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 / 2)

山沟书画家 忘三川 2033 字 2023-10-12

gu903();“哦,不好意思,我们这里的宣纸不单卖的。要买的话,只能买一刀。”

钟岳看了看墙上不少的装裱样式,问道:“多少钱一刀”

“两百一刀,如果你需要的量多的话,价钱上可以优惠。”

“来三刀吧。”

中年男子眉头一挑,有些惊讶地问道:“你要生宣还是熟宣”

虽然练书法也有几个月了,但是钟岳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书法教育,对于纸张的选择也是一知半解的,“请问有什么区别吗”

店主眼皮跳了跳,现在年轻人,出手都这么大方么,动不动就来三刀,那可是三百张四尺大宣啊。

“生宣易久藏,吸水性较强,所以若是初学者使用,不易掌控用墨;熟宣是配染胶矾,处理过后的生宣,过水后不渗化,不过不易久藏。如果要洒金、虎皮或者蝉羽等加工的熟宣的话,价格上略贵于素宣。”

钟岳想了想,如今他需要进步的地方,就是在用墨的墨法之上,如果用熟宣,虽然控墨容易了,但是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墨法上难有长进。

“就三刀生宣吧。”

店主眉头一皱,“我推荐你还是用熟宣吧,毕竟初学者对于用墨掌控不佳,买回去三刀纸,用着觉得不好,这退货,小店可是不退的。”

“就要生宣。”

中年店主见到钟岳执着的样子,眉头一皱,“这样,一旁有书房,你试一试这生宣,如果觉得好,再买也不迟。”

钟岳眼睛一亮,良心商家啊,“好,我试一试。”

钟岳走进有些局促的小书房,上头摆着不少试用的宣纸。

“这款薄脆的是单宣,这款较厚一些的是单夹,这是净皮、这是棉料,这是夹宣、三层夹。”

“”

中年店主觉得自己说得确实太细了,便笑了笑,“生宣薄厚,全凭个人喜好,这些裁好的纸,都可以试一试,我先出去招呼生意了。”

钟岳拿起一旁的笔,拿了张纸,用镇尺压住,落笔行书。

单宣的吸墨性确实极佳,钟岳落笔之后,就明显感觉的出来,不过跟毛边纸相比,也差不了多少。不过笔落在这样的单宣上,钟岳明显感觉到,与当初拿来凑数的劣质宣纸有着天壤之别。

在这样的宣纸上行笔,即便漆书的用笔需要很大的笔力,然而还是让钟岳感觉到久违的艰涩感。

在书画创作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具有的书写难度才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大放异彩。因为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特性,很多人为此望而却步,从而也难有成就。

生宣带来的艰涩性,在于纸面如同涂了防滑剂一般,使笔与纸之间的摩擦力加大,书写从而变得不是那么酣畅淋漓,但是如果这种艰涩被克服,书法上的造诣也就更上一层楼了。

再用了几张纸后,钟岳也尝试用了下一旁的熟宣,觉得还是生夹宣用起来最有手感,便走出小书房,看到店主正在与一位老头谈生意,便说道:“三刀生夹宣。”

店主本来还要再多劝几句,不过来了生意,见到钟岳又这么笃定,便从后头抽出三刀纸来,用一张牛皮纸包裹好,“一共四百二,打个折,四百块,今后多来光顾。”

“墨水,有没有好一点的墨水。”

一旁老头看着钟岳这身打扮,也是热心地推荐道:“初学者不需要太好的墨锭,一得阁墨汁就挺不错的。”

店主笑着说道:“刚刚你在小书房中用得那种墨,如何”说着,就从后头的大柜子里,将一得阁墨汁拿出来。

钟岳觉得之前用的墨手感还行,点头道:“拿五瓶吧。”

东西得一次性备足,一瓶两瓶的,自己跑一趟市里也麻烦,买足了之后,也省得再一趟一趟的跑了。

“年轻人,买这么多纸跟墨,你是搞批发的”

“不是,拿回去自己用的。”

老头一愣,“自己用你这三刀纸,能用到猴年马月。虽然生宣久藏,用起来更顺手,但是我那小孙子,三年前给他买的一刀纸,到现在,都还剩下大半刀呢,你这是浪费啊。”

钟岳讪讪一笑,自己每天都要写上好几个小时,原先那十叠毛边纸,都是被他反复利用,涂得乌漆嘛黑了。

店主将五瓶墨汁放在桌子上,“二十一瓶,一共五百。”

钟岳掏钱,将塑料袋拎起来,扛着三刀宣纸,乐呵呵地离去了。

老头看着钟岳离去的背影,愣愣地问道:“现在学校的特色教育到了这等地步了买宣纸都不论张买,都是一刀一刀往家里扛的”

“不知道啊,老蔡,咱不说他了,小店新到了一批虎皮熟宣,您老试试”

“好啊。”老头熟门熟路地走进了小书房,又匆匆走了出来。

还在整理后头纸柜的店主回过头,“怎么了”

“这字,谁写的”

老头手中之作,赫然如名家大作。

“不知道啊,小店每日来的客人太多了,记不得了。”

老头用手触碰了一下墨迹,“还没干。”

拿着米尺的中年店主望向远处扛着宣纸的背影,有些不可置信地呢喃道:“他”

第四十四章什么玩意

钟岳扛着宣纸,本来还打算做大巴到县里,跟阿强他们施工队签个施工合同啥的,不过手里头拿着这么多东西,着实不方便,就直接搭上了一辆三蹦子,准备先回家里,等有空了,再到县城里去一趟,顺道再去拿李德明给自己刻的那枚印章。

“去哪儿”

钟岳坐上三蹦子,小心翼翼地将宣纸竖起来,单手扶着。

“大屏乡。”

一听是趟“长途”,车主脸上洋溢着灿容,“好嘞,这下乡的车,一趟得三十。”

“二十五,你们车站的人我差不多都面熟了,还跟我讲价钱呢”

“得嘞您,二十五就二十五。”车主看到钟岳提着宣纸跟墨,笑了笑,“看不出来,还是个书法爱好者啊。”

“是啊,没事在家练练字。”

车主按了按自己头上的草帽,“练字好啊,省钱不惹事。”

钟岳呵呵一笑,心说道,省钱么自己为了练个书法,已经花去十几万了

趁着这会儿得空,钟岳忽然想起来赵志民留给他的电话,从口袋里掏了掏,将那张已经有些褶皱的转账凭证找了出来,按照上边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

等了几秒,电话那头终于传来声音。

“喂,哪位”

“我,钟岳。”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忽然莫名其妙地传来赵志民的怒吼,“你小子还知道来电话啊,我都快把整个徽州翻个底朝天了”

“没那么夸张吧。印章的钱我自己会出的。”

“哪跟哪啊你小子在哪儿”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