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勇问道:“大人,罗通的先锋军已经抵达界牌关了,我们还有十日路程才能赶到,末将不解,大人此举有何深意要是被罗通等人救下了皇上,那我们该怎么办不但没功,反而不好交代啊。”
“有什么不好交代的”
李道宗冷笑道:“罗通行军快速,是因为他麾下全是京师精锐,又大多是骑兵,而我们装备略差,又押运粮草,自然要慢上一些,至于罗通能不能救下皇上,呵呵你们以为他救的下吗且不说界牌关有驻军三万,难以攻克,即使劝降了王不超,界牌关以西,还有十几座城,又如何攻打罗通没有攻城器械,麾下只三万步兵,等他到困阳城,皇上只怕凶多吉少。”
“再则,他能不能救下皇上,跟我们并没有多大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观望”
郑天勇问道:“可万一真的没救下,天下不就要大乱了吗”
“哈哈乱不了。”
李道宗道:“难道你们忘了,我们手上还有十万大军,足以操纵全局,进可平乱定西凉,退可占长安平天下。试问诸位,如何会乱”
定西凉平天下
待李道宗话一说完,帐内的三人便同时一惊,李道宗的心思根本没在救人上,正如他所说的,就是观望,一旦有机会,就会退攻长安,到那时
“大人的意思是取而代之”
“有何不可”
看向三人,李道宗反问道。
是啊,有什么不可以呢反正都是姓李,谁做皇上不一样,真要有什么变故,李道宗做皇上显然比李承乾好;至少对三人来说是这样的,李道宗做了皇上,他们可就是开国功臣了。
当然,现在想这些还太早,需要合适的时机。
李道宗道:“我并不希望罗通能救下李世民,救下了什么都完了,我要给他制造点障碍,迟缓他的进攻锋芒;界牌关是王不超的地盘,与罗家又是亲家,我看不出五天,王不超必定会降唐,在界牌关下手是肯定不行的,只能在后面几关。”
“冯宇。”
“末将在。”
冯宇起身。
李道宗道:“交给你个任务,去军中挑选数十身手矫健的士兵,乔装打扮先一步越过界牌关,然后如此,哼哼,罗通想到困阳城,难如登天。”
稀里哗啦的说了一大堆,冯宇对李道宗的言论佩服的五体投地,哈哈笑道:“大人请放心,我一定让他们半年都到不了困阳”
第230章上谕
西凉,王城。
遥远的极西之地,有个叫金城的地方,城虽不大,但却是极其的繁华,那就是西凉的王城,西凉的每一道旨意,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今日一早,西凉王上朝时,接到属下汇报,罗通大军已经到了界牌关,先锋五万,全是长安的精锐,企图攻打界牌。
让西凉王担忧的是,前段时间便有人向他禀报,说界牌关的守将王不超,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越国公府的罗毅。而现在,罗通、罗毅、连他女儿一起前来西凉,王不超会投降吗
一边是亲情,一边是西凉,王不超会怎样选择
“启禀大王,属下以为,应当立即罢免王不超,让其归故里颐养天年。”
下朝之后,西凉王的军师便跟着西凉王走到了书房,献策道。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从知道王不超跟罗家是亲家后,西凉王便一直在想,该如何妥善安排王不超。借着军师萧无良的话,西凉王仔细的想了想。
许久后,他摆手道:“不可。”
“王不超到底是我西凉的守关上将,多年来忠心耿耿,又立功无数,如果在这时候无故将他罢黜,那势必会引人猜忌,界牌关后方的十几座城池也将陷入危急。”
“再则,他手上现在可有三万大军啊,要是把他逼急了,反过头来对付我们,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萧无良道:“大王不必担心,以我对王不超的了解,他断然不会背主投敌,他忠心耿耿了一辈子,岂能在这时晚节不保;退一万说,即使他投效大唐了,也万万不会与我们为敌。”
“有道理。”
想想王不超几十年来的忠诚,西凉王哈哈笑了起来,道:“我看他根本就不会叛我,军师,你也多虑了。”
萧无良道:“大王,可万一他投效了大唐,界牌关以及界牌关的三万大军就都落在唐军手里了,这对我们守卫西凉极其不利啊。”
“界牌关后方的十几城都城低矮小,兵少将寡,断难挡住唐军的锋芒,一旦得了那三万军,那罗通的气势会更甚,不出十日就能到达困阳城,到那时,我前线作战的士兵将陷入险境啊。”
“那依你之见”
萧无良道:“大王,为今之计,只有罢黜王不超,另派上将驻守界牌关;待萧元帅干掉了李世民,再让他回来述职。到那时他就翻不起什么风浪了,我西凉大军将席卷中原。”
“报。”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一声高喊,伴随着急促的脚步声,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兵走了进来。
“何事”
西凉王起身问道。
那士兵说话快速,声音颤抖道:“大王禀大王,小人有要事禀报。”
“说。”
士兵道:“小人无意间听到王老将军跟手下的谈话,老将军他他要降唐小人听到这消息,立即骑快马赶来王城,向大王禀报。”
王老将军指的是谁难道是王不超
西凉王问道:“你是从界牌关而来”
“是的。”
西凉王在早年定下了一个规矩,只要是从前线而来的,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亦或者是一个小小的百姓,如身负军事要宓,可不必通过禀报,直上大殿。
虽然此举能更快的得到前线的消息,但无疑也有很多的缺点,报信之人的身份、真假等等,也都值得查证。
就比如眼前的这个士兵,说是从界牌关来的,谁又能确信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