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在万兵厮杀的战场中也未曾出现过的胆怯。
武媚明知朝廷离不开长孙无忌,可是丝毫不去在乎他的去向,因为心中明了他无法辞别。
如璃之心,早已被武媚窥透。
长孙无忌绝对承受不住这种被人彻底撕掉底面的打击,突然起身跪在地上,郑重地说道:
“皇后,臣还有一事着请陛下应准,望皇后给予成全。”
武媚见长孙无忌跪地不起,双眉微微皱起,忽地又镇定下来,和色说道:“太尉请讲。”
长孙无忌幽怨而出:
“臣与退朝的几位元老合议,以朝中之身启奏陛下,昔年,睦州叛乱之首陈硕贞并非崔御史所杀,而是自尽身亡,其后被人在军营中劫走尸体;而,崔御史谎报重惩,欺瞒陛下,有轻纵之嫌,此咎不可恕。然,臣无意以此弹劾,只是,吾等决意令崔御史离开朝廷,封蒲州刺史,已制诏文,还请陛下圣准”
这是以身相请,如不准许,长孙无忌之意就是撕破脸皮公然挑衅。
只是私放陈硕贞尸首一事时隔久远,而且无伤时下大局,不能治罪,他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过别无他法。
不弄走崔义玄,他心有不甘,面有不安。
武媚骇然
眼神中射出愤懑。
她早已知道是金夕劫走了姐姐的尸首,不高兴的自然是长孙无忌提及此事,通读大云经,她早已知道姐姐的初衷,绝不准任何人予以荼毒,只是毫无办法公然天下,陈硕贞永远是反叛之人,她的尸体永远是被崔义玄断肢,这无法更改,想必他长孙无忌也不敢公开隐秘,那相当于在诋毁大唐,弄不好再度引起百姓对文佳皇帝的怀念,遂沉声道:
“此乃朝中之事,我定会禀告陛下。”
“谢皇后”
长孙无忌猛然起身,将拟好的官文放在桌案上,摆袖离开。
武媚立即跌坐在椅子上,捂住胸口艰难喘息几口,抬头瞧向远去的长孙无忌,目光中流露出恼怒。
“宣,宣吏部主事崔神庆”
她镇定下来,一字一字地道出宣旨。
金夕刚要下朝,接到皇后的传旨,不知是什么事情,立即赶往皇后殿。
眼下武媚已经成为皇后,朝中彻底安定,长孙无忌孤掌难鸣,再也不会对陛下和皇后造成威胁。
况且,金夕隐约感觉到,长孙无忌绝非奸佞小人。
几年之内四处寻访,也没有找到武媚口中说的回返真界之法,他决定要自己去查探一番,赶来凡界已经七年,早就思念冰婉儿等人了。
他准备离开崔神庆的身体。
可是刚刚踏进皇后殿,却见到李治和武媚愁眉不展,意识到又有恶事,忙施礼参见,急迫而问:
“陛下,皇后,发生何事”
李治手中提着长孙无忌呈来的官折,抖动几下无法发声。
金夕又探向武媚。
第419章均为天下,路有不同
武媚紧盯着崔神庆,将方才长孙无忌的举动逐一告知。
“去”金夕怒不可遏,刚想开口骂人,可是眼前坐定的是皇朝天子和皇后,只好咬牙道,“去往蒲州四百里,家父体脉”
他忽然想到什么,抬起头来直接应声,“启奏陛下,皇后,家父定会如期前往,只是恳请陛下应准臣随同护送。”
“嗯”武媚失声。
金夕苦笑答道:
“家父一向清泊,如今朝纲已定,想必更愿意去往蒲州任职;还有,此番朝臣褪变确出家父与臣之手,其中也难免存在过刚之处,此离皇城,也为陛下和皇后分担一些微词,家父定然欣允”
他的主意却是,马上要离开崔神庆,崔家再处于京城之内,日子恐怕不会好过,倒不如赶往蒲州任官,统率一方,自己说的算,不但获得安宁,而且有武媚在,谁也奈何不得。
这着实感动了李治。
长孙无忌已经强弩之末,若是再不答应这件事,为他挽回一些薄面,恐怕会狗急跳墙,那样的话大唐绝然吃不消。
唯独崔义玄,用完而弃,他的脸上出现难堪。
武媚也是花容变色,“这,恐怕是对崔御史不公啊。”
金夕瞧着武媚,一语双关道:“为大唐,没有不公;同在日月之下,哪里都有陛下和皇后的恩泽。”
说着,自己佩服崔神庆。
随后火速赶回别府,向崔义玄道出事端。
崔义玄却是哈哈大笑,盯着崔神庆说道,“好啊,好,看来吾朝无恙啊”
金夕有些不解。
崔义玄接着说道:
“长孙无忌知道仅凭此事无法撼动御史府,此举也绝非是排挤于我,否则他早已在清离官员之前就大张旗鼓地为难陛下了;他此时方才出手,只是为挽回颜面,而且,陛下不能不准。所以,证明他还要继续为大唐操持下去,说实话,父亲最怕的就是他长孙无忌弃官不做,那样的话,群州各县很难被新人把控,说不定会酿出惨事;有长孙在,大唐且安啊。”
金夕僵愣。
浑然不知是谁在对付谁。
可是,又很欣然。
没想到藏龙之下朝廷中人,各个为天下着想,哪怕是遇到对手,放在第一位的还是百姓安康。
他又很胆怯。
决定以后再有这种事情,绝不再随意上人家之身,好在崔神庆胸中广才,若是平庸之辈,断然斗不过这帮老臣。
几日过后,奉陛下旨意,崔义玄出任蒲州刺史,开始上路而行。
金夕决意将他安全送至蒲州,然后在那里消失。
可是,噩耗传来
家眷刚刚抵达中途华州地界,车内传出下人的惊呼。
金夕来不及思索,夺窗而出,直奔崔义玄车鸾,发现崔义玄突然病重,面色惨白,呼吸急促。
“快,快走,赶往华州府,去寻官医。”
他再也不顾及暴露身份,抬手压住崔义玄的肩井,向内注入金行之气,延续崔义玄粗重的呼吸。
崔义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