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乐航天科技强势崛起,在完全没让华夏举全国之力支持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微乐集团自身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就取得了如此的成就,同时还让参与生产的大量企业既取得了技术进步,又赚到了钱,利国利民,可谓是名利双收。
民营企业都如此吊炸天了,那如果华夏倾尽全国全力,那岂不是更加势不可挡
而就在很多人都还沉浸于这件事中,久久回味无穷之时。
微乐航天科技再次惊呆了世人。
凌晨三点返回陆地发s场之后,鲲鹏01号货运飞船没有修整,直接再次装载了货物,这一次是满载一千吨。
凌晨四点许。
伴随着又一次的轰鸣巨响,鲲鹏货运飞船气势澎湃的拔地而起,一飞冲天,执行第二次外太空重载运输飞行任务
这一次,它运载了一个大的集成包,这个包裹内固定装载的是32组大型高强度合金钢结构件,将与以已经在外太空绕地飞行的太空母港控制中心模块为核心,像是拼接积木一样,将太空母港控制区的龙骨框架搭建出来。
因此,这次进入外太空之后,鲲鹏货运飞船会在轨道停留更长的时间,因为它要在太空中完成搭积木,完成龙骨拼接之后,才会返回地球,但只会是降落在微乐远航01大型航天发s船,而并非陆地上的产业园起降场。
返回地球选择在海上降落,最主要是为了就近运输,华南重工为太空母港打造的6个模块化组件。
这6个组件,最轻的重量都超过了一百多吨,尺寸也很大,航空、铁路和汽车运输都太合适,所以华南重工将组件分批次用货船送至航天发s船,让鲲鹏货运飞船直接来海上取货。
不过,这第二次的升空货运任务,微乐航天科技并没有直播,甚至在微乐a软件上也没有公布任何消息,因为在秦天看来,货运飞船开始履行的正常运输任务,没必要像第一次那样闹得全球沸沸扬扬。
无形装最致命啊
秦天觉得是稀松平常的第二次货运任务,可真是吓坏了很多同行。
尤其是正值下午的太平洋彼岸,听说微乐航天科技的货运飞船再次升空,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虚假消息,是骗局。
但等他们亲眼看到了雷达观测数据,通过大型弹道导弹预警雷达,清楚看到货运飞船的升空轨迹震惊都特么被雷得外焦里嫩了
世界上并不是没出现过可反复使用的航天飞行器,像早已退役的航天飞机就是。
不过航天飞机因为返回地球大气层之时,会经受严重的高温高热摧残,在高速气流中备受颠簸,所以航天飞机返回陆地之后,需要经过非常严格仔细的检修,大面积更换隔热保护层、替换全新的一些零部件等,才会再次执行升空任务。
可微乐航天科技呢
麻痹的
降落后才一个多小时就又起飞升空了,时间如此之短暂,别说检修了,就算是重新加注燃料都够呛,所以这一丁点儿时间,真的只够装货。
如此之高的效率,就不怕出事吗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多人都热切关注鲲鹏货运飞船的动向。
不过,什么叫做艺高人胆大
微乐航天科技用事实证明,鲲鹏货运飞船就是吊炸天。
一个小时后,飞船就再次精准入轨,追上了之前安放的大型货物后,便堂而皇之的在世界各国航天机构和天文爱好者的观测下,直接在外太空进行无人自动化作业,将货舱内的一根根大型杆状结构件,像是拼积木似的,不断扩展拼接。
完成任务之后,鲲鹏货运飞船返回地球,非常完美的降落在了漂浮于海上的航天发s船上,而根据情报反应,居然又特么在装货了,难道还要再飞第三次
这个装,真是不服不行啊
如果微乐航天科技开通了网络直播秀,一些老牌科学家都忍不住要刷一波666了。
太特么逆天了
还有谁能阻止微乐集团还有谁
第811章逼格太强,引发恐慌
一天之内,三次往返外太空执行货运任务任务
24小时不到,将接近三千吨的货物,送到了距离地球地表三万多公里的高轨道
载荷庞大
效率惊人
科技先进
性能稳定
笑问天下,谁敢不服
敢问诸国,谁能更好
真是无敌了啊
对于许许多多从事航天领域的人而言,买对微乐航天科技交出的这份答卷,用满分二字都无法形容那份震撼。
扪心自问,哪家航天机构和民营航天公司,能够做到微乐航天科技这样
别说是向三万多公里高空送货,就是让用飞机向三千多公里外送货,都有很多机构办不到。
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目前载重量最大的安225货运飞机,这个巨无霸机舱最大载重也不过250吨。
如果想要三次,就将约三千吨的重货运走,那至少也需要12架安225这样的超级运输机,但可惜的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一架安225货运飞机了。
若是用目前全球最大的、可商业租赁的波音747400全货机,最大商载110吨的该型货机,也差不多要组织30架才行
但是,不管是用安225还是波音747,这都是大气层内飞行的喷气式货机,最大载重情况下能飞出四五千公里就不错了。
像微乐航天科技鲲鹏货运飞船那样窜出大气层,奔向三万多公里的外太空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喷气式货机主动力来源于涡轮风扇发动机,需要依靠大气层内的氧气,并且大量燃烧航空煤油才能产生动力,一旦离开了大气层,甚至是在氧气稀薄的高空,发动机都会停车不再产生推力,飞机很快就会跌入大气层,搞不好是要机毁人亡的。
用喷气式货机比运货能力都望尘莫及,而如果在货运飞船这个领域比较,那差距就更大了。
最早的航天货运飞船,是由载人飞船演变而成,将载人飞船的维生设备、人员座椅等拆掉,人类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货运飞船进步号由此诞生,但它最大载重只有24吨。
为了满足给国际空间站输送补给和其他设备,世界各国又研发了好几种货运飞船。
欧洲的自动转移飞行器,一个形状如大圆筒,长10米、直径45米的它,曾号称是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货运飞船,但也只有区区7吨的载重量。
同样,为了满足大体积设备而研发的日本h2转移飞行器,曾号称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能运送大型物体的飞船,但其实它舱门直径只有12米,再大的东西就塞不下了,而载重量也只有6吨。
除此之外,还有私营航天公司研发有商业用途的货运飞船,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飞船。
商用货运飞船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都要求飞船可以回收使用。
像加装了隔热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