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武媚的身子刚要坐起,又艰难地坐下,声音开始有些激动,尽量保持着平静问道:“他最后对你说些什么”
丘将军如实奏明:
“此人曾言,即使暗纵李贤,也会有人杀他,所以要臣妥善安置李贤,然后回报李贤已经自尽,臣便造出假象,依计而行,那人还说,回宫后定要如实禀报,太后自然知道如何妥当处置。”
的确,太后武媚昭告而言,李贤自杀身亡。
武媚没有立即说话,看似极力压制着情绪,镇静下来方才问道:“丘将军,你可记得此人相貌”
“当然记得”
“你即刻寻一处民间画舫,着画师绘出此人相貌,记住,不得让任何人知晓”
“是,太后”
丘将军绝不过问,他也是谎报天下,权当是太后向追查此人谢恩而已。
不刻,上官婉儿又被召进太后殿。
她瞧见殿内无人,滋溜一声钻进太后武媚的帘内,很快传出笑声。
看不清具体的形状,不过很明显上官婉儿依偎着太后。
“婉儿,向你打听一个人。”
“太后,是谁”
“你有没有听说,突厥国内有两名唐兵勇杀敌军千余,救出了被困的薛将军”
“当真哪里有这样的英雄除非”苗条诱人的身影忽然离开太后身旁,“我倒是想起一个人。”
“是谁啊”太后故意拉长着声音。
“薛将军的师父,听说异常勇猛,修为极高,而且人也,人也”
“是不是长相也很英俊啊”
上官婉儿又依偎过去,“不是呢,婉儿只是说,他好像十分在意着皇宫,在意着太后呢。”
“那我倒要瞧瞧,”太后发出诧异的声音,“既然他不想入宫为官,不如这样,你寻一为画师,将他的相貌画来,让我替你瞧瞧。”
第456章无人参透
“当真”
上官婉儿惊喜连连,太后话语中的意思很显然,若是看中了,说不定会发出什么诏书,未等太后再言,她滋溜一声跑出太后殿。
很快,两张画像也是同时送到太后手中。
那是金夕的画像
武媚当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过立刻关闭殿门,整整一日没有接待任何官员,那道幔帘内,稍显丰腴的身子久久未动,一会儿取过这张,一会儿拿过那张,直直注视着,不时笑出两声,不时叹息两声,不时取过布帕擦拭几下眼睛,直至黄昏,她方才喃喃自语:
“金夕,绝不能叫你入宫,绝不能让你瞧见我的样子,我已经老了”
时年,武媚六十六岁。
次日卯时末,太后殿门开,传出第一道旨意:宣崔神庆、上官婉儿和薛怀义入殿。
三人依旧如期而至。
太后武媚没有问及政事,而是开门见山冲着崔神庆问道:“侍郎,你是否还记得,三十年前曾经与你谈论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升往天界。”
一旁,薛怀义惊凛,上官婉儿迷惑。
崔神庆捋须而答:“当然记得,寻人寻法,臣怎能忘却,即使如今也是耿耿于怀,无奈天无出路,人不见,法不存啊。”
“你怎么啦”上官婉儿突然发现薛怀义表情不对。
薛怀义转而问向皇太后:“太后,不知所寻之物为何”
武媚也发现端倪,追问道:“怎么,薛将军对这种事情也知道些许”
她的语气变得祥和而激动,那是因为,她刚刚知道薛怀义便是金夕的徒弟。
她也万万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金夕的人不但是仍在,而且一直在关乎着她,不用去评察以往的奇迹,仅从相貌就可以得出结论,他是另界之人,一直没有找到回返之法。
“为师也在探查此番方法,而且已经有所成为。”薛怀义因为有着金夕的教诲,当然不会隐瞒武媚。
“什么”武媚提高了嗓音,似是觉得有些失态,又沉下声音,“你快说来听听。”
由此当然可以看出,金夕也在极力地想办法离开。
她焉能不听
薛怀义奏道:
“此法需要五宝,分别为天泪、云涎、山精、土心和地血,为师已经探得四宝,其中的土心来自地下岩浆,云涎来自昆仑,而天泪和山精竟然是来自长安翠华山的冰洞”
“冰洞”
武媚再一次脱口而出,普天之下只有她和金夕才知道那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似乎勾起无边的回忆,不顾众人等待,独自凝思片刻,稍后方才低声再问:
“最后的宝物可有什么玄机”
薛怀义答:“据贫僧的另一位师父讲,地血无人参透,只晓得每年采摘一滴,滴入金粉之中,历经十五年方才成就地血之宝,而师父又言,此术只能用于修为抵达二境之人,可是凡世间根本无人领悟此境,所以,寻来也是不再有用。”
他在暗示太后,别说武媚没有修为,即使是有,也无法传送,劝慰了却此种心念。
武媚当然不是自己用,她眼睁睁瞧着金夕拥有多高的修为。
“原来是这样”武媚故意恍然大悟的音调。
“太后”上官婉儿见薛怀义刚刚谈到师父,不禁微声提示,人的模样也看了,总不能没有下音吧。
武媚突然说道:“婉儿,薛将军日理万机,其师父也当是身负重任,你日后少要叨扰人家”
啊
上官婉儿惊讶得张大嘴。
分明看得画像上也很是英俊,不知为什么被太后拒绝。
她哪里知道,武媚对她恩宠有加,可是武媚俨然瞧见了希望,那就是恭送金夕离开的希望,哪能允许上官婉儿动别的心思。
这时,武媚习惯地正正身子,意味着政奏开始。
“太后,”崔神庆庄重启奏,“恕称直言,天下政事繁多,此彼相连,然,陛下凡事皆需奏请,无一能够独行裁夺,从而尽数耽搁时政,引来诸臣不满,故,数臣联名奏请,恳乞太后独揽朝纲,承天之命,号令天下。”
“不可”
武媚态度坚决。
她一生共育四子,长子李弘最为仁孝,可是中途病卒;次子李贤无法临政,最终被废庶人,草草保住性命;三子李显刚刚称皇五十五天,因为骄横跋扈被贬,好在有金夕和薛怀义的劝解,保住庐陵王之身。
如今皇帝李旦乃是最后一子,可又生性懦弱,心中毫无主见,大事小情均推给太后武媚圣裁,无形之中多出一道门槛,引起天下不满,于是引发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