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所见略同啊”
更离谱的居然还有几个盐商找了几个医师证明,说宁海盐是上好的药材,可以起死回生。
他们会买是王争意料之中的事情,没料到的是居然买的如此彻底,马屁拍的王争自己都有点尴尬。
三天不到,这第一批的宁海精盐居然就卖出去近六成,这批盐王争都比普通的海盐提了点价,所以他的钱包以极快的速度圆了起来。
各地的盐场才放出宁海盐半个多月,整个登州府的盐商盐贩子们都知道在宁海州出了一种新盐货,叫宁海精盐,简称宁海盐。
既然自己制盐,王争就要打出自己的特色,现在用精盐的大多是有钱人,王争也就是奔着这些人的腰包去的。
登州府总的来说,还是山东六府境最贫穷的一个,尤其是前几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兵乱,让本来就穷的登州府更是雪上加霜。
这事说起来让人气愤,这几个大汉奸在登莱几府攻城拔寨,做的竟是那些禽兽不如的事,但人家摇身一变,如今都成了王爷。
就是在这崇祯十年的五月十五日,奴酋皇太极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忠顺王,就连那个麻登云都成了督催粮草使。
皇太极改变了他老子的政策,对投过来的汉奸们是百般优待,当初孔有德投过去的时候奴酋甚至是惺惺作态的亲自出迎。
结果是好的,这使得不少汉人都是趋之若鹜,因为在他老子努尔哈赤的时代,汉人投过去都是要被祭旗的。
皇太极有了更大的优势,究根溯源,这件事其实是另一个大汉奸提的点子范文程。
登州府如今是一月一个变化,王争管辖这一年多虽然好了不少,但还是与紧邻苏杭的青州、济宁等地差了太远。
所以王争一直在考虑要不要把宁海盐运到济宁那边去卖,要是在那头卖开了,拿的银子和现在可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不过这事现在倒也急不得,饭要一口口的吃,宁海盐才流通半个来月,看这势头,算上原来海盐的利润,起码用于募兵是没什么问题的。
现在等着的就是那批木盒和磁窑,到时候宁海盐的价格还能再提一提,青盐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运到济宁去大赚一笔,最后再慢慢把宁海盐的路打通。
当然了,这两个月王争也没有空等,已经开始着手编制整个文登营和嫡系盐丁大队的编制。
第一百二十四章:扩招足额
兵戈不休,生民何罪。
作为文登营的坐营官,王争深知,每一场战斗光荣胜利的背后,都是无数个家破人亡,无数妻儿生离死别,不计其数的好男儿血洒疆场。
随着中原各省的大乱不止,山东的难民又开始多了起来,到了六月份便开始成批进入登州府境。
现在文登营的主要操练场所有两处,一是后方文登的营盘,这个营盘年岁已久,经过重新修缮后已经焕发了生机,二便是州城内的两处军营,现在四哨战兵有两哨都常年驻扎于此。
州城的军营旁边是一大块空地,远远看去,空地上好似有几百条木桩,走近一看,却是纹丝不动的几百名文登营战兵。
最前方有一排人与众不同,后面的人手持长枪,他们却是人手一杆鸟铳,所有人都端着手里的武器,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见到这个场景都是莫名其妙。
“他们在干什么,端着快两个时辰了,一动都没动啊。”
“练兵。”旁边一个路人的回答很简洁。
“练兵哪有这么练的,就这么一动都不动,能练出啥哟”方才问话那百姓更加疑惑,他以前也见过州城官兵操训,多是来回的跑,阵势大的很,而且多是没几下就完事了。
不过话说回来,王争这么个练法虽然让人看不懂,但到现在文登营无论是对上水贼、土匪还是乱兵,还真没人听见败过。
“或许是王守备独特的法子”
刚叨咕几句,后头茶馆里的伙计忽然叫了一声:
“看那边,动了动了”
几乎是所有人都围过去,站了刚两个时辰的战兵们一个转身,一眨眼就列成紧密的阵型,迈着整齐的步子哗啦啦跑出军营。
茶馆的伙计成天在这边干活,早就习惯了,说道:
“要我说,王守备的兵就是与寻常的官兵不同,自打进了城,这操训就没见断过。”
战兵的步子十分齐整,跑起来的脚步声都是声容划一,路人听见伙计的话也是毫不怀疑,头道:
“就这么练下去,大伙都能高枕无忧喽。”
“哈哈,我还要去给家里那位买米买面,先行离去了。”
“再会再会”
王争看着兵士们缓缓跑出军营,不断头的同时也细细想起一些事。
南人乘舟,北人骑马,江南这片自古就没有强悍的骑兵,比如洪武帝朱元璋,他的部队中还要以水师最为精锐,那支鄱阳湖水师便是后世可称天下第一的大明水师前身。
明军打八旗兵一直都是败多胜少,以至传出了女真满万不可敌这一说法,王争想要对付骑射无双的鞑子兵,现在还差的太远。
回想起来,八旗兵之所以能横扫中原,继而一举下江南,靠的可不仅仅是他们引以为傲的骑射立国,更重要的是老奴酋努尔哈赤开创的八旗军制特色。
“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作战时绝无粮饷军备之运转,军卒皆可自备而行。”
洪武帝朱元璋开创卫所军制,所为的就是“养雄兵百万,不耗国家钱粮。”
但是这一如今的卫所制却无法满足,农田都被豪绅地主阶级占据,军户名为军户,实则是佃农,成了地主豪绅们的种地户。
空有军伍之名,却无丝毫战斗力可言,这也是中原各省官军屡屡大败的原因。
压迫达到极致,没有丝毫归属可言的军队,自然是连年逃亡。
这些人一旦逃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