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节看着忿忿不平的正德皇帝,总算看出来了,正德皇帝拧性子上来了,一心要做给群臣看
张知节心里开始思索起来,张伟、谷大用等人也从未领过兵,不也一样领兵打仗了吗自己总比谷大用要强一些吧
神机营、五军营都是由自己提督操练的,自己领兵也算得心应手,自己不会打仗,找个会打仗的跟着不就行了
再者说了,若是陆完领兵的话,皇上肯定会派太监督军,难免掣肘,自己领兵的话就没有这些不利因素了
张知节皱着眉头在思索的时候,正德皇帝脸色有些难看,他是真的信任张知节,想着让张知节领兵出征,既能解朝廷危难又能立此大功,没想到张知节竟然没有赞同的意思。
正德皇帝的脸色难看道:“知节,莫不是你怕了”
皇上拧性子上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张知节慢吞吞道:“皇上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这群臣都反对,出兵打仗难免受到掣肘”
正德皇帝皱着眉头道:“有朕的旨意在,难道还敢有人不听不成”
张知节笑道:“臣倒是有个两全之策,既然群臣推举了陆侍郎,皇上不妨准了就是,臣与陆侍郎一起出兵就是这样也能堵了群臣之口”
唔,这样啊正德皇帝听了觉得带上陆完有点不乐意,但是觉得似乎又有点道理。
正德皇帝迟疑道:“真的有必要带上他吗”
张知节笑道:“皇上,陆侍郎也是兵部的老人了,当不是无能之辈才是况且,如若不然,两位大学士、兵部尚书、左右都御使还会轮着番的劝谏的”
都来读阅读网址:
第373章大牛
刚才的时候正德皇帝气性上来了,一心想着劝说张知节领兵,此时见张知节同意了,气性下来了,听了张知节的话也有几分头疼起来。
确实如张知节所说,自己驳回了陆完提督军务的建议,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这些大臣们咬文嚼字啰里啰嗦的,想想正德皇帝就觉得头疼
那会儿气性上来了还不觉得什么,现在气性下来了就不愿面对了。正德皇帝点头道:“也罢,就让陆完同你一同提督军务吧你为正,他为副让他沾点功劳就沾点功劳吧”
好不容易将正德皇帝安抚住了,张知节这才眉头紧锁的出了大殿,这个差事可不容易,得找个领兵打仗的能手才行,只是他前世对历史知晓的也不甚多,不记得这时期有什么名将啊
张知节一路低着头只顾凝神思索,并没有注意到前面两位大学士已经在等他多时了。一直到走近了都没有注意到,猛然间听到耳边传来了几声咳嗽,把张知节惊了一跳。
张知节这才注意到路边竟然是两位大学士。虽然张知节身上挂着太子少保衔,论品级不低于两位大学士,但是杨廷和毕竟算他半个老师,李东阳更是在先帝在位时就是老臣重臣。
所以张知节持礼甚恭的行了一礼道:“见过两位大学士”
李东阳看到张知节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十分受用,笑道:“张提督客气了张提督为国除贼,实乃有功于社稷,朝野称颂,年少有为呐”
张知节听到李东阳笑呵呵的夸赞他,转眼间已经想明白怎么回事了看来两位大学士是专在这里等着他呢
张知节连忙谦虚了几句,果不其然,后面戏肉就来了,杨廷和接过话茬笑道:“如今朝廷用兵平乱,这是关系黎民社稷的大事,在大殿上几位大人说的话,你也别往心里去”
张知节连忙摆手笑道:“哪里哪里几位大人说的都是实情我确实从未领过兵,乍听皇上的意思,心里也是诚惶诚恐”
杨廷和听了心里十分高兴,果真不是张知节本意,这样规劝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杨廷和笑道:“知节啊,这领军出战可比督练兵马要繁杂的多其中凶险非比寻常啊,张伟、马中锡皆是饱学之辈,亦是熟读兵书,最终也落得个兵败的下场你年轻轻轻,前程远大实在不必轻身涉险”
果真是来劝说自己的,张知节苦着脸道:“正所谓圣意难违啊实不相瞒,皇上现在拧着性子呢,谁劝说也没用”
杨廷和眉头微皱道:“不如知节与老夫同阁老一起再去劝谏皇上吧”
张知节心里吐槽,我这会儿要是和你们一起去劝谏皇上,哪才是会遭殃了呢
张知节为难道:“不瞒大学士,我刚才已经劝谏过了唯一能争取到的就是,和陆侍郎一起提督军务两位大学士不妨再试一下”
李东阳和杨廷和听了心里一喜,至少情形不是更坏,能让陆完也提督军务,至少能有个保证
张知节别过了两位大学士,一路沉思着向宫门走去。李东阳和杨廷和仍旧不死心,直奔乾清宫准备再劝谏一下皇帝
张知节一路苦思冥想,快要到了宫门的时候这才想起了一个牛人来虽然张知节没有回忆起什么名将,但是却模糊记起来了这个时代似乎有一个大牛
一个集儒家、道家、佛家于一身,精通兵法韬略的大牛,他叫王阳明只是具体怎么着还真不太清楚,前世的时候只是从一个节目里听过那么几句。
能够让后世的人都这般推崇,那肯定是真的大牛张知节搓了搓手,有些激动,这下有信心了,大牛又如何,本督一声令下就能调到帐下听令
张知节出了宫门,白玉兰正在带着锦衣卫候着。张知节直接吩咐道:“速去锦衣卫查一查,有没有个王阳明的官儿”
看到提督大人说的郑重,白玉兰神情凛然道:“大人,大约什么品级的京官还是地方官”
张知节皱眉道:“应当是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