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他还要每天抽出时间,借助地球仪以及地图册,记忆大量的地图信息。
所以近段时间以来,除了日常工作以及健身锻炼之外,林寒就是整天整天地沉迷学习。
沉迷学习,不可自拔
休息了一会,林寒随即起身,准备继续他的学习大业。
然而刚坐到书桌前没多久,吴项副校长就一个电话打过来。
电话里,吴项哈哈一笑,依旧是那么随意地说了句:“学校已经决定了,近期就会开始搬迁。”
“不出意外的话,等到下个学年,教学工作就会全部转移到新校址”
三千万捐款,影响力果然立竿见影,没过多久县中就宣布,将在近期启动搬迁计划,新的校址就选在青南开发区内。
虽然青南开发区还没有正式定下来,但在县中发布的消息里,直接就用了“青南开发区”这个称呼,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官方渠道的第一次确认。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整个云州市都为之震动。
原本县中附近的热门学区房,房价瞬间下跌,而青南开发区内的房价、地价则应声而涨。
包括万象、李氏在内,许多抢占先机的云州企业都收获不菲。
如此一来,人们纷纷意识到,开发区的成立已经势不可挡。
要么趁早赶上政策红利赚一笔,要么就只能错过这一机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房地产红利、人口红利、互联网红利、改革开放红利已经让无数幸运儿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大的时代红利,但顺势而为,永远都是闷声发大财的最好方式。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啊
云州市乃至于整个汉北地区,人们的视线都纷纷聚焦到青林、临海、南水三县交界的区域,各种版本的行政区划图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市、县级政府,也终于将“青南开发区”搬上台面,公开讨论,频频举行研讨会议。
这个时候,万象科技有限公司又对外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引起了更加广泛的讨论,为正当火热的开发区话题,又添上一把火。
万象方面表示,公司将在近期对青南开发区的自然水体展开净化工作,并组建完整的垃圾处理系统。
未来的青南开发区,将既没有水污染,也没有垃圾污染
林寒坐在垃圾处理公司的办公室里,手中正拿着一张地图端详。
这张地图上画着的,赫然乃是青临南三县的部分行政区划图,中间交界处有一个大致呈三角形的区域被标了出来。
这个三角形区域,就是青南开发区的初步划定方案。
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占三县总面积超过五分之一,可以说是相当广阔了。
如今政府内部讨论得差不多了,这张地图已经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
而作为整个计划的主要促成者,林寒当然在第一时间拿到了它。
地图上面显示着,在青南开发区内有三处主要水域,两河一湖,纵横交错,东面直入大海。
这三处水域,也就是他接下来要着手整顿的区域。
当然,自然水体的净化不比工业废水,要相对麻烦得多。
净化工业废水,净化完了直接排放就行,只要有处理厂,污水不是问题。
但自然水体乃是活水,源远流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污染源。如工厂的排放,行人的随手乱扔垃圾,当然还有直接来自上游的污染。
正所谓“河源唯远,水量唯大”,寻找河流的上游,从来都是一件十分复杂困难的工作,难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比如几百年前,清政府就派人去清海省长江源头进行测绘,结果一行懵逼了的堪舆师带回来了八个字:“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也不知道长江之水哪里来的
所以显然,要想从上游源头治理污染,是短时间内无法做到的。
林寒的计划也很直接,就是将两条河的上游净化到云州市外围区域。
毕竟不是长江黄河一类的大河,只要稍稍延伸过几重水坝,上游的污染影响就可以大大削弱了。
至于寻根溯源,彻底净化掉整个华夏自然水体的污染,显然还是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成的事情。
除了水体本身的净化之外,工厂排污以及垃圾问题,也是治理的重中之重。
为了解决以后的工厂排污问题,林寒特意让污水处理厂,在开发区内设置了一个大型分厂,准备承担全部地污水处理工作。
虽然由于生物权限的缘故,万象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登峰造极,不能再高。
但这一年多的时间以来,污水处理厂也没闲着,在管理以及其它技术上也做出了不少的创新,进一步减少成本。
多快好省的万象污水处理厂,早已一统云州。而走投无路云钢污水处理厂,则被万象打包收购,整顿重组,与原有处理厂,一并承担起全市的污水处理工作。
现在这个时候,除了少许自行处理污水的工厂之外,云州已经没有第二家处理污水的公司了。
仅云州市的污水处理,就每年为万象创造数亿元的巨额利润,影响力日渐雄厚。
随着万象的不断扩张,云州市以外,其它污水处理公司也纷纷处在其阴影之下,人人自危。
远一些的企业还好,像邻市的一些处理公司,为了生存,已经不得不投入巨资,大力改进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果。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推动了历史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林寒将青南开发区内的两河一湖,统统净化了一遍。
两河的上游,跨越几重水坝的范围,水体污染的状况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经过质检局的检测,最终得出结论,青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