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门,关于上次在水城的误会,今日还要好好洽谈一番,免得你我渔夫相争,却让那些鹬蚌捡了便宜。”
郑芝龙冷哼一声,当仁不让的迈步进去。
虽然看不出王争在打什么歪主意,但他并不担心,这次他带着几万的郑家雇佣军来,其实压根就没打算和解,只是想看看王争能把价钱抬到什么地步,万一有自己想要的呢。
王争带着几名战将,郑芝龙则带着施大瑄等一些比较信任的家将,外面两方的军队虽然面对面站着,但却个个势同水火,似乎随时都可能大打出手。
这一天,对于苏州城的军民来说相当漫长,很多百姓都紧闭门窗,担忧会因此出现乱兵袭扰城内。
但是自从两千天的事情之后,他们对山东军的印象便不经意间得到改观。
往常看见这些全副武装的军兵,往往都是惧怕,甚至有不少人要躲着走,到现在再看见他们,百姓则觉得安全感十足。
这种得到安全感的过程经历了很长时间,能让百姓接受一支新来的军队不难,可以用强相逼,让他们连家门都不敢出,也可以慢慢蜕变。
后一种很难,但山东军做到了。
每一支军队进入新环境,特别是比以前更加繁华的地区,基本都要经历短时间的人心浮动,王争处理迅速而果断,才有了现在的令行禁止。
历史上的李自成没有果断处置,或者说是被部下牵着鼻子走,所以才能在短短的五十八天让京师军民从“朝夕盼顺”,到最后的人人喊打。
民心或许不算重要,但却是在王争眼中,取得天下必须要拿到的条件之一。
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安平,三支兵马悄悄于此地会合,烈日炎炎,但地上却是乌黑一片,山东大军旌旗蔽日,闪闪发亮的头盔一眼望不到边。
山东军西部军、南部军、东部军经过两天到三天的急行军,终于在这天抵达安平城外,总人数接近三十万。
董有银一声令下,这支大军开始缓缓移动,从三个方向将安平城围住,但要说密不透风,现在还缺少一个环节。
“当、当、当”
安平码头如同往日一般忙碌,不断有货船来来往往,来的是为了花钱买郑家令旗挂在船上,这样才能保证出海的安全,走的那些大部分都是已经买完令旗,或者装好货物往外运送。
三艘大型的沙船停泊在码头岸边,听到鸣锣之声,船板上放哨的郑家水兵俱是一愣,紧跟着下意识的就竖起耳朵再听。
“当、当、当”
郑家水兵中不乏聪明机灵之辈,很快就发觉这声音不是从城内传出来的令声,顺着声音瞧过去,他们均是满脸的惊骇之色,密密麻麻的船只已然布满了远处的海边。
这些船打着“王”字的蓝底黄龙大旗,其中大型的战船比较少,一眼望去大概只有几十艘,大部分是以中型战船为主,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小型的舟艇。
“有敌袭,有敌袭”
船上的郑家水兵刚刚喊出声音,就听对面船上蓝红色令旗有规律的一晃,他们都是久经海战之辈,自然能懂,这是全面进攻的意思。
这令旗刚刚打完,山东军的两支水师立即发出令人心惊胆颤的怒吼,舟艇上面载着山东军的水兵,用极快的速度接近码头。
“杀杀杀”
“轰隆隆”
伴随着码头震耳欲聋的炮响,安平城三面想起更加让人绝望的战吼声,战鼓声急促的响起,地平线的另一头出现了无数杆大旗。
近三十万顶盔披甲的山东军将士,在战将们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脚步,用一往无前的气势压过来。
在城墙上郑家丁口的眼中,这支军队的头顶好像有一片黑云,密密麻麻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无数的人喊叫着冲来,后面还跟着数不清的军兵。
黑云逐渐压向安平城,山东军下辖的西部军、南部军、东部军,还有两支水师忽然出现在安平城外,全部算上要有三十多万兵马船只,已然是围的水泄不通。
山东军一出现便立即开始全面进攻,火炮齐鸣,喊杀声和脚步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
三千余名山东水兵乘着舟艇迅速接近码头,此时在码头周围停驻的船只只有很少几个是可以作战的沙型战船,剩下的大多数都是各类商船。
盖伦商船体积不大,但运货最多,备受海商们的青睐。
除了这些小型连环舟、子母舟所承载的大批水兵以外,那些中型甚至大型的战船、福船上则是截然不同的山东军嫡系步兵,甚至有少量的马匹运载。
他们早在多年的拉练中习惯了海上颠簸,都是紧握手中刀枪,凝视着对面水城上的郑氏大旗,他们的目标,就是将山东军大旗插在那座城头。
方才的炮击目的是在向其它三路兵马宣示水师就位的信号,杀伤郑家的丁口和一些百姓也是无法避免。
这炮击就是全面进攻的开始,自那以后,大部分战船和舟艇都在不断向前,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部分中型战船留在后面。
这些战船上并没有承载步军,正相反,上面装备着大量火器和炮弹。
山东军主要的舰炮就是杰姆以及那些投奔山东军的葡萄牙人主持制造的佛朗机加农炮,虽然和西方的比不上,但威力却也要比普通船炮强上一些。
无论水师还是步军,这些林林总总的兵马从靠近码头,再到一一夺船、登岸,这些环节山东军虽然经过无数次的演练,但还是要花费不少时间。
为了因为一些意外因素,比如码头的海商影响到山东军攻城,王争在与幕僚府多方商议后决定,攻城的山东军可以看情况实行杀无赦的军令。
在王争看来,这安平之战,就是自己能否定鼎江南的关键,就算因此伤害到一部分城中百姓或者商人,也是在所不惜。
此时山东水师阵型未成,按说正是半渡而击,取敌未稳的时候,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负责码头的郑家统领是家将郑奇,当他接到奏报带着大批丁口匆匆赶到这里的时候,满目所见只是商人和百姓们四散奔逃的场景。
郑家丁口们多年行走于海上,前些年的金门炮战是何等威武雄壮,谁能想到,这才多久过去,竟然被人打到家门口来了。
对于郑家来说,这就像是被人当面打了个巴掌一样。
郑奇第一时间阻止丁口的溃散,带领赶来支援的几千人登上水城布防,本来他是想趁着山东水师未曾接近时关上水门,并且用火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