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邢家族长叫邢青云,就是邢青林的大哥,这时候也七十多了,可身体还挺好。也许是祖上就长寿的缘故,人家这门子体格都不歪。听了大伙的想法,老人家喝了口茶,捋了捋胡子说:“额也听的说咱村里老早就有城墙,你眊外,城门里头就有个窑窑,那就是守门的人黑了待的地儿,窑窑里头还有搁灯的窝儿呢。”有人回应说:“哦,不说想不起,听老家儿这话,还真是的。”
“额猜呀,恐怕咱村这城墙,明朝以前就有了。”“怎么讲”“哎,你眊外,城门楼前头外照壁,那是明朝就立下的。”“哎呀,照壁和城墙有啥关系呢”“你还不信,外城墙没筑起的话,哪里来的城门楼儿呢。有了城门楼呀,才要立个照壁嘛。”“哦,就是,哦。”“所以说,补城墙,安城门,先人就是这样做的,这些都有根据。”“哦,就是。”
“哎呀,那肯定咱村里从前出过啥大官儿,不然的话,哪个能这本事呢,还得花那么多钱。”“哎呀,越说越扯得远了,出过啥大官呢,就没听说过嘛。”“也不一定要出啥大官,哪个有钱的看上咱村这地势了,没准儿搬到这里也不一定。”“哈哈,哎呀,你几个可真会想象,和那说书的似的,几句话就十万八千里,一会儿就千儿八百年,干脆寻上个秀才,把咱村里写上一部小说子,把你几个都写进去,哈哈,那更有意思。”
“好了好了,不扯闲话了。额就担心这心不齐。”“毬的,大家的事嘛,不愿意也得愿意。”“哈哈,光和你说的那似的,那就简单了。”“啊,还不是的。”“那住在底下窑里的,恐怕头一个就会有意见。”“哦,也是,城墙补起来了,城门关了,可窑里的还在村子外头。”“就是,这也是个问题。”“那不会动员他们住到村里头呀。”“住人家谁家呢”“毬的,人家谁给白住呢掏钱买嘛。”
“就是呀,那老仙儿不是正卖房子哩嘛。”“人家那早有了家儿的。”“都卖给谁啦”“敢你没听说呀”“啊,额就没操那项闲心。”“哎,听说云生爹把最好的那座买下了。”“他屋里不是有两座了嘛,还买的咋呢”“一个是有钱,再一个嘛,三个娃哩,总归少一座院儿嘛。”“哦,那不是还有两座嘛。”
“哈哈,不瞒你们,额家老二买了一座。”老人家禁不住道。“你兄弟,敢海旦爹”“啊。”“那不是还有一座嘛。一座院子就能住四家人,就是挤些咯,毬。”“早没了的,”另一个插话说:“听说明娃爹把那买下了。”“哎,他屋里不是有窝儿嘛。”“那院子小的,两个娃哩嘛。”“毬的,东娃不是不在屋里嘛。”“哎呀,人家买了就买了,管那么多干啥呢。”“毬的,那住窑的自己想办法去,咱哪能管了那么多呢。”“啊,也是。”
最后,老人家说:“那这样吧,额明儿个就找村长,把族长、闾长和巷里能管个事儿的,喊到一块儿商量商量。这是个大事,得大家办才行。额拉下这张老脸,给村里办点好事,积点德吧,哈哈。”就这样,邢家族长接下了这个事儿,大家伙便各自回去了。
这庄户人都个小心儿,虽然光景过得不宽裕,可把自家的那点家什看得可当事着哩,经过几个族长和巷子里能管了事儿的几番商量,这柳湾村还真的开始热火朝天地修补城墙了。临近的村子听说了,还跑来眊过,都很羡慕;因为别个村子缺乏柳湾这样的地势。
修城墙、安城门都得钱,庄户人凑了凑,可还不够。听说老仙儿得知后,把留给他老两口的十亩地又卖了五亩,把钱给了村里。就这样,几个月下来,柳湾村的城墙、城门都修复了,晚上还有年轻的背着土枪子转转、看看城门,大家心里踏实多了。
听说,那些住在窑院里的也各想法子,陆续搬了上来。这不,住在龙王沟沟沿窑院里的永娃家,就搬到了坡儿上头,也就是生儿家高门楼对面的一座院里。那个地方本是高楼门西侧那家堆放柴禾的小院儿,永娃和他爹商量了商量,找了个中间人说了说,便把它买了下来。把窑院的小三间东厦拆得盖上来,又盖了五间北厦。院里的空间是小了点,可也紧凑。当然,这是后话了。就这样,柳湾村兴师动众地忙碌了一番,可能否抵挡匪患,暂且不得而知。
第九回啥人啥福
却说生儿爹买了老仙儿家那座最好的四合院,也就是紧靠高门楼的那座。本来是明娃爹想买这座院子的,因为前些年他近一家弟弟就是未脱五服的本姓弟弟仁娃爹买下了高门楼东边的打麦场,和西边的两座相比,这座院子离打麦场最近。可人家生儿爹也想要这座院子,而且出的价儿也高。于是,明娃爹只好买了西边那一座。至于中间那座嘛,是海旦爹买下了。如此一来,这高门楼便成了刘、邢、孙三家共用的大门。
也因为这次买房子,争来争去的,使得明娃家和生儿家落下了不愉快。这柳湾就三、四家姓孙的,至于他们什么时候、什么缘故迁来的,没有人能说清楚。只晓得其中的两家是才脱了五服的,也就是说他们在亲缘关系上还比较近,这一个是明娃爹,小名帮娃:另一个是仁娃爹,小名国儿。
这国儿家的勤俭在村里是出了名的,那衣裳常是补丁,只是洗得透干净;一泡屎尿都舍不得丢到别人田里,紧慢憋不住了,不得已拉到人家地里,也会唉声叹气地心痛半天的。可天不厚人,偏偏几代单传,到了国儿这一代居然还断了,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国儿家原本是住在南头巷东边沟沿的窑院,两面西窑,一面北窑。窑洞是最原始也是最经济实惠的住窝。可国儿家这窑,却和别的窑不一样,它是土坯卷成的。
卷窑,一般得顺着土崖垂直铲出一块窑基地,把地基给夯实了。接下来,就是用多少天拉土、洒水、打制土坯。等算着土坯打够了数,才可以动工卷窑。先在窑基上用土坯或者用土坯和砖,按照窑的宽度,砌出长方体的窑腿儿,一般得砌一人多高,还要够厚实才行;然后,把卷窑用的楦,就是那种半弧形的架子,靠后面的土崖架在砌好的窑腿上;把土坯靠楦支撑着砌上去,每砌一层,把楦往前挪一层,就这样一层一层往前砌,等长度也就是窑的深度够了,就卷成了拱形的窑孔。等窑孔干透了,用土填平窑顶,或者把窑顶补砌成坡式,在上面瓦上瓦,就算大工告成,就剩下窑的内部墙面处理,砌窑的前檐墙以及安门窗了。
大凡这样卷窑的,都是窑院地面和街面落差比较小,就是说低不了多少,从窑院上巷子里的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