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就唉,断刘康财路,只是一方面。”
“什么意思”
“你先把手拿开”
“啊哦”杨文沁脸刷一下红了,她都不知道,她居然跟唐果的距离这么近,都快把某个鼓起的部位贴到人家脸上去了。
“你这个办法虽然可行,但是太慢了。何不来一招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杨文沁不解,等着唐果解释。
唐果咬了口萝卜干,又喝了几口粥,才道:“我虽然没干过你们这一行,但多多少少也有些了解。白江县的编织厂,多数以接订单生意为主。每一批订单,都只生产一到两个款式。你和刘康,抢的是同一批货”
“你是说,把我的编织跟刘康的掉包”杨文沁大声道。
该说这女人是聪明还是蠢呢生怕别人听不见
“这样好吗,会不会很缺德”
“我们这叫替天行道,做好事”
本章完
第194章人心不古
唐果老早就想收拾刘康,论自私,刘康是唐果认识的人当中,排名第一位。
“我跟你说说,刘康是怎么样一个人吧”唐果打算把刘康更多的事迹,告诉杨文沁,以坚定她的决心
“刘康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样子,本性使然。但他本人却常说,他会这样,全因刘阿婆太偏心。比如供刘阳读书,他连初中都没得上。事实却是,他考初中,考了三年,最好的一次也只考了一个备取生名额。明明是他自己考不上,却赖家穷,连复习资料都不给他买。
刘康复读是九十年代初,当时的小学还兴复读,考上初中,就跟现在考上县重点高中一样难。农村复读的人就更少了。
九八年。刘康跟村里人到鹏湖市的工厂打工。他在工厂打了两年工,觉得工厂不自由,回家后又跟下庞村开木材厂的人去西南林区当伐木工人。这活更累,没干几个月他便回家了。
刘康在家混吃了几年,后来干编织。慢慢有点钱了,要娶一个初中代课教师。为了帮刘康娶到这个代课老师,刘阿婆和刘阳叔,前后托关系,花了五万多帮她转正。后来学校建教师房,刘阿婆和刘阳叔又出了三万多。
刘阿婆一年收入不到五千,刘阳叔东省西省,一年也就只能攒两万此时的刘阳叔也三十出头了,并处了一个女朋友。女方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只跟刘阳叔说了一句话:你回去跟你哥你嫂过吧就分手了。
尽管刘阳叔极力挽留,女方还是头也不回走了。
接下来的两年,打通了农村编织市场的刘康,生意越做越顺,钱也越赚越多。之后就在县里首付一套房子。因为刘康老婆转为正式教师后,有公积金,房贷利息相对更低。首付了一套房子之后,又贷款买了小车。”
杨文沁:“后来呢”
“还有什么后来后来我之前跟你说过了。刘阳叔不是被逼的走投无路唉”唐果起身去吃刷碗。
杨文沁紧紧地跟了过来。她非常想不通
“刘康可以先不买房买车啊刘阳叔也三十好几了吧他不能反过头帮衬刘阳叔吗当初刘阳叔帮了他那么多”这刘康简直了自私、反骨到令人发指
“还有,刘康这么渣,为什么还有人他干的编织”这种渣男,浸十次猪笼都不为过。
“小姐,现在是饿零饿一年,你以为现在是十年代的农村大夏天买一根冰棒,就开心地笑掉牙的年代整个唐家村,估计也就我家没有冰箱”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唐果表面的意思是,都有冰箱了,谁还去买冰棒深层次的意思,农村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人心。
如今早已不是那个,简简单单就能满足的年代了以前有层平房,可以在村里吹牛比,现在住一层平房的基本上都是穷人,少说也得两层。农村别墅,也早已经见怪不怪
有钱的都是大爷
“我读的书少,听不懂你的大道理。说吧,具体要怎么做”
“你先把你的几千编织,装上车再说吧”
“你不帮忙”
“我为什么要帮忙你赚的钱又不分给我”
“因为我是女生”杨文沁几乎吼了起来,“这么多编织要搬,你想累死我啊”
“累死活该白长那么漂亮了,村里那么多条光棍,你喊几句,大把大龄男青年给你当牛做马”
比如唐利,唐念友,小桂圆就算了,虽然也看得出来,小桂圆也偷偷喜欢杨文沁性格变的平易近人的杨文沁,用老少通杀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她的皮肤更是逆天,每天出门,不抹护肤品,也不见被太阳晒黑,反而皮肤更加白嫩。
杨文沁白了唐果一眼:“小桂圆,要不你帮姐姐”
“好咧”
这三个牲口,比他喊他们干活时,干的都要卖力。
一小货车,肯定装不完,得分两车。五千多编织呢。
到了半夜,两人才去掉包。刘康做好的编织,就集中在刘家村,分给他的两间瓦房里。离刘阿婆住的地方,有一段距离,不怕吵醒她。
跟着唐果混,杨文沁觉得自己变坏了。十里八乡的人都在夸唐果怎么怎么好,她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