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许国庆的话讲进了人的心坎,大家齐声鼓掌,李天佑觉得这并不是单纯的迎合,起码他相信有很多人在听了这样一席话之后都会发自肺腑的为这个演讲献上掌声。
就连最喜欢嬉笑耍闹的许如意都觉得心生激动,这还是他第一次现场听到父亲做发言,这一刻她才深刻的体会到母亲对父亲那句评价并非作伪:你爸是个伟大的人。
从来不爱学习的她觉得如果今天老师再留一篇写爸爸妈妈的文章她一定才思敏捷,她只觉得有无数话语来称赞自己的父亲,只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语文课。想到这里她有点生气,心想父亲怎么才当上省长,否则就算自己没词,只要写出一篇我的省长父亲也一定能拿个全市三甲。
魏文在第一届慈善晚会上致辞之后就在没有上过台,因为这个酒会的意图太明显,他不想授人以柄,所以只是象征性的参加而不多做观点的表示。
所以在省领导许国庆致辞完毕,酒会开始了第一项活动,由企业家提供奖金,奖励这一年省内的优秀教师,有在条件艰苦农村施教的青年教师,也有在教师岗位奋斗一生的老人,再就是拥有一些感人故事,师德仁厚的典型。李天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何静的初中女教师,她利用放学时间无偿为学生提供补课和托管服务。
李天佑知道现在补课现象十分普遍,从小学到高中,孩子几乎除了睡觉都在学习。很多家长因为要艰苦支撑家庭,平常陪孩子时间不多,加上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大肆投入教育经费,送孩子补课,学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再有钱点的还会让孩子兼学一项甚至是多项才艺。
李天佑总觉得这些家长在拼命挥霍钱财来残害孩子的童年,所以在刘大美提出要让耀阳补课的时候李天佑坚决反对。他深知这种方式能把孩子读傻,更无法健全一个孩子的人格。他们那时候学校还念着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到现在则变成了完全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
李天佑看过不少名牌大学生跳楼的新闻,很多人都说孩子有问题,对不起父母的养育,李天佑则完全相反,他觉得正是这些孩子没有养成一个健全的人格才会导致今天的悲剧,任何一个悲剧的发生都隐藏着父母畸形的教育。
跳楼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是小时候沐浴在同学的羡慕,父母的期盼,老师的夸奖当中的好学生,但是当他们走进大学,发现自己一不会穿着打扮,二不会为人处世,三不会一技之长,别说小姑娘看不上,连大学的老师对这类只会读书的孩子都没有太大的热情,这种从天堂坠落的痛苦是一直被当成尖子生捧在手心里的孩子所无法承受的,于是悲剧的现实演变成了一具枯骨。李天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受到警示就此惊醒,他觉得只有大家因此而有所感悟才对得起那个无辜死去的生命。
人这一生最美好不过是童年,无忧无虑,如果童年都要在如此压力之下生存,那人生就真的是生而受苦了,所以李天佑对那些深刻把握住家长命脉的老师深恶痛绝,甚至有些老师都干脆辞去职务办起了补习班,所得收入远胜在学校上课。没有辞去职务的老师也多数开启补习班,课堂上一带而过,真正的知识都留在补习课上讲,李天佑觉得这种残害学生童年的老师比那些贩毒的毒枭还要令人深恶痛绝。
有时候他不禁想问,教育的真正意义到底何在
本章可能延伸比较多,先给看官认个错,权当中途写了篇议论文,实在是有感而发,就想愤青的问一句:今日之教育,意义何在
第一百六十三章重量级人物
第一百六十二章重量级人物
颁奖之后就是罗列了一些教育资源贫乏的乡村以及一些缺乏硬件建设的学校,这自然是留给巨富捐款用的,一个个知名的企业以及一个个在吉林商场有名的企业家的名字此起彼伏的被念出,捐款数额达到了惊人的一亿多,李天佑咋舌。
每年的捐款份额都在逐步提升,这是必然情况,没有人会让这个价码有所下降,只是大家心知肚明的缓步提高着,活动年年有,步子太大闪的还是这些企业家的腰。
企业家们捐款的份额也很讲究,陈亚太是最高的,不是因为他是首富,而是因为他的地位摆在那里,其他人根据地位依次排列。这个地位是一个综合素质,主要看财力,当然也依托于辈分以及人脉水平。
最后一项议程是拍卖,虽然拍卖筹集的善款远不及捐款环节,但是这个环节更有意思,而且还有很多作品拿出展示,自然惊喜也就更多,每年酒会结束之后最受大家欢迎的话题就是谁的作品拍出了什么样的价格,又是那个企业家在拍卖环节一举夺魁。毕竟捐款环节的结果大家不问自知,更多关心的也不过就是哪个企业家是新加入捐款的,预示着这个人这一年的财力有所暴涨。
所以几乎所有的看点都凝聚在了这个最后的环节。
“今天参与拍卖共十幅作品,寓意我们吉林的经济和教育能够十全十美”主持人面带笑容的介绍道,然后依次念出了十位携带作品参加的文学人士。
除了校长就是教授,还有两个很知名的书法家,李天佑听着一个个响亮的头衔,发现不仅有吉林高校的人,还有大连的某著名学府的文学教授,当然对于这些名字李天佑是一个不知道,只知道来头都不小,尤其有一个没有响亮职位的书法家更是被排在倒数第二个念出,李天佑知道主持人念得是等会的拍卖顺序,自然也知道越到后边越是大咖,所以对这个要在各大院校权威人物之后出场的文学家很是期待。
主持人介绍九人完毕,特地停顿了一下,大家知道这是要介绍压轴的了。只见主持人环顾全场,缓缓说道:
“最后一位也是我们吉林老乡,他就是心系家乡教育事业,在北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参与初高中语文教科书编辑,注解二十余部古文经典的吴子义教授”
最后在主持人的倡议下大家掌声向十位心系吉林教育事业的文人和教育家献上掌声。李天佑有点惊讶,但是想想,觉得吴子义作为吉林人参与家乡的活动再正常不过了,只是觉得还挺有缘,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他的风采。
朱雀看着鼓掌的李天佑小声道“这个吴教授就是给我题字的那位。”
李天佑只顾鼓掌,听了朱雀的话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你知道”朱雀看到李天佑平淡的表情问道。
“啊我哪知道啊。”李天佑笑着应付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