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86(2 / 2)

御龙九天 卟哥 2040 字 2023-10-13

“去吧,去宣你的庐陵王”圣帝武媚说着,示意上官婉儿帮衬一番,费好大气力方才坐起来,正正衣襟,做出庄重的表情。

上官婉儿不知要做什么,赶紧出外宣召庐陵王李显。

随着李显入内,长生殿唯留武媚母子和上官婉儿。

“母亲,儿祝母亲圣体早安,长命南山”李显刚刚要进入紫帘内探查病情,却被武媚抬手赶了出来。

“阿娘的圣体好着呢,”圣帝武媚故意装作调皮的样子瞥一眼帘外,“朕五十岁的时候啊,比你的身子骨强出甚多呢”

李显已经是五十岁的年纪,立在外面听见母亲如是说,脸上终于释然些许。

“庐陵王李显接诏”

紫色幔帘内,圣帝武媚突然发声。

李显猛然一征,似是甄别母亲在继续调闹,还是当真发诏,没有听到下音,赶紧伏地而跪,疑惑地说道:

“儿臣李显在此。”

武媚正声道:

“朕查,庐陵王身为皇子,虽是晚成,但善念久远,得人厚崇,故,朕决意即刻将皇位传于你,自此恢复大唐规制,重续高宗皇帝大业”

“母亲陛下这”李显惊得语无伦次。

“住口”圣帝武媚喝道,“朕还没说完呢,上官婉儿跟随朕二十八年,这二十八载就算是朕从你手里借来的,如今也一并还给你,同赐上官婉儿为昭容,作为你的皇妃。”

“陛下”

上官婉儿喜忧参半,就地跪在武媚身边。

两个人谁也没有想到如此突然,同时张口结舌,不知圣帝为何匆匆下诏。

李显终于压制住惊诧,小心翼翼说道:“陛下,此事可待商榷,弟弟原为皇帝,若是赐位也应是弟弟啊。”

“他不配”圣帝武媚刚想喊出,可是没有那么大气力,声音便显得有些嘶哑,“他连一个妃子都管教不得,哪有能力治理天下。”

八年前,德妃窦氏利用乾坤盘暗害圣帝,因此贞儿的转世文真惨死,自那时起,圣帝武媚一次也没有宣见李旦。

看来管教不好妻子,也会引来大患。

“那那,”李显发现母亲有些恼怒,赶紧转移话语,“今日乃母亲的寿诞,万不可言之赐位之事,还是等等再议。”

武媚习惯地蠕动手臂,却没有发现人,这才发现上官婉儿跪在床榻边,“昭容,快起来,坐到阿娘身边。”

此娘,非彼娘,那是正式的娘亲。

“母亲”

上官婉儿早已泪流满面,她早已是李显的人,闻听圣帝言及借来二十八年,如今又传位李显,直接封为皇妃,何其震动。

武媚却是没有唤起李显,再次拿住上官昭容的手,直接将李显当为大唐皇帝,断断续续地向帘外陈述着:

“皇帝啊,母亲初为才人之时,你的父亲那是何等的艰难,满朝皆是太宗的重臣,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宰相们权倾天下,几多危难,母亲和高宗皇帝是踩着刀尖一步步走过来的如今啊,母亲身后也有一堵墙,一睹无比厚重的墙,这堵墙只能庇佑母亲一个人,容不得旁人前来纳凉,所以它会阻挡着你,可是你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时间,如有冲突就会引来无尽杀戮趁我还活着,拆掉它吧”

“啊”

李显下意识地惊呼出声。

那无疑是要将一重老臣赶出皇宫,以免重蹈长孙无忌之覆辙。

“陛不不,太后,不不,母亲,”上官婉儿连连错语,她知道当今的陛下是跪在外面的李显,自己的夫皇,“这万万不可啊,此举定会引来非议,恐是对母亲不善啊。”

这些老臣均是鼎力扶住圣帝登基大业的忠良,若是贸然革职,天下人都知道来自武媚的旨意,大有用罢而驱之嫌。

相当于卸磨杀驴。

武媚似是成竹在胸,面色露出难堪:

“那是我对不住他们,想必他们也会体味到我的苦衷,这些人,不会怪罪的你们不要在乎母亲的声名,为大唐万年伟业,以后要去掉我的帝名,不可宣扬我称帝之间的任何事情,恢复皇后之位,甚至,甚至要否定我的所作所为,从而,绝不准再有任何女子掌控我大唐天下”

第489章大唐让他们歇息

“母亲”

李显与上官昭容异口同声呼道。

在他们的心中,那是大逆

天下没有人贬低圣帝,何况是儿皇和皇妃。

武媚没有接着解释,而是继续吩咐:

“记住,无论如何劝解,免除这些老臣的官职就好,绝不可杀害一人,更不可难为他们的后人,定要善待他们,继续重用他们,让这些人知道并不是我和皇帝抛弃了他们,而是大唐让他们歇息,尤其是崔神庆,更要给母亲守护好。”

九界2287年正月二十三,圣帝武媚决意传位给三子李显,李显因时值母亲寿日拒不承受,武媚便下诏令李显监国,大赦天下;次日,武媚为防生变,迫不及待退位,传帝李显;第三天,仅仅监国两天的李显称帝,史称中宗。

李显称帝后,太后武媚立即在上阳宫长生殿传旨宣来武三思,一句话也不说,也不准武三思说一句话,就让武三思跪在大殿中央。

整整跪了一个时辰。

武三思知道五郎六郎死前被姑母割舌禁言,那是在暗保于他,更是寒噤不止,吓得大汗淋漓,最终爬在地上抽泣起来。

紫帘内,太后武媚的眼角再次渗出一颗浑浊老泪

中宗李显顺应太后旨意,恢复大唐规制,立即革除一大批老重官员,启用新生力量,而令人大快人心的是,退朝重臣的后人们纷纷得到重用,诸多要职均出自这些老臣后代。

随后不久,皇都再次迁往长安。

崔神庆的三个儿子全部得到晋封,尤其是金夕命名的崔瑶官达光禄卿,位及宰相,在崔神庆的教导下,三兄弟在皇宫中同创大业,被人们成为“三虎”,号三戟崔家。

“也许,你该自由了吧”

冷夜皇宫外,金夕低声自问,他问的是武媚。

宫闱的灯笼随风飘动。

“你到底在哪里”

长生殿内,武媚喃喃自言。

她身体愈来愈弱,每日睡觉的时间已经不超过两个时辰,她最为挂念仍然是地血如何交到金夕手中,用以感谢五十多年来的帮衬。

金夕如释重负,望着远方皇殿,“看来,我该继续去寻找地血了,”他忽然想到太乙山秘境,“哈哈,你想不想再去一趟太乙山,只可惜贞儿和文真都不在了”

武媚抬手将紫帘拨开一道缝隙,瞧着道道灯烛和紧闭的殿门,“也许不准与你相见是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她像静光在昆仑虚要金夕发誓一样,在太乙山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