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0(1 / 2)

都市绝品少帅 一枝轩 1951 字 2023-10-12

兵马,还有十三万正在赶来的路上。

并且,全部源自宁河图一人麾下。

他为了解救紫禁王城,不惜动员大半家底,也要让李纯阳知道,红河境地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犯的

这一天。

紫禁王城,所有居民都异常振奋。

而宁家大院,则是陷入一片反常的沉默。

危难之间,兴亡之时。

依旧是他宁河图,怀揣一片赤诚之心,率兵解救。

此时此刻,北方人都知道,宁河图疲于应付纳兰王族。

可现如今一番兵马调动,等于说放下了个人恩怨,为大义为家族,甘愿牺牲小节。

院子里的落叶,纷纷扬扬。

宁见靠在躺椅上,半睡半醒,似乎有点心神不宁,又似乎有点期待。

当,一道匆匆忙忙的身影出现在近前。

宁见终于睁开了眼睛。

这位身份其实是宁河图六叔的中年人,当场跪在地上,喜极而泣道,“父亲,河图带了二十万兵马,杀回来了。”

“他,杀回来了”

宁见抬起脑袋,轻轻嗯了一声,笑逐颜开。

正文第685章女帝一更

百年前。

八百里红河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割据战。

那一战打完之后,红河由此得名,言传当年血流成灾,长河破碎,千百里山岳更是被夷为平地,打成废墟。

如今,红河再次陈兵,而且是大规模的精锐兵马。

李纯阳所属囊括大戟军在内十五万,加上宁河图抽调的二十三万。

近四十万兵马,于紫禁之外,隔岸对峙。

数月之前,各方招兵买马,扩充军备,目的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

但,谁也不会想到,年后的北方,曳落河几十万兵马厮杀不过是一道开胃菜,真正引起天下震荡,是红河对峙。

昔年反出紫禁的王族子嗣宁河图。

终于携带大规模兵马,长驱直入,成功渗透宁王族管辖的属地之内。

然而,他并非为了个人私欲,也不是为了大仇。

仅是作为曾经,成长在紫禁的少年人,为了故乡的山山水水,不惜掏空大半家底,也要拦住咄咄逼人的北王朝以及名将李纯阳。

谁敢动我故土一草一木。

我杀的他,片甲不留

北方的天空,湛蓝如洗。

盘绕天穹的苍鹰,时不时响彻起高亢的长鸣。

当地平线上,一道又一道铁甲洪流,就像是巨大的白色浪潮,缓缓涌动过来的时候,这片宁静的蓝天,当真是铁骨铮铮,唯美如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万里铁甲与宁字王旗,招摇澎湃。

“我就知道,河图会回来的。”

“少帅毕竟是咱们看着长大了,紫禁被围,岂肯袖手旁观”

这一天。

紫禁王城震荡。

当年受恩于宁家一脉的不少旁系权贵,获悉这样的消息之后,虽未激动到老泪横流,但心里何尝不是百感交集

天纵长安,少年郎。

再一次,距离故乡这么近

“他该回家了。”

王城上下,不少人开始期待,这位已经是北方并肩王的热血男儿,返回故土。

而红河对岸,尚未成功跨入红河境内的李纯阳部众。

则是陷入沉默。

数位脾气火爆,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的主将,也识趣的闭上口无遮拦的嘴巴,以免诱发事态,扩大战端。

坐镇军营的李纯阳,虽说并不畏惧宁河图的兵马。

但,这样一触即发的紧迫局势,得不到北王朝明确的开战指令,他李纯阳即使将在外,族令可以有所不受。

也不敢贸然行动。

一切有待商量。

毕竟,他要面对的是宁河图。

倘若宁家军这么容易对付,北方各大势力,这段时日,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宁河图一人坐大,称王称霸。

“宁河图真是好大的手笔,一次性抽调二十三万人赶了过来,这是要掏空家底,专心对付我北王朝”

李纯阳的营帐中,数十位部将,对立而坐。

正中心则是主帅李纯阳。

这位功勋名将,其实已经六十出头,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秋,可终归是老了。

胡须发白,脸颊褶皱,一双本该深邃的瞳孔,也隐约透露着一丝半缕的沧桑。

李纯阳面对所属部将的牢骚,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他的视线,自始至终都凝视向,放在长桌上的银白头盔。

头盔顶端,一尾凤羽高高竖起,五彩光泽左右摇摆。

三五十年前,是皇甫太一挖掘了他,并亲自送他李纯阳坐上了主帅一职,从此这位绝代名将,开始了自己的战争生涯。

几乎大半生都在北方草原铁马纵横,征战四方。

知遇之恩,终生难忘。

倘若没有皇甫太一,北方万里疆域,谁会知道他李纯阳

“皇甫,你于我李纯阳有恩,即使赔上整个大戟军,我也要为你讨回公道。”李纯阳呢喃一句,终于下定决心。

他长出一口气,沉声道,“我皇甫王族拥兵五十五万,何惧他宁家子嗣”

“传我命令,将余下的大戟军,全数调过来。”

此话道出,现场所有部将都愣了愣。

其中一人神色凝重的提醒道,“王将,这种军务大事,难道不提前通报皇甫王族吗”

李纯阳站起身,面对所有部将。

双手郑重的将银白头盔,托举至半空,最后一手环抱,夹于腰侧。

主帅要打。

余下部将只能服从军令。

红河境地的大规模调兵,已经撬动整个北方局势。

本该成为李纯阳头等大敌的曹玄甲,在和李纯阳短暂接触之后,因为皇甫太一的突发事件,暂时被搁置。

不到三十万的大奉兵马,也得以喘口气。

gu903();随后,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