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玛
江一鸣也是醉了,摁着怀里的系统喵想:你把我推到这风口浪尖上来,到底想干啥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说了,改变世界神马的,你找别人吗嘛
等等
从系统喵一直以来的表现来看,它确实只有提供技术的能量呃,还有,穿梭时空。但这些都没表现出它能够招来陨石呀。
换句话说,它真是救世而来
可不对啊,如果真是为了救世,搞这么多幺蛾子做什么
哦它就是想玩我说不定连这个什么陨石,也特么是假的
录像之所以没声音,因为它不会说人话呀,只能喵喵叫,和我之间那属于意识沟通。
而信息投影可以凭空出现,那么接受电波的射电望远镜,也同样可以被它投以假象卧槽,这特么,你到底想干啥
江一鸣扶额苦恼,虽然对于系统喵的任性没择,但对于应该要怎么把信息安全分配给两国,心里却是有了个更稳妥的办法。
录像结束,两份信息,外加播放过信息的笔记本电脑,都由江一鸣保管着,四位专家和他一起离开了房间。
外面,两国的代表都守在门口,走廊两头更是堵满了大兵和精锐。
代表们都望眼欲穿的,见江一鸣等人出来,都立即询问。
“信息是真是假”
“是真的,而且很珍贵。”四位专家齐声回道:“还有就是五十六年后的彗星撞地球,我的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是的,我们应该放下芥蒂,携手合作,共同应对这场灾难。”
对于彗星撞地球这个消息,代表们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龙国方面并不知道具体坐标,所以一直没找到。而花旗国方面虽然知道具体坐标,但因为是威尔代传,虽然没找到,但严重怀疑是威尔记错了,所以也非常关心,想要尽快核实。
乔治,随同专家团一起过来的花旗国代表这就问道:“彗星的具体坐标是多少”
不等专家回答,江一鸣直接插话,他对这个问题可是非常敏感的,万一这只是系统喵在玩,一旦确认坐标上没有彗星,那事情可就又大发了。
所以他插话道:“这个先不急,还有半个多世纪嘛,不差这一点时间,先说说怎么安全分享信息。”
郑钰缠着三角带道:“对,这才是最紧要的。”
斯通道:“你有方案了吗”
“有。”江一鸣道:“为了确保我和龙国方面的安全,芝加哥应该接触封锁,让市民回来。”
乔治道:“不行你的个人实力太强,这样做无法保证花旗国的利益。”
郑钰抬起他受伤的胳膊道:“我认为可以,不然无法确保你们拿到信息后,不会采取非常手段。哼,反正你们也声称这里有生化,到时候直接推给就行。”
“呵呵。”江一鸣笑道:“本来也是被赶鸭子上架当的第三方,看来现在还真得做这个第三方了。反正现在信息在我手里,不解除封锁,至少先恢复通讯吧这样也不需要你们来中转情况,我们三方能做主的,可以真正面对面的谈谈。”
第六四二章:我来自未来
真正的第三方
双方都有些愕然,但很快又释然了。
的确,没有第三方的介入,恐怕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信息的位置。而且这个第三方,还非得是江一鸣不可,换了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国家的代表来,都不行。
不过那什么被赶鸭子上架,呵呵。
当然,目前来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安全合理的共享信息。
关于这点,江一鸣居然说他有办法,这倒是让双方代表都非常好奇。
既然想不出办法来,倒不妨听听看嘛。
于是,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汇报,分析后,三方人员又重新坐下来,听取江一鸣的方案。
芝加哥通讯恢复后,虽然平民都已经撤离,但城内也并不是什么人都没有。
毕竟封城事件太过突然,又太过诡异,所以各国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留在城里,想要最大程度的探知情报。
不过这并没什么用,城里依然有花旗国的大兵在戒严,留在城里的人除了汇报一些鸡毛蒜皮,以及妄加猜测的情况外,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没有。
而在sa芝加哥分局,三方会谈正式开始。
“在说出我的方案之前,我们还是先确定一个问题。”江一鸣正对的大屏幕上,分为了左右两块,分屏上是两国最高的领导人,以及两国的一些相关成员。
江一鸣指了指和他一起观看录像的四位专家,“关于信息的真实性,我想我们都已经有共识了。”
“而信息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有关航空航天所需的材料,引擎的技术等等。其二,冬眠系统,以及星际航行时所需要配套的循环系统。其三,生物基因技术。”
江一鸣说着停下,两国的四位专家都出声证实江一鸣所说,是为事实。
江一鸣继续说道:“从前面两点来看,在未来的世界,当我们发现彗星撞地球这个事实之后,我们选择的并不是阻止彗星,而是放弃地球。换句话说,五十六年后的彗星撞地球,无法避免,我们只能去寻找新的家园。”
这话一出,分屏上两国的与会成员都在议论纷纷,短暂的骚动后,又安静了下来。
江一鸣道:“至于第三部分,生物基因技术,我现在也想明白了。举个例子,各国培养王牌飞行员,都不会说随便找一个人就能培养起来。而飞机的速度,我想也早就可以突破目前的极限速度。”
“但为什么不突破呢真相只有一个,驾驶员承受不了。所以第三部分的生物基因技术,就是为了弥补我们在星际航行中,所会碰到的突发状况。又或者说是为了让更多普通人,能够更快承受住我们脱力地心引力的速度。”
关于未来信息中所牵扯的技术,两国在会谈之前就已经是知道了的。所以能参与这次会议的,除了最高领导人等,也有相关技术的专家成员在场。
对于江一鸣提出的这个论点,他们都是点头认可。
别的不说,要培养一个宇航员,前期的训练工作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让宇航员去适应加速状态下的超重力。
当一个五十公斤重的人,在个g的环境下他是五十公斤,而个g的环境下他就是一百公斤。
早期的火箭超重值是到g,新式火箭已降低到不超过g,但这依然是普通人难以适应的。
就算不死,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而这,还仅仅是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完全摆脱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