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2 / 2)

柿子湾 旷野牧歌 2384 字 2023-10-12

老仙儿转身打开北边的窗户,眼前的庙沟是那样的苍黄,不远处也就是庙沟西岸崖嘴上的老君庙和大戏台盖在在那里,显得是那样的协调。再一低头,见庙沟南岸沟沿上也就是村子围墙外面的墙根上有一丛迎春花,已经开了,透着春的生机。打开西面的窗户,在左侧老槐树的掩映下,高大古老的大照壁显得有些沧桑而庄重。

就这样,老仙儿在村门楼上看了一会儿,走下台阶,出了村门,沿着大路往南走去。偶尔,一股北风刮起,扬起的尘土模糊了老人的背影。

老仙儿沿着向南的大路走在村子西边围墙外的麦田边,偶尔停下脚步,弯腰拨得看看尚未返青的麦苗,田间两棵粗大光秃的柿子树在风里摇曳枝丫似乎在向人招手。继续向南,是龙王沟的西边沟沿,西头巷、南头巷以及沿龙王沟北沟沿的窑院都隔沟相望,在朝阳下显得很温馨。

过了庙沟,大路便往西南方向拐去,两边都是麦田,尽头都是不高的土崖,也就是说,路在宽宽的壕子里延伸着。走着走着出现一个人字岔口,一条坡子往南而上,一条大路继续沿着壕子向西,老仙儿没有上坡,继续往西走。一会儿又出现一个人字岔口,一条大路沿壕子往南,一条小路继续西拐。老仙儿呢改走小路,沿着壕子的分支在慢坡儿上继续走着,两边土崖上光秃秃的野生酸枣树、臭椿树胡乱长着,路边的麦田里不时有光秃秃的柿子树静静地望着老人家。

老仙儿渐渐出了壕子,走在一望无际尚未返青的田间小道上。一条条笔直的东西向的长堰把地分成了许多块,地块逐堰而高形成梯级,几乎每一块地里都有一两棵粗大的柿子树,在麦田里是那么的显眼。

老仙儿往南走了一截,站在地头不走了。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老刘家的祖坟所在地。当然了,多少辈辈子过去了,祖坟早已不见踪影了,留在眼前的只有这一大片抚育子孙的黄土地。老人家掏出纸烟点着,吸了两口,浑身都觉得舒坦。见堰头上又是一丛迎春花,老人家禁不住走了过去:直挺挺的枝条、嫩黄的小花,在麦田的背景中,是那样的漂亮,漂亮得让人禁不住摘上一朵,仔细端详,凑近闻香。

就这儿了,老人家拄住拐杖,朝田地中央慢慢跪下,掏出黄麻纸,把几根火柴并在一起一划,点着了纸。不用拨弄,纸已成灰。老人家作了个揖,磕了三个头,又作了个揖。转脸可瞅了瞅迎春花,才拄住拐杖起了身。又点了支烟,四处望了望,便走着回去了。

“你跑得咋去的”老伴问道。“啊,额走老坟地跑了一圈。”“好好的,跑到老坟地那儿做啥去了,连个坟也没有的。”“啊,胡跑哩咯。”“额就不信,肯定有啥心事啦。”“没有,这不好好的嘛。”“啊,不愿意说,就不问了。赶紧洗上个脸,歇上一会儿。”老伴儿倒好热水,递过来土布手巾说。“嗯。”老仙儿应了一声,便洗了洗,坐在那里,“呼噜呼噜”抽他的水烟去了。

当天晚上,老夫妻俩拉了拉家常便早早休息了。老仙儿也许是走得累了,或许是前一夜没睡好,也可能去了趟老坟地,心里轻松了,反正,这一夜睡得很香。

第二天,他又一个人去了一趟自己爷爷奶奶和爹妈的坟地,点了香,烧了纸,说了许多心里话,磕了头。回到家,老仙儿一个人在那里抽水烟,也不大说话。儿子们过来几趟,见老爹没有要说什么的样子,只好闲拉几句家常就走了,继续耐心等待着。

晚上,屋里就剩下老两口,老仙儿对老伴说:“哎,额和你商量个事儿。”“看你这两天这样子,额就知道你肚里有事。嘿嘿,啥事呢”“你说咱两个住在花园里,咋样”“说了半天的,敢就这事呀。”“啊,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啥事呢。”“嘿嘿,这些个日子,有时候你睡在花园里不回来,额就想”“想啥呢”“啊,额就说呀,你独儿个睡在那里孤单的,也没人照护。”

“那你跟额住过去”“你想在那儿住,就住过去,只要你心里舒服。”“你呢住过去你心里痛快吗”“嘿嘿,人说那,老头老太,胜似火蛋。只要在一块儿,住哪儿还不是一样的呀。”“哦,外,明儿个让人盘上个锅头柿子湾一带称老虎灶叫锅头。”“能行,你折腾呀,额不管外。”“嘿嘿,你倒省心的。”“有你哩嘛,额管外做啥。”“嘿嘿,外咱就这么说定了,这边屋里不住了。”“能行,你说咋着就咋着。”“哈哈。”就这样,老两口说了说,便睡了。

第三天早上起来,老仙儿把三娃子喊过来讲,告你哥哥说,寻上个匠人,给花园里盘上个锅头,把房子也拾掇拾掇,要能住人才行。大娃子跑过又问了他爹一遍,老人还是这说法。于是,这弟兄三个便忙碌起来,说快也快,不几天就好了。

正月二十八,老仙儿把儿子、媳妇和已懂事的孙子,一起喊到他屋里。老两口一左一右坐在堂屋正面桌子两边的太师椅子上,儿孙们都站在面前。老仙儿端过来茶碗,喝了一口;又拿起水烟锅子,“呼噜呼噜”抽了几口;然后坐好了说道:“今儿个,咱说个事儿。啥事呢就是额们老两口准备住到花园里,过了正月就搬。”“哦。”“外咋呢屋里住得好好的。”大儿媳妇说。可三个儿子你看看额,额看看你的,没吱声。

“啊,额和你妈都这么大年纪了,喜欢安然,花园里头静盘些,就美着哩。”“那咋能行呢,房子不好,冬天不暖和,夏天也热的。”儿媳妇也道。“不要紧,冬天有炉子哩,热天那树底下就透凉快,人总得过个寒暑冷暖嘛。”“外,这屋里空在这里做啥呢”大媳妇又道。“做啥呢,哈哈。”“你们年岁大了,愿意咋着就咋着。”三媳妇说。“啊,这就对了。额和你妈俩个还能活几天呢,只要心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