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惊恐而绝望,眼见夫死而子危,似乎放弃了抵抗,不断哀求着淫贼放过小儿。
“逆畜”
金夕的口中吼出文真的骂词。
咔嚓
狼藉中传出两道骨骼断裂的声响,一道,来自伸向女子下衣的手臂;一道,来自打向男孩后脑的手掌。
“啊啊”
两个恶汉哀嚎起来。
他们立即抄起扔在地面上的刀剑,不管是金夕还是母子,疯狂地砍下去。
在金夕眼里,没有唐律。
他,就是裁决者。
即使他们不做抵抗,杀死男郎,意欲凌辱女子,又要殴伤孩童,无论哪一条在他心里都是死罪。
不用请旨,不用司决,不用刑具。
他一巴掌就能完成所有的裁决。
呼
水地术
愤怒的行风卷起,容不得对方眨眼,让他们立即死去已经成为奖赏。
三条大汉手中兵刃尚未下落分毫,一股强烈的厉风刺入骨髓,那行气属水土,水泼心脉,地土直接罢灭肾系。
唔唔唔
三声闷哼。
他们摇晃着扑到下去,抽搐几下合上了罪恶的双眼。
“大郎”夫人顾不得浑身褴褛,也顾不得恩谢金夕,猛地扑到男子身边,勾起他的头部方才发现毫无呼吸,她顿时嚎啕大哭。
金夕看向那个男孩,此时已经吓得呆傻,立在那里双目无神一动不动。
他伸出手掌捂住孩子的眼睛,不允他再瞧看父亲的尸身。
“救我的孩子”
妇人绝望而呼。
金夕正要帮助男孩纳气恢复原神,忽听女子声音,急忙转身,可是他万万没想到,随着扑哧一声响,女子在丧夫以及屈辱之下举刀刺入自己胸前。
随着,她搂抱着夫郎双双倒在血中。
“混账”
金夕大吼,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怒骂淫贼,还是呵斥女子。
这时,气喘吁吁的文真方才跑到近前,一见眼前场景,急忙搂住男孩不准他停留,直接将他拉出黄稞外面。
“你叫什么”
金夕安顿完夫妇的尸体,来到男孩面前问道。
男孩仍然呆呆地瞧着远方,一言不发。
金夕抬手搭在他的肩井,徐徐注入水行之气,令他恢复过来,不过他始终是无法开口;那种恐惧早已将他击垮,眼见父亲被杀,母亲被辱,最后又自尽于父亲身边,任何人也承受不得。
两人无法继续前往翠华山,只好带着男童寻找留身之地。
向南走出不远,他们发现一座寺庙,名为静怀。
金夕看着孤苦伶仃的孩童,决意将他送往寺内安顿,也许经此一劫,这里才是他存活下来的最好地方。
庙内很是清净,只有三两僧人。
见到有香客进入,纷纷颌首示意,一个小僧立即上前引领,走向正殿佛堂。
此时,男孩的眼睛盯向僧人光亮的头部。
“不要怕,他们都是好人。”文真拉着男孩的手,稍稍俯低一些身子低声说道。
男童第一次做出动作,只是稍微点一下头。
静怀寺的住持很快赶出来迎见几位。
金夕抬头望去,住持看上去四十左右年岁,虽然比较清瘦,可是走起路来铿锵有力,显然身有修为,细看脸庞,洁净清白,眉宇间透着祥和,最为显眼的则是左侧耳垂竟然比右侧大些,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善信
他迷糊起来,一百年前,华阴般若寺内侍奉智仙的小僧便是善信,智仙离开后,责由他成为般若寺的方丈;如果算计下来,善信八十而终的话,如今正是不惑之年,当即对这个住持生出无尽好感,马上近前问道:
“住持法号”
住持含身施礼而答:“贫僧取得寒寺之名,法号静怀。”
金夕顺着感念脱口而出:“住持可知般若寺善信”
静怀倒是一怔,打量金夕上下,淡言道:
“百年前,般若寺香火连天,隋杨帝即生于那里,后出神尼智仙,感化天下,云游之前赐善信为方丈,善信深得神尼真传,法师更是以善泽天下,迎来无数高僧,被人敬仰,六十之龄方才离开般若,其后不知仙踪。”
那就是你
金夕仔细看来,这静怀与善信生得一模一样,尤其是那左右不同的耳垂,世间绝无仅有,不禁心中有些敬仰,低声说道:
“在下金夕,今日赶来倒是有一事相求。”
静怀言道:“佛家普渡,万事无求,尽管道来便是。”
金夕指指身旁的男童,想要道出托付之词。
那边,文真左看右看也没寻到说话机会,趁机立即开口,“大师,我们想将此子托给贵寺,他已是孤儿,无处可去,”她又蹲下身子,好意安抚男孩,“你要好生留在这里,这里不愁吃,不愁穿”
“咳”金夕出声打断文真,寺庙哪是享受之地,忽然想起智仙的话语,也为了在静怀面前表现一番,立即呵斥道,“以智欺愚,方大愚,如此唬弄小儿,愚钝吃不得苦,焉能有落脚之地”
文真当众被奚落,立即不满,出口相讥:“以智欺愚,方大愚你从哪里学来的”
那边。
静怀却是面容大变。
禅语出自文真之口,完全是女子之音。
他仿佛从天际听来禅说,以智欺愚,方大愚,似乎耳边曾经萦绕过这种天籁之音,荡彻胸怀,开启佛缘,可是没有,此生绝未有过。
静怀的确有过,那是在前生,觉法之徒神尼智仙曾经字字到给他听。
金夕两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