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3(2 / 2)

御龙九天 卟哥 2048 字 2023-10-13

gu903();善信同一日失去两个师尊,受到极大打击,跪在佛像前一日一夜未曾起身,他深得智仙的教诲,禅意通天,后来使得般若寺空前盛大,各地高师纷纷涌来辩禅,更是深得膜拜。直到六十岁,他方才离开般若寺云游天下,后来不知所踪。

他虽然长久在金夕眼下,却始终无缘与金夕相见,更不知道还有金夕的存在。

不过,百年后,转世之身却当当正正遇到了金夕。

都督夫人见智仙不辞而别,定有要事,立即遣散亲兵,随后黯然离开般若寺返回都督家府。

四野青翠,和风微拂,官道长途,人马川流,只是偶尔经过的战兵御马狂奔搅乱秩序井然的行人,随后卷起青沙阵阵。

“去哪里”智仙悄问。

我哪里知道金夕无奈答道,他对青须天尊极为不满,既然指示西行,却没说出个长短。

“十三年了,你一直这般传念着我,还没有对你道一声谢谢。”

金夕沉默。

“是不是好累”

废话金夕答。

智仙抬手拿禅,刚要道一声善哉,最后还是放下手臂淡淡一笑。

这时,她发现对面行来一架车辇,四外随着数名武卫,里面定是达官贵人,顺势闪身靠边,意图要车马先行。

车夫发现智仙让路,脸上立刻泛起笑意,看来一路皆是他躲避路人,高声说道:

“多谢姑娘,敢问芳名”

大官家的奴才也有着极高地位,说不定哪天会帮衬到这么通事理的姑娘,只是智仙一直未剃发,无人看得出是禅佛女子。

“贫尼智仙,迎面让路,佛禅使然。”智仙柔声答道。

“停銮”

车内一人突然发出喝令。

随着车夫的喊叫,马匹渐渐驻蹄,未等车辆全部听稳,跃下一位中年人,看上去五十多岁,仪表堂堂,眉宇端正,年轻时定是英俊无疑,他转身牵下一位女孩来到智仙面前:

“你可是般若寺神尼智仙”

智仙一怔,从没见过这个男子,打量打量他手中的女娃,八九岁模样,煞是美丽,也未曾谋面,仍是定下心神答道:

“正是,敢问施主”

───小心这人,他有修为金夕太过惧怕对方发出真气,所以提醒智仙。

“在下云中之地信客,独孤氏,名如愿,与杨忠大人乃世交好友,却不知神尼赶往哪里,不如令车驾随你前行,我与小女行走便是。”

独孤如愿答道。

“万万不可,”智仙施礼拒绝,“多谢司马公”

独孤如愿已是当朝大司马,与逝去的李佐同列三公,也是柱国之一,身份显赫,地位已经无人能比。因为与杨忠同朝,也是好友,自然听闻智仙轶事,为杨家公子小杨坚呕心沥血十多年。

“神尼智仙”

司马手中的小女诧异说道,说着脱开父亲的手,一步步迈向智仙,稍稍打量试探之下抬起小手拿住智仙的手,忐忑而执着地问道:

“你就是帮助那罗延哥哥的神尼吗”

她只是听闻父亲大人讲述那罗延,却从未见过。

智仙瞧着神明开朗的小女,不由得心生喜爱,可又不能流露几分,便微微点头笑道:“不是帮衬,而是佛家之能,小公主叫什么名字”

“伽罗”

智仙更喜,不由得频频点头,拿捏着小伽罗的手轻轻摇晃,“的确是香沉奇檀,万丈飘袅,”伽罗,乃落香之木,正是信奉佛家的独孤如愿为小女起的名字,“倒是与那罗延有着相辅的佛禅呢。”

“多谢神尼夸奖。”

神尼与伽罗牵手,金夕急躁催走,独孤如愿一旁沉思,司马让车一举持肘。

两两分别,再无相见。

之所以大善,是因为智仙救赎了杨坚。

杨坚出身智仙的管教之下,气质特异英武神明,也许是有着智仙的点拨,就在杨坚刚刚十七岁时,身为司马的独孤如愿便把这位最小的十四岁女儿独孤伽罗许配给他,两人天作一对地合一双。

因为杨坚身负极大才能,多次受到排挤弹杀之危,不过在妻子独孤伽罗的帮助下,两人无数次化险为夷。杨坚四十岁之时遭遇彷徨,伽罗一言道破,不如生就骑虎之势,杨坚顿悟,立即称帝,建国号隋,改元开皇,册封伽罗为皇后,自此形影不离,历经十年征伐,终于消灭诸国一统天下,并允许伽罗参政,二圣开朝,大治天下,开创开皇盛世。独孤伽罗,也许是存留着那份与智仙、龙息、金夕牵手的信念,成为唯一一位与皇帝同治天下的皇后。

杨坚为帝后,只要提及智仙,便骄傲地称呼阿阇梨,从不背弃;后来又为智仙修造庙宇神像,以表思念和感恩之情。

“倒是聪慧的妮儿。”智仙离开司马父女,低低自语,道给金夕听。

───关我甚事

三百里路,一人一念同行,金夕目光探在高空,视野唯有智仙身边百丈,如同一束无形的光泽,随着智仙缓缓向西。

两人交谈甚少,不过十多年来智仙鸾儿早已习惯,只要空中有那感念便心满意足。

三百里的终点却是长安城。

城内人如汪洋,楼阁林立,偶有僧尼翩翩走过,无人识得留发神尼。

“去”智仙刚要问话,索性吞将回去,干脆自己替金夕答出:我哪里知道。

她不喜人多嘈杂场所,便寻找僻静之路,毫无目的漫步长行。

身有觉法之禅,又有龙息之念,再有领悟之道,不知不觉走到一座破败的庙前。

此处人去寺空,唯有一座简陋的庙堂,房顶已经破陋数处,看来早已无人打理,无人主持,更无人留守。

“好个凄凉”

智仙有感而发,禅者四处为家,可是真正的家却如此苍凉。

───小心,你身后有人,不过没有修为金夕提醒智仙。

“姑娘,你为何注目此庙”来人是一个二十左右岁的男子。

智仙转身,再次合禅,“贫尼智仙,乃出家之人,只是念及此地荒废,打扰施主了。”她以为此地为这位公子所有,说罢便要离开。

“等等,”公子喊住智仙,也是以遗憾的目光看向那座小庙,“没想到仙尼之所如此寒陋,不如这样,家父与我甚为信佛,因为从商倒是有着家底,所以委屈仙尼再此等候稍日,我这便去筹些人手和料材,为仙尼重修此庙,也好落得存身之地,感佛之所,也算是我们资佛的善举”

公子也将此庙当做智仙的栖息之处。

“这”

智仙当然愿意,为佛家建堂,自然是当朝善举,不过倒要听听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