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3(2 / 2)

山沟书画家 忘三川 2075 字 2023-10-12

“那秦爷,我不客气了。”

秦海端起茶杯,到了一杯茶,心忖了,看来还是有让其心动的玩意儿啊。

“这枚吴昌硕刻的闲章不错,布局极妙,这刀笔,望其项背啊。”

“这枚啊,是我当年在港岛拍卖会上得来的,好家伙,原本觉得三十万能拿下,结果拍到了七十多万。”

钟岳眉头一皱,“七十多万的话”那就有点不值当了,不过这话他没说出口。

秦海笑道:“七十多万港币。”

“那合算。这些年田黄价格飞涨,秦爷眼光独到。”

“哈哈,你在看看这枚”

“”

谈起印章来,两人气氛便融洽了许多。钟岳独到的见解,总引来秦海频频点赞。

对于印章方面的品鉴,钟岳这点水准,还多仰仗仇闻贞以及白石翁的教导。老齐是个敞亮了,只要喂他老人家吃“黄鱼”,别说印章了,要啥教啥。

这不能说是见钱眼开,而是一种正常的交易。

交学费啊。

至于刀笔上,这个提升,钟岳就差劲多了,没有系统的辅助,只能靠日积月累的练习,所以如今钟岳这半吊子的刀法,比起砍竹子还差得多了。

“哈哈,今日与钟老弟交流,真是胜读十年书啊,想不到,钟老弟年纪轻轻,对于印章的见解,比那些金石大家都要丰富。”

“不敢。”

秦海觉得差不多了,扫了眼桌上那个小锦盒,说道:“钟老弟为何对那枚钱币不感兴趣呢”

“那秦爷为何对一枚钱,如此念念不忘呢”

两人相互看着。

“哈哈,钟老弟真是个有趣的人。罢了罢了,这枚乾明通宝啊,我不惦记了。不过我还有一件事想冒昧问一句。”

“但说无妨。”

“方才我看钟老弟一直盯着那幅画发呆出神,难道那幅画也有什么问题吗”

钟岳笑道:“我还觉得有意思,秦爷为何将一幅女子的闺阁画,挂在会客厅呢。”

秦海眯缝着眼,抬头看着那幅画,喃喃道:“这画是先母遗作,睹物思人罢了。”

“您母亲哦,抱歉失礼了。”

“无妨,都已经是陈芝麻烂谷子了,连我都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人了,还会忌讳谈死字吗”

钟岳推算着,这秦海的母亲,那无疑是民国时期的人。为什么,自己会对一个民国时期的女人,而且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土名字如此上眼呢

等一下

钟岳忽然瞳孔一缩,站了起来,“您说,刘荷花是您的母亲”

第三八九章山重水复疑无路四麻烦的咔嚓万赏加更

秦海有些古怪地看着钟岳,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钟岳有些激动地问道:“秦爷刚刚话里的意思,就是刘荷花是已逝令堂”

“怎么”

钟岳问道:“您母亲,抱歉。秦爷,我不是我太我有些激动了。”

秦海有些不解地说道:“你慢慢说,没关系,老母亲都走了几十年了,不用在意我的情绪。”

“我冒昧地问一句,您的母亲,是否手比较凉”

秦海盯着钟岳。

钟岳补充了一句,“我说的凉,不是那种正常的凉。”

刘荷花,不是刘桂花,也不是刘玫瑰,对,就是刘荷花,钟岳终于回忆了起来,这个名字在何处见到过了。就是张鹤平送来的那份有类似于黄幼薇的病例上,那个活到了十四岁的女孩子。

然而,当问出口的时候,钟岳后悔了。就算民国时候,真有女子十四岁生下了孩子,那个病历上的女子,就是秦海的母亲,估计那时候的秦海也不知道他母亲的情况吧。钟岳有些失望地坐了下来。

不对,不吻合啊。

就算是时间人名对得上,但这幅闺阁图的画工,明显趋于成熟,绝不可能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所能画出来的,除非她也有笔法系统。

钟岳问完之后,渐渐开始自我否定起来。这一切的巧合还是不能证明什么,或许是心里那份牵挂被触动了而已。

“你你怎么知道的”秦海从来没有这么震惊过。对于他母亲的事情,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如果钟岳说点其他,比如你母亲是不是有个妹妹之类的,他尚还接受,但是说到手的冰凉,这一点,让秦海感觉到眼前的钟岳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钟岳从民国活到了现在

这么一幻想,秦海有些恐惧起来了。

钟岳瞳孔一缩,“您母亲不是十四岁就没了吗”

秦海眉头一皱,“谁和你说的”

这句话的语气,让钟岳感觉到了一丝希望,深吸了一口气,“秦爷您不要误会。我是通过一份民国的病历,当中叙述了一位沪上的富家小姐病况,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好几年的就诊记录,真是因为这份病历,我才会问您母亲手的事情。”

秦海沉默了。

钟岳却有点情绪激动。因为秦海的一句反问,钟岳忽然感觉到难道是那份病历上记录的年龄错了不然为什么秦海会流露出这样一种不解的神情来。

确实,这就如同抗战神剧里的我爷爷八岁就死了,是个有些不太能成立的假设,当然,排除的是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