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先生办事朕放心,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听到这话,范文程老泪纵横,喜形于色的跪在皇太极脚边,泣道:
“万岁如此信任,臣怎么担当的起”
没等皇太极说出什么,多铎觉得实在是看不下去,这奴才真是精通拍马逢迎之数,出来大声的嚷道:
“你还知道自己担当不起,狗奴才,这殿上哪有你的位置”
多铎是个炮筒子,性格比豪格更粗狂,说出来的都是真心话,但是基本不分任何场合,想什么来什么,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公共场合怼范文程了。
还有豪格,虽说在明里没有对范文程怎么样,但是暗地做的事情却一样是在挤兑,其余的各旗勋贵们都差不多。
此时,多尔衮静静坐在一旁,态度不明不暗,一样没有正面说出什么力挺范文程的话。
最后出来替范文程说一句的还是礼亲王代善,他回头瞪了一眼,呵斥道:
“多铎在这殿上,哪里有你咆哮的份,还不跪下”
多铎是两黄旗的武英贝勒,算是豪格和皇太极的人,皇太极就算想护短也不能在这种时候出言,所以才看向自己儿子豪格。
可是站在一旁的豪格,居然往回缩了缩。
多铎是两黄旗的贝勒额真,在殿上咆哮,身为顶头上司的豪格就要替父出头呵斥下属才对,这一点多尔衮心知肚明。
当他看见豪格是这种反应的时候,心中的担忧已经一丁点不剩,暗暗冷笑。
端坐在首位的皇太极,自然将下面各人的异动尽收眼底,本来寄希望于豪格,不过豪格再次令他失望。
正当皇太极想要出面的时候,多尔衮站出来了,他起身用力将多铎拉到自己身后,斥道:
“多铎,万岁在上,还不快退下”
多铎欲言又止,见到皇太极的授意后这才不服气的看了一眼多尔衮,闷声闷气的站了回去。
多尔衮满意的笑了笑,回身又是一副毕恭毕敬的神情,揖身说道:
“皇上,多铎性子就是这样,大学士对大清的贡献,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说到这里,多尔衮不再吭声,低头等着回信。
众人等了半晌,也没见到皇太极说出一个字,多尔衮偷偷抬头,见到皇太极正依靠在龙床一边,微笑看着自己,当下心中一个激灵,赶紧跪在地上。
不知又过去多久,侍立在一旁的内廷侍卫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小心翼翼的朝龙床看过去,顿时瞪大了眼睛。
皇太极依然还是微笑着依靠在一边,静静注视着下面这些八旗的亲王勋贵们,但脸上已经没有任何血色,身体都有些僵硬。
黄衣内廷想到什么惊天的事情,抖着手朝皇太极鼻子试探过去,下一刻,他忽然“噗通”一下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多尔衮这才抬起头,不明所以的看了一眼前面,同样是面色震惊。
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崇德皇帝皇太极在清宁宫召见八旗诸贝勒王公大臣的时候猝死,但却并未留下任何遗旨。
紧跟着,盛京城内刀兵大起,诸贝勒王公大臣争议不休,除了出征蒙古的阿巴泰以外,满清在这个时间段,几乎停止了所有的对外战争。
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遇刺滁州
崇祯十六年七月三日,明中都凤阳府城迎来一支十几万人规模的军队,其中的旗帜杂七杂八,像是各路官军的混合体。
凤阳总兵黄得功,南京营提督卢久德,舟山总兵翁之琪等在南直隶有些名望的将帅均在其中,一行人策马来到外西华门,这时新任的朝廷守备姜东已经带着少量的官兵在此迎候。
不过这些将帅停下来后,并没有急着做出下一步动作,都是吩咐属下列在两侧,好像在等着什么人。
不多时,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愈来愈近,山东军战兵称四队方列,阵中“王”字黄龙大旗随风飘扬,在各个战将的带领下来到门外。
安东候王争勒马停住,挥手下马,抬头看了一眼已经有些落败的中都凤阳城郭。
最先做出反应的还是卢久德,待他有些滑稽的下马,黄得功和翁之琪对视一眼,带着各个官军的将帅紧随在王争身后。
“末将,中都留守姜东,恭迎安东候大驾”
这话说的就有些让人侧目,颇有些拍马逢迎的意思,要是以往,王争或许会含笑谦虚一番,但现在,他只是微微摆手,并未多说什么。
正待牵马进城,身后黄阳却上前一步,皱眉说道:
“侯爷,让末将先行入城,试探虚实。”
姜东神情一紧,只是将头更低下几分,让人看不出表情。
这一切自然被王争收入眼底,不过也没多想,上前几步,稍微用力的拍了拍姜东肩膀,问道:
“城内可是布置齐全”
姜东大吃一惊,额头汗出,他手中按剑,强作镇定的道:
“侯爷放心,皇城都已经被卑职收拾出来,就等山东大军入城了。”
“皇城不是被李贼和献贼烧过几次吗,怎么住人”
这厮有些反常,黄得功上前几步,狠狠盯着这名守备的脸,姜东更是惊骇,下意识的后退几步,却被黄得功拉住。
这时,黄得功冷冷一笑:
“姜守戎,何必如此紧张”
翁之琪同样上前拉住他的另一只手,面色不善。
“这这”
姜东满脸通红,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应对,王争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只是摆手示意无妨,笑着说道:
“大家都是官军,分什么彼此。”
王争言谈间,竟是拉着姜东入了城,黄得功欲言又止,见此情形,也只得吩咐属下各人做好防备。
安东候信人不疑,这大家都知道,但到了现在,王争的性命显然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关乎整个山东军内外系各人的存亡和前程。
就算王争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