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3(2 / 2)

明朝小侯爷 难山之下 2160 字 2023-10-12

gu903();“宁王府的人入了京之后,就和夏臣接上了,大肆宴请夏臣,逛遍了京中名楼,请的都是名骚一时的头牌姑娘,动辄一夜下来就花费一万多两银子”张知节笑着说道。

正德皇帝听了之后也觉得十分惊奇,真是好大的手笔这夏臣无德无能,本就一无是处,这宁王府的人莫不是瞎了眼怎么看上了他

“更让人不解的是,每次花费完之后宁王府的人都会弄出个账单来让夏臣署上名字如此几天之后,就已经累计花费了八九万两银子”张知节自顾自说道。

正德皇帝听到这里已经听出不对来了,皱眉道:“宁王府的人这是给夏臣下套借以要挟夏家”

张知节点头道:“臣也觉得是这样,再加上宁王府的人甫一入京就大肆送礼,不瞒皇上说,连臣的府上收到了重礼,送礼的人送下就走,想还都无处还去”

“这几方面结合起来,臣就更加印证自己的想法了,但是毕竟毫无证据,而且此事又事涉亲王,臣也不敢妄言”

正德皇帝也理解张知节,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妄言亲王之罪,确实非同小可。正德皇帝恍然大悟道:“所以你就跑到豹房去给朕敲边鼓,然后又让寿宁侯夫人和大表嫂入宫劝阻”

张知节点头道:“是的,都是臣失察,没能搜集到证据”

正德皇帝摇头道:“满朝文武也就你能察觉到,况且你也算用心良苦了,何罪之有不过,有一件事朕还是有些不解,照这样说来,让皇后收宁王世子为义子这事,算是宁王府处心积虑了,而不是临时起意,那他们费尽周折,花费这么大的手笔是为了什么”

“就算皇后收了宁王世子为义子又如何难不成朕的江山不传给朕的儿子,还会传给义子不成”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奇书网:手机版网址:

第507章大殿密议

正德皇帝这一番疑惑确实很有道理,这也是宁王府的人得以瞒天过海,让很多人不察的原因因为他们也都觉得,即便是宁王世子成为了皇后的义子也没有什么,总不成皇上脑子烧糊涂了,皇位不传给自己的儿子反而传给义子

至于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大明朝开国百余年还从未发生过这种事呢所以很多府上的夫人这才在慈宁宫,对皇后要收宁王世子为义子表示了一番赞赏,收了宁王府的重礼不过是赞同一件无伤大雅的事,何乐而不为

正德皇帝同样始终不明白这之间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所以虽然正德皇帝非常疑惑

张知节听了正德皇帝的疑问,脸上一阵阴晴不定。正德皇帝见此心神一凛,凝重道:“知节,有话直说就是”

“如此处心积虑,费尽心机,一定是有难以告人的目的和企图”张知节凝重道:“臣,不由联想到了,冷香丸”

正德皇帝听了张知节的话,噔噔退后了两步,脸色大变,脸上一片铁青之色这是他心里的一根刺

冷香丸的作用就是让他绝嗣,让他的大好江山无人继承而宁王府的人却处心积虑的想要让皇后收宁王世子为义子这不正好对上了来了吗

越想正德皇帝的脸色越是难看,张知节见此沉声道:“皇上,这一切都只是猜测,臣并没有任何证据”

正德皇帝气急而笑道:“还需要证据吗这一切不都对上了吗处心积虑的谋划,花费这么大的手笔,难道还不明显吗”

张知节对此只能沉默了,他的心里同样对宁王充满了怀疑。但是毕竟没有证据,张知节没有在正德皇帝面前妄下断言

正德皇帝咬牙切齿道:“锦衣卫在南昌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

张知节沉声道:“回皇上,江西千户所的奏报一切正常,正常的有些,过了千户周成严已经在任十年了”

虽然张知节没有明说,但是正德皇帝明白他的意思,若是宁王真的有问题,那周成严一定已经变成了宁王的人

正德皇帝恨声道:“吃里扒外的东西朕这就下旨将他解压至京城,让北镇抚司好好炮制炮制他哼”宁王毕竟是天下有数的藩王,没有切实的证据不可轻动,但是周成严不过是个小小千户,只要一封圣旨就能将他解压至京城

“皇上,这样不免有些打草惊蛇,臣已经从锦衣卫精挑细选了一些,让他们潜伏去江西了”张知节沉声回道。

正德皇帝听了满意的点头,旋即恨声道:“今天慈宁宫里竟然有那么多人赞同让皇后收宁王世子为义子”

张知节听了心里一寒,若是正德皇帝揪住不放的话,京里头说不定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若是别的锦衣卫头目,说不定心里头已经激动难耐了,但是张知节毕竟不指望着靠这个赢得圣眷。

况且,张知节不认为这些人都是倒向了宁王的人若是真的倒向了宁王的话,宁王府就无需这样大肆送礼,闹得人尽皆知了

张知节沉声道:“皇上,冷香丸之事十分隐秘,知道的人很少,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这背后的隐情从而被宁王府的人利用了罢了他们本身应该并不是倒向了宁王,若是那样的话宁王就无需打死送礼,搞得人尽皆知了”

听了张知节的话,正德皇帝思索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刚才确实是自己太生气了但是正德皇帝心里还有一根刺,那就是皇后的所作所为。

正德皇帝沉吟一番道:“知节,夏臣被下套,宁王府的人借此威胁夏家,难道夏家还看不出这是宁王府处心积虑吗为什么夏家没有向朕禀告此事这夏家是不是居心不良”

听了皇上的问话,张知节觉得十分为难,毕竟事涉后宫,还是涉及皇后娘娘,张知节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形下,还真不好回答

不过正德皇帝说完了之后,就一直等着张知节的回答。张知节想了想道:“现在具体情形还不知道,虽然宁王府的人给夏臣下了套,也是以防万一,最后到底用上了没有也未可知”

“宁王府的人给庆阳伯府也送上了重礼,若是庆阳伯也觉得皇后收宁王世子为义子也无伤大雅,所以就答应了,也实属正常这样的话,庆阳伯就属于无心之失了”

“当然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庆阳伯一开始拒绝了,后来又遭到了宁王府的威胁,最后屈服了”

正德皇帝沉吟道:“知节,你觉得可能是哪一种”

很可能是第二种因为张知节也大体了解了一下夏儒的为人处世,知道他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一开始不太可能愿意和宁王府牵扯上毕竟,只要保证了皇后的地位,夏家就能够富贵

张知节沉吟道:“臣不知皇上,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臣的猜测,并没有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