么”
“你这是李斯特”
“对呀,弗朗茨李斯特在巴黎邂逅肖邦情人,玛瑞达古伯爵夫人时,当场创作的邂逅呀,这氛围应景吧,没听过”
“听听倒是听过”
你看,随便即兴来一段,人都已经听过了,一看就是终结者,未来回来的呗。
正文第三五四章这个男人是谁
李轩与当场打人脸的大款的不同,就是不当场揭穿,他只是为了挽回女伴的焦点,没兴趣为了个不认识的乐师,得罪个来路不明的大款,多添个敌人。
只是在出了餐厅,与女伴独处的时候,谦虚一下:“我就是随便弹两下,讲了个故事而已,人乐师也不容易。”
你看,谦虚谨慎,严肃活泼,富有高度同情心,又内敛为人留面子,所有的中华传统美德,全部聚焦在一身,这样的男人李轩自己都爱,又怎能阻止女伴爱上他呢。
艺不压身嘛,有需要的时候,专压女神,不用超跑露金表,不用搭讪要电话,酒吧见哪个长的不错,跟酒保要张纸,一根铅笔,一分钟来张素描,走过去把素描朝女神桌上一拍:“留个名吧,以后不一定有机会再看见你。”
上来要电话的就是小孩,女人没兴趣知道小孩是谁。
可这张素描一放,就是女神,都忍不住想弄清一个问题:“这个男人是谁”
女人一好奇,心神在谁身上,不就跟谁走了
艺不压身嘛。
这就是李轩对艺术的态度,不是追求艺术,是超脱生活的艺术,能为他带来一些广度与生活情趣,从中获得精神享受。
李轩为何与古代的士族如此不同,却被士族坚信出自士族呢
很简单,因为古今的教育是一样的。说的再透点,社会各个阶层的家庭,从小受到的教育,古今的差别都是一样的。
说的再残酷点,古代的庶民到了现代,依然是老百姓。现代的老百姓到了古代,依然是庶民。
古代的进士到了现代,依然学霸。现代的学渣到了古代,依然秀才考不上。
而现代的学霸,到了古代,照样是进士,到了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依然是名校,学霸。
装都装不了的,太容易分辨了。
李轩是认不全大小篆,汉隶,可他从小练大字呀,部首偏旁是通着的呀,毛笔字是通着的呀。
他一落笔,说不是士族子弟,没人信哪。可一个现代的老百姓回来,一落笔说是士族,谁信哪
现代的世家子弟,从小就不练大字了么不练的家庭古今都不练的,可会练的家庭,无论古今,还是从小要练的。
条件好的家庭还会为自家孩子报个补习班呢,条件再好点基本都会再报个音乐班,掌握一门乐器的。钢琴,小提琴,只要会这两门乐器的孩子,家庭条件肯定不会处于社会最下层嘛,很容易分辨的。
李轩恰好从小就会古琴,古筝,即便到了这个时代,上手随便一拨弄,他说他不是士族子弟,谁信哪现代一个老百姓,回来连个乐器都不会弹,说是士族子弟,谁信哪
名校录取看的是什么不就是家庭条件与家教么
越是哈佛等顶尖名校,说俗了,就越是举荐制,与大汉是一样的。分数反而只是用来安慰大多数的,是个幻象。
全义务教育时期,各个家庭的孩子,享受的是一刀切的统一教育,教材与升学考的东西都一模一样,任何家庭出身的孩子,成材率是差不多的,那才是平民与底层最容易上升的阶段。
当分了重点与一般,分了私立与公校,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等素质教育再一上来,底层的家庭就完了。
这都是英美玩剩下的东西,可大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贾诩说的东西,李轩是知道的,现代的无意识哪是古代可比,时下的隔离是明目张胆,上层与下层是没有任何交流的。
现代实际一样,上层与下层是没有任何交流的,只不过有一个集体无意识环境,会让底层以为上层天天见,与他们很熟。其实别说这长,那长您跟派出所长,一起吃过饭么
连所长都不认识,却已经与高层全熟,指导大政方针了,这种集体无意识,会让一无所有的大多数,始终以为在参政议政,平民政治嘛。
更狠的是,现代蚁后分泌的信息素,已经把大多数改造成了复读机,丧失了自我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