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又不是什么客人”
“姐夫如同长兄嘛,小弟自然要迎接的”
“学会逢迎人了,看来这几年大有长劲呀”韩非呵呵一笑,说道:“岳父在书房”
“不是,正在吃饭呢,姐夫有要紧事”
“没啥大事,就过来和岳父聊聊,先吃饭去,我也还没吃呢哦对了,你对自己的仕途有何打算”
“姐夫,我还在翰林院学习,能有啥打算等庶吉士结业后,我想外放地方历练历练”
“不用等结业了,可能下半年就能外放,平定番王叛乱后,必定会有大量官位空缺,朝廷会选用部分成绩优秀的庶吉士,你想好了准备去哪,到时告诉我一声”
杜云已经迎出门外,听到韩非的话,忙道:“伟儿还年轻,没有处理政务的经验,过早出去就怕误了正事”
“这也无妨,先让可靠的人带着历练两年就好”韩非望着饭厅笑道:“今晚有岳母烧的红烧肉吧,老远都闻到香了”
杜夫人闻言高兴地说道:“那快来吃饭吧,有事吃饭后再说不迟”
饭后,韩非和杜云来到书房,说道:“岳父,小婿警觉到这几天处事手段太过狠烈,京中似乎已经弥漫了一种惊惧的气氛”
杜云颔首道:“守正,你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足见你为政非常成熟了,皇宫遭遇兵变,处置手段狠辣一点,也是必要的,可以起到震慑宵小的作用,如今事态逐渐平息了,就需要用怀柔手段安定民心,这样也有利于应对番王的叛乱”
“岳父教训的是,小婿今晚过来,就是想和岳父探讨一下安定民心的策略”
“朝堂上,老夫和江相公会配合你,具体政策方面,你有没有规划”
“岳父,小婿想了一下,淮南王不会仓促起兵的,预计三月底之前战事不会爆发,小婿打算保持外松内紧的策略,暗中加紧调兵训练做好平叛的准备,另一方面却做些缓和朝野情绪的事,比如,太后生辰就要到了,宫中举行一个宴会,邀请官员的母亲或夫人赴宴;再就是今年的恩科继续举行。”
“这些措施都可行,商业局也可以推行一些利民的举措”杜云望着韩非,又道:“守正,应对番王叛乱才是重中之重,你可有妥善安排”
“岳父放心,番王叛乱有惊则无险,小婿做了一些安排,会像这次兵变一样,一网打尽所有不轨之人,小婿顾虑的是北胡趁机南下,刚才小婿已经请王相公出镇北境了”
“如此甚好”
日子平淡的过了两天,这天韩非回府,听灵儿说起北静王府一直在闭门谢客,北静王张水溶似乎在府内忧心忡忡。韩非明白北静王在担心什么,就是曾经与淮南王幕僚见过面,韩非不相信他对皇上有反心。北静王是京城名士,北静王府开门迎宾对稳定京城民心有作用。
韩非赶到北静王府门前,看到紧闭的大门,暗暗一叹,亲自上前敲门。
“贵客请回吧,王爷身体欠安”
韩非听到门内回话,喝道:“别鬼扯了,告诉王爷,韩非来了,就是为他治病的”
“啊,忠国公”门子急急入内禀报。
不一会儿北静王亲自赶到门口,歉声道:“小王不知忠国公驾到”
“王爷,才多久不见就生分了不请小弟进府喝两杯”
北静王闻言心情大好,兴奋地说道:“韩兄能来,小王求之不得,走,咱们今晚喝个痛快”
本章完
第四百十六章韩芸的谋划
韩非亲自赶到北静王府作客,并与北静王张水溶畅饮,彻底消除了北静王内心的恐惧。谋反,这是皇权的大忌,只要牵扯进了这个范畴,不管你是谁,以前多么有权势,都是死路一条。
北静王想不到淮南王幕僚进京会策划兵变,早知如此,他绝不会让淮南王幕僚进府。世上没有后悔药,兵变后凡是与淮南王幕僚见面的官员都遭到了清洗,北静王真的怕了。更何况他的身份本来就非常敏感,没有太上皇和先帝的护佑,太后若是要杀他,没有任何办法抗拒。
韩非来了,京城权势圈子谁不知道韩非就是西宫太后的代言人,北静王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北静王府重新开门迎宾。北静王是京城名士,北静王府的开放,无疑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
京城恢复了常态,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市井一如往昔繁荣,茶楼酒馆勾栏瓦厮也人来人往,除了茶余饭后还有少许议论,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宫中的兵变,以及随后雷霆万钧的大清洗。
但朝廷权力格局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是两宫太后皇上加辅政大臣决断军政事务,兵变后,东宫太后退出权力舞台,变成了西宫太后皇上加辅政大臣模式。
西宫太后贾元春原本就是宫中出名的老好人,才有德妃的封号,说白了就是没啥权谋心没有主见的人,韩非的出现把她推到了权力中心,她之所以生下儿子最后成为太后,都是韩非一手操作的。在这权力漩涡中心,若不是韩非的周密保护,她和小皇上张元朗早就死掉了。
韩非成了贾元春最亲密最信任的人,胜过了父亲贾政和母亲王夫人,在韩非面前,她就是一个依赖心很强的弱女子,韩非进出慈宁宫也无须通报,不分时段,若不是天下人都知道两人是亲姐弟,恐怕都有人要怀疑两人有隐情了。
贾元春的全部心思都在小皇上张元朗身上,一心要把小皇上抚养长大,朝政上事务,她本就不懂,顺理成章的全部推给了最信任的韩非,连原本五天一次的朝会,也借口小皇上要休息,推辞不去,交给了韩非主持。
gu903();此事,辅政大臣内阁大学生本是反对的,甚至同意朝会开始时间再推迟一点,请西宫太后维持基本的朝仪,但西宫太后这次铁了心不愿上朝,朝臣只得遵从她的懿旨。最后朝会演变成特异的现象,朝臣们上朝先朝空的龙椅参拜行君臣之礼,然后向躬身向韩非行拜见上官之礼,接着再讨论朝政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