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后太子马上整理衣袍大步走了出去,一见魏帝的身影,便推金倒玉般的五体投地,“儿臣恭迎父皇”。
魏帝直接从太子身旁经过走进了钟粹宫内。身后的李兴急忙上前扶起太子,“殿下快快请起,今日陛下兴致不错,特意来考究下殿下的学业”。
太子闻言露出一副高兴的样子,急忙向着殿内走去。殿内魏帝考核了下太子的学业,大赞太子用功。
太子露出腼腆的笑容,“全赖父皇教导有加,以及众位师傅们的教导,才能有今日的学问”。
“嗯,不骄不躁,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显然魏帝比较开心。
“不愧是朕的好儿子,李兴传旨今晚摆宴钟粹宫,命大皇子、三皇子、五皇子一同前来钟粹宫与朕共享晚宴”。
原本得到皇帝的赞赏太子内心窃喜,但听到皇帝要召集其他几名皇子一同前来时,太子心中不停的咒骂。不过面上太子还要装出一副温良醇厚的样子,“父皇说的是,如此高兴之事正应让三哥、五哥一同高兴下”。
自古后宫争宠屡教不鲜,有人欢笑有人愁。魏帝召集几个年长皇子齐聚钟粹宫,其中定是一番明争暗斗。太子虽然年幼但给人最是稳重,最得詹世府翰林院的文臣支持。大皇子常年领兵在外,深得众老将的爱戴。五皇子生性毫无不喜争斗,唯有三皇子吾不如大皇子,文不如太子,却又对那个位子垂涎欲滴。
魏帝看着下面的三个皇儿,“朕自危难中登基,每想到国事艰难,寝食难安。这些年很少有咱们父子同聚一日,今日咱们父子只论亲情,不谈国事”
太子端起酒杯同样感叹道:“弟弟我年龄最小,本应孝敬两位兄长,可身在帝王家身不由己。今日借着父皇的酒,弟弟在这里向两位哥哥赔不是,以往多有得罪之处还请两位哥哥海涵”。
魏邦急忙端起酒杯,“太子殿下严重了,我是个粗人,平日里只喜欢武枪弄棒。若是有不是之处,还望太子殿下海涵”。
“哎,五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今日只是家宴,今日哪有有什么太子,你应该叫六弟”。一旁的老三出言道,说完老三看向魏帝。
魏帝点了点头,“没错今日是家宴,像平常百姓家一样,咱们这里只有父子兄弟没有身份地位,大家尽情的畅饮”。
“我看说的没错吧”,老三说完看向太子,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太子微微一笑,面上一副本该如此的样子,“三哥说的是,五哥你要是叫我太子,那这杯酒我可不喝啊”
魏邦憨厚的摸了摸后脑勺,“是我的不对,六弟、三哥、还有父皇我自罚一杯”。说完魏邦直接一口干了一杯。
魏帝顿时开怀大笑,“还是老五真性情,这一点老三、老六你们两个要多多学习”。
两人连忙行礼,“齐称知罪”。自然又被魏帝罚了一杯酒。
子夜时分,魏帝在李兴的伺候下,回到了御书房,躺在的床榻之上。李兴整理好魏帝的被子,拍了拍魏帝的身子,“陛下天色不早了该休息了,老奴告退”。
魏帝一把拽住李兴的手,“还是你这个老东西,最知朕心,朕连处罚你的机会都没有,你说说今日那三个皇儿哪个最成大器”。
李兴习以为常,笑眯眯的说道:“陛下的家事,老奴可每胆子插手”。
魏帝不满的对着李兴屁股一下,“你这个该死的老货,你做的还少吗”
李兴面露微笑,没有一丝的惶恐,“老奴的屁股都该被陛下打烂了,陛下今日还是放过他吧,今日时辰不早了,陛下再不休息,明日奴婢可不叫陛下起床了”
“你这老东西,朕了舍不得打你”。
正文第七十八章:最后一场策问
王明阳这几日过得很是潇洒,在小童这个作弊神器的帮助下,王明阳过得很轻松。
两日后学院的最后一场考试策问终于如期开考。一早谢祭酒沐浴更衣,祭拜圣庙后,在众官员博士的目光下将策问试卷拿了下来。
谢铎检查下确认无人动过后,向众人说道:“此为策问试卷,众博士老师带回交于众位考生”。
很快甲等内陈夫子带着试卷走了进来,见陈夫子出现原本乱遭遭的课堂立马安静了下来。
陈夫子轻咳了一声,“今日是本年度测试的最后一场,本次成绩加上前两次成绩,综合前十者获得贡生资格,可直接参加明年乡试。望尔等莫要松懈,答好这最后一场”。
杨慎回头看了眼王明阳,看着自信的王明阳,心中暗自比较。“第一场考的是默背能力,我与王明阳很难分出高下。上一场那家伙那么早交卷,显然是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自信,我也很难占据优势。这最后一场是我赢他的关键,想我杨慎自幼勤学苦读为了能有今日,耗费了多少日夜,一定不会输给那家伙”。
王明阳抬头正好见到杨慎的目光,王明阳礼貌的微笑回礼。对于这次考试王明本没有放在心上,小童在手天下我有,区区的考试算个什么。
现在王明阳还在想七彩之事,果然自那日后七彩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连最后一场考试都放弃了。“我在想什么,七彩乃是女扮男装,自然不能参加明年的乡试,即使考的再好又有何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在见到那个古灵精鬼的姑娘”。
很快试卷在王明阳愣神之际发了下来。打开试卷,试卷上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几个字,“圣人能使天下顺治”。
众人拿到试卷后,纷纷眉头紧锁,而那些参加过幻境试炼的学子,纷纷想到王明阳。盖因此句出自北宋二圣之一伊川先生的周易程氏传中“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这伊川先生与张载张横渠所创的“关学”颇有联系,那张横渠收王明阳为徒,此事天下公知,今日这试题竟然出自伊川先生,显然是有人在照顾那王仁,那王仁这次想不拔得头筹都难。
杨慎用力攥紧拳头,“真该死,竟然已失得先机。不行我不能认输,要是在如此劣势下,仍能拔得头筹岂不更能证明我要比他优秀”。
当然此时王明阳看到试卷同样头疼,自家人知自家事,明面上自己为关学传人,实际上自己何尝不是在占人家便宜。自己内心更加推崇心学,与那理学格格不入,不过王明阳早有准备。
“圣人之言在于教化,伊川先生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乃天下大义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也。上至舜禹,下至黎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乃仁义礼智信,天下之道的规范也。圣人之意在于各思其所,非能为物作则,顾圣人能使天下顺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