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洛城殿纵深极宽,殿内红墙金砖华贵堂皇,不少士子踩在那柔软的地毡上,都升起了飘飘然的感觉。
按照安排的位置落座,陆瑾惊然发现他居然坐在了第一排居中之位,正好面对九级台阶上的御座,也就是说待会圣人坐在御座之后,当先看到的人便是他陆瑾。
正在笑叹当儿,一阵悠长的宣呼响彻殿内:“圣人驾到,天后驾到。”
话音刚落,殿内士子们顿时一片紧张,全都纷纷起身低头垂首而立,只闻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走入甬道,一想到那便是主宰天下的大唐天子,还有那堪比帝王的天后,士子们顿时心潮迭起,澎湃不止。
陆瑾见惯了圣人天后,自然以平常心对待,却不意行来的脚步声却在自己身旁戛然而止,正在奇怪当儿,武后平静而又威仪的嗓音已是传入了耳畔:“陆瑾,身为朕之北门学士,要考就要成为一甲,不要给朕丢脸。”
陆瑾心头一凛,暗自苦笑,也没有抬头,拱手言道:“臣陆瑾遵命,必定不负天后所望。”
武后满意地点点头,这才跟着高宗步向九级台阶上的御案。
刚才大殿安静得唯闻针落,士子们自然将武后对陆瑾的勉励听在了耳中,一时之间不少人又是好奇又是嫉妒,特别是天后居然要求陆瑾必须成为一甲,士子们更是震撼不已,也对他的身份猜测不止。
众士子在吏部尚书骞味道的引领下,向高宗和武后躬身问安后,高宗皇帝也不废话,开宗明义地言道:“诸位举子,能站在这座殿内的均为我大唐英杰,去年朕之所以在省试之上设立殿试,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了解士子之才,量才取士,凭才授官,今日殿试,朕唯考时务策一道,倾听诸真知灼见。
大家记好题目。”
言罢,高宗的语气顿了一顿,突又高拔些许亢声言道:“朕所出的题目为依附我朝之突厥,该如何治何以治作答时限为一个时辰,请大家思量妥当答题。
话音刚落,一阵轻轻的惊叹声在殿内响彻开来,如此题目,实在大出不少人意料之外。
看过的书友还喜欢
第三九四章科举殿试下
推荐阅读:长期以来,大唐对于周边归附异族的国策都是以笼络羁绊为主,这一点与两汉对待匈奴的国策甚为相似,然就实而论,却不甚妥当。
先不说那些异族朝秦暮楚时而反叛,最让人头疼的是以突厥为首的降部,时不时给大唐添乱制造麻烦,更与敌对大唐的国度暗中联系,如前不久被裴行俭平定的西突厥反叛,便是西突厥部落得到了吐蕃的支持,侵略西域几乎令大唐在西域经营多年的努力付之一旦。
还有对待新罗的政策,大唐采取的也是笼络羁绊,在三韩之地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并立的时候,新罗也是待大唐为宗主国,千依百顺听其号令。
然而在唐新联军灭亡高句丽、百济不久,新罗便突然翻脸不认人,侵占了大唐在三韩设立的熊津都护府以及安东都护府。
因此,可以说大唐对于依附异族的的政策是失败的。
但是,两汉至今贤臣名将多不胜数,却没有人能够想到真正能够解决边疆政策的好办法,即便有所妙策,也只是在某个政策上作出调整改变,而没有那种黑夜举火让人双目一亮的创新,没能够彻底解决异族今日归附,明日反叛,周而复始接连不断的困局。
如今高宗以这道时务策为题,用来考量举子们的出谋划策之能,的确算得上比较困难,因而才是一片惊叹之声。
陆瑾自然也明白此题之难,连政事堂的那些丞相都没能想出一个妥当的好办法,这短短的的时间内举子们能有何真知灼见所有人都是面露难色,苦着脸相互目询,不过从这个题目也可以看出,圣人一定是因北疆突厥反叛而烦恼不已,才会出此题目。
一时之间,偌大的殿堂内寂静无声,举子们都在默默思索不止。
陆瑾脑海中也是如同车轮般转动不停。
他参加科举的优势,并不仅仅只限于跟随孔志亮专研儒家之学后的学富五车,更为重要的脑海中那段来自未来的莫名记忆。
尽管莫名记忆对于当代唐朝所知甚少,然好在对于未来那些朝代却还是知晓甚广,对于一些大概的对外政策也有所了解。
细细回想,唐之后又有宋元明清四朝,其中以宋朝面对的北方异族最为强盛,辽金元三国都雄踞北方带甲百万,宋朝长期以来只得称臣纳贡之份,对异族采取的也是妥协退让之策,自然不可取。
再看明朝,驱逐鞑虏天下归一,一直奉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强硬政策,对异族刚烈有余,而柔韧不足,边疆异族从未归顺,使得女真崛起于辽东,最后成为了心腹大患。
反观清朝,虽为异族却也深知异族之心,对于北方蒙古的政策一直也是非常的成功,自己若能以此为启发,并根据大唐具体情况略加变通,说不定能够收到奇效。
心念及此,陆瑾立即打定了注意,铺开一面洁白如雪的宣纸,正欲作答之际,脑海不知不觉竟突然浮现出五年之前江宁雨夜的那番情景。
正是在那一天,他失去了和蔼可亲的阿娘,失去了待他如同亲弟弟的幼娘,也失去了陈郡谢氏嫡长孙的身份。
也是在那一天,他立誓要报得血海深仇,让长期以来欺压大房,阴谋夺权逼死阿娘的二房一干人等付出应有代价。
五年的刻苦用功努力专研学问,现在终于登上天子殿堂,进行最后的殿试,只要殿试能够顺利通过,他便能够成为天子钦赐的进士出身,获得权势为阿娘报仇雪恨,挽回大房失落已久的地位。
诸多念头在心海中翻滚不止,陆瑾紧咬牙关暗自长一叹,努力使得自己复归平静,摘下挂在笔架上的毛笔,将笔尖浸入砚台内的浓墨当中旋转一圈,提笔稳健地作答。
高宗一直端坐在御案后仔细地观察殿试举子们的动静,可半响却是无人动笔回答,不禁令他暗暗感到失望,不意这时候看到陆瑾率先提笔的举动,止不住欣慰点头,对着坐在旁边的武后小声言道:“媚娘,还是你所培养的人才不错,看,陆瑾已经开始动笔了。
”
武后颔首笑道:“陆瑾这孩子前段时间温泉宫救驾太平,又替朕完成了编撰,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他日若能为官入仕,倒也是非常不错。”
高宗捋须一笑,不再说话了。
殿试结束已是午后,高宗皇帝简单地用罢午膳,吩咐内侍将举子们的答卷送到了丽景殿书房,与武后一道亲自批阅。
设立殿试可谓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