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74(1 / 2)

都市绝品少帅 一枝轩 1972 字 2023-10-12

字的兴趣。

这事情就越来越热闹了。

“龙虎门聂冲的声威最近水涨船高,实力虽然有所差距,但风头,比长弓,紫龙等人出的还要过。”

“他若是能在山前留字,背靠的龙虎门,基本会趁此一飞冲天,名扬四海。”

须知,大日如来印前留字,除却考核意向者的综合实力,其中还牵扯了一部分机缘。

昔年,出现过实力横扫年轻一辈,但无法山前留字的例子。

当时引起不小的风波,一方面质疑意向者的实力,是否有水分,一方面也在猜测大日如来印不准。

好在后期有人成功留字。

经由一部分老辈高手的推断,这才引用缘分一说。

听起来有点虚幻的成分。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旦山前留字成功,非但能够一日之间一飞冲天,甚至会引起上等宗门的关注和兴趣。

直白而言,这是一块含金量非常高的敲门砖。

加上七绝谷闹出的动静,上等宗门暗中也在密切关注,他们很想知道,到底是哪方年轻人物,会在大日如来印前留下痕迹

陆陆续续,三天时间。

大日如来所在的橘子洲,先后出现了聂冲,李术,长弓的身影。

这三位,基本上是年轻一辈的先锋人物,自一出现,便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其中聂冲更是大摆宴席,就当日如何如何斩杀紫雀一战,现场讲解,有兴趣的人,可以来听听,反正酒水无需花钱。

此话一出,风起云涌。

各方年轻才俊,奉承了句一定捧场,几乎将聂冲的名号,推到了巅峰。

二月底,春暖花开。

一直送行的队伍,在广袤的北方疆域,拉出一条极为壮阔的风景线。

陈庆之,白起,花荣三人全副武装,形成一列。

靠前一骑,则慢慢悠悠的吊在最前面。

本尊自然是宁河图。

一身普通装束的宁河图,双手抱头,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山河美景,表情倒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反而是白起几人,神色蹙起,闷闷不乐。

“根据白衣卫先前调查出来的结果,再往前三百里,会发现一条进入神洲大陆的通道,我在想”

白起说到这里,顿了顿,没有继续。

宁河图眼睛眯起,补充道,“你在想,什么时候,本王麾下的三十万兵马,何日征战过去”

陈庆之,花荣同时眼睛一亮。

男儿志在争霸,如今的北方,的确不够满足他们的胃口了。

对面那座陌生又熟悉的神洲大陆,才是他们新的征战之地

“少帅,咱大秦王朝的旗帜,插遍北方指日可待,未来,就渴望,能插到对面去。”陈庆之拉起马缰,靠近宁河图,笑眯眯道。

宁尘转过头,怔怔望了眼,左手处那一杆与队伍随行的大旗。

一条紫金苍龙,脚踏山河,肩扛秦之一字。

短短三五载光影,他所在的阵营,已经经历了三次旗帜改进。

从一开始的宁家王族大旗,到只代表自身势力的宁字王旗,现如今,这面旗帜,代表的则是,他掌握的大秦王朝。

秦字摇摆于苍穹之巅,的确很是壮观啊

什么时候,才能将秦旗,插至神洲大陆

“我走后,你们务必将北方吃下来,一统之日,便是进军神洲之时。”

沉默许久,宁尘承诺道。

因为各大王族之间的关系,后期统一大战,经过多层考虑,宁尘觉得自身不适合出面,毕竟兼并的对象包括北王朝,以及慕容青衣所在的王族。

所以,征调靠山王白起全权负责一统。

等这边局势稳定,征战神洲的大业,才能顺势拉开。

白起自然心知肚明。

“少帅,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

一王两将并肩而立,恭送宁尘。

宁尘转身回望故乡山河,道了句山高水远,江湖再见。

便彻底离开。

二月尾,春雨潇湘。

某位少年郎,身骑白马,过山过水,前往目的地

正文第875章一山两虎,只留其一

按照宁尘的预期。

从他离开算起,最多三个月,宁家军就能逐次兼并各大势力,从而将北方牢牢握在手中。

这一次登临神洲大陆,一方面是淬炼自身修为,另外一方面,也是作为先锋人物,提前观察一下神洲大陆的格局。

毕竟,一处大陆被切割为三座天下,且彼此对立,互不相让。

这足以看出,神洲大陆的格局,远比北方还要复杂,甚至是险象环生,猝不及防。

连续下了几场春雨,北方的气息,变得格外清新。

自官道,前往城郊的道路,尚有雨水的痕迹。

路途泥泞,春草遍地。

提前绽放的桃花,似乎预示着新一年的好兆头。

实际上,这一年的北方,注定不能宁静。

尤其是在大秦王朝组建之后,各大属地,开始蠢蠢不安起来。

最先出现动乱迹象的是曹玄甲所在的阵营,大范围动兵,非但不加掩饰,甚至越演越烈。

这位修为仅在宁尘之后的曹将,照理说,以宁尘的实力,足以镇杀。

但迟迟不见动手也就算了,到了后期竟然有养虎为患的迹象。

春雨又来。

手握十数万精兵的曹玄甲,终于抬起了自己的战刀,头等大敌,是昔日对他有收养之恩的耶律王族。

于这一点,耶律王族也不曾想到。

一夜之间,陈兵十万,登临城下。

耶律王族因为猝不及防,只能临阵反抗,奈何失去了王族天骄的耶律王族,似乎疲于应付

而两方对敌的关口。

靠山王坐镇的北川,宁氏王族,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态度,看迹象,应该在望风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