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0(2 / 2)

望族风流 梦回故都 2196 字 2023-10-13

gu903();“嗯嗯。”雨灵抿了抿嘴唇,小手的力气更大了一些,每动一下,还会看看纪宁,从纪宁的目光中来察觉自己所用的力道是否合适。

纪宁在她的小脸蛋上捏了一把,道:“真是个小魔怪,以后肯定学坏了”

“嗯,才没有呢唔”

雨灵还想说什么,很快纪宁就让她说不出话来了,好半天后,她撅着嘴抬起头来,嗔怪一句,“少爷可真坏”

主仆二人难得在京城里有这样温馨的时光,过了许久之后,连外面的鸟雀似乎都等的不耐烦了,雨灵才小嘴紧闭,起身来,只是随便把羽绒服套在身上,便往门口去,出了门口,她才意识到什么事,赶紧找了布娟过来,先为纪宁擦拭干净之后再走,那用心的模样,也惹纪宁心疼。

纪宁捏了捏她的小脸蛋,雨灵抬头嗔怪地看了纪宁一眼,用指头指了指自己的嘴,意思是里面还有东西不能说话。

一直到她完成自己的事情,才出门去,过了很长时间后她才重新回来,再次钻进被窝,靠在纪宁的怀里,感受着纪宁怀抱的温暖。

“少爷,您好坏啊,每次都欺负人家”雨灵在纪宁的怀里撒娇。

“真不知道是谁坏,本少爷允许你今天早晨进房的吗”纪宁故意板着脸说了一句。

“哼,少爷不领情,今天不是娟儿不在吗,难得她不在呢,平日里她进进出出可勤快了,如果被她看到哎呀,那一定羞死人了”

雨灵羞涩地说完,把小脑袋都埋在纪宁的怀里,在冬日的早晨中,主仆二人都感受着温存。

一直到日上三竿之后,纪宁才起身来,由雨灵服侍穿好衣服,这是年前的最后一天,也是纪宁在赶考之前普通的一天。

这天纪宁是没准备出门的,因为提前几天他就已经把新年要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

“少爷,您看看,好像有耗子”雨灵才去了厨房一次,就过来对纪宁有些委屈知道。

纪宁道:“这里毕竟不是咱金陵城的家,有耗子也没办法,你多收拾一下,中午我们简单准备,等下午娟儿回来之后,让她跟你一起准备年夜饭”

“哼,娟儿自己回兄嫂家里过年了,把我们两个丢在这里,她才坏呢,亏少爷平日里还那么疼她,她才不值得疼”雨灵说完,愤愤然去准备饭食,此时却也不知道是去准备早饭还是午饭。

新年当天,皇帝在辍朝近三个月后,终于重新举行了朝会。

赵元容作为公主,原本是没资格入宫觐见的,但因当日是大朝会,也涉及到为皇帝贺新年,赵元容获准进宫。

还在宫门,赵元容便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便是她的兄长,太子赵元庚。

“太子殿下”赵元庚似乎是酒色过度,走到哪里,都好像东倒西歪站不住,但旁边还是会有人跟他行礼。

太子是一国储君,而且皇嗣中,嫡传的皇子只剩下赵元庚一个人,赵元庚登基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除了赵元庚,唯一能威胁到太子之位的是五皇子赵元成,此时赵元成也在入宫觐见者的名单中。

因为赵元庚和赵元成同时进宫,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很小心,刻意不跟两边任何一方走的过近,因为涉及到权力斗争,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引火。

赵元容这边这冷清的多,她也不需要别人过来跟她攀关系,她只是想看看那些趋炎附势的人是有多么的无耻。

“一边跟太子亲近,一边还跟五皇子打招呼,朝中的两面派可真不少,他们就没想过,无论太子登基还是五皇子登基,回头都会不会容的下他们”赵元容正想着,远处又走过来二人。

这二人年岁便长了许多,别人见到之后虽然也遥遥行礼,却没人敢上前去打招呼。

此二人,一个是惠王,一个是崇王。

同为亲王,还是天子的兄弟,别人自然知道这二人在朝中的地位,但别人也同样知道这二人对于皇位是没机会染指的,对于外封的亲王,他们要刻意保持距离,免得被御史言官奏报到皇帝那里,认为他们跟外臣私通。

崇王和惠王走过来之后,只有中书省的几名顶级文臣敢上去打招呼,旁人都只是立在一旁。

一直到临近中午时,午门才打开,几名大臣从午门进宫,过金水桥,一路过奉天门,再过奉天殿外的宽阔空地,一直到皇宫正殿奉天殿。

在气势滂沱的宫殿内,大朝会进宫的官员有二百四十多人,这只是在京正五品以上官员的数量,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就是在人群队伍最后,官正四品,但其实却是外封大臣的金陵知府李璟。

李璟是作为进京城大考的外封官员入宫觐见的,在所有入京城的外调大臣中,只有他一人有资格进宫觐见,也主要是皇帝奖赏他在之前护送甲骨文祭文中的功劳。

甲骨文祭文安全送回京师,虽然是太子的功劳,但李璟从中也保护和护送,被太子呈报到皇帝那里,皇帝赏识李璟,准备留李璟在户部叙用,准备是让李璟出任户部侍郎,官正三品。

但因李璟尚未被正式封官,他只是以正四品金陵知府的身份入宫。

第477章老狐狸

朝会只是例行公事,皇帝出现在奉天殿召见朝臣,就是京城最大的事情,在场的王公贵胄和文武百官也没人敢质疑为什么皇帝之前有近三个月未临朝。

事实上即便皇帝三个月未临朝,朝廷上下也是井井有序,因为朝中有三省六部的官员处理朝事,大事小事还有内侍司礼监的太监来进行批阅和回奏,以至于朝廷上下都没出现任何的混乱。

在朝会上,一共就说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即将新年,朝廷准备给予王公大臣一些封赏,每人差不多有二十石到一百石不等的俸米为“年终奖”;第二件事是年后的会试,朝廷让吏部和礼部进行筹备,将主考和同考官的名册呈递上去,交由皇帝来审阅;第三件事是年后封禅仪式,届时会有一些番邦使节来京城朝拜,那时恰好是会试放榜之后,正是春暖花开的三月,皇帝想借机会大宴群臣,表现大永朝四海来朝的盛世局面。

都是面子工程,官员最在意的其实还是自己的俸米问题,一个正五品的官员,才能拿到二十石米的额外奖励,说起来很多,但其实按照京城的米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