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2 / 2)

重生八十年代 纸质书 2187 字 2023-10-13

gu903();陈南雁偶尔会到京大来,和赵林两个人抱着泰戈尔全集躺在未名湖边,聊聊诗歌,还能随时听到合唱团的排练。

赵林在理科上已经无法保持男人的尊严,只能在文学上面找找自信。还好这个时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一点也不亚于后世金钱在社会上的尊荣。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种经典来不及抄,可是拿来哄女孩子的朦胧诗一抓一大把。

赵林的嗓子又是练过的,低缓的朦胧诗读起来当真是像唱歌一样。只要赵林一读“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陈南雁就浑身发烫,比什么调情手段都好用,顺从就就跟他回小四合院去住了。

黄成把屋子布置的相当不错,拔步床当真有八步那么大,两个人在上面怎么折腾都没事。

找到兴奋点,日子就变得丰满起来。

未名湖边躺在草地上读诗歌的三五成群,也不全是情侣。没有陈南雁在一旁陪着的时候,赵林也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京大的学生诗人不要太多,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激情澎湃的战天斗地。幻想自己用一支笔像鲁迅先生一样,唤起世人麻痹的心灵。赵林怎么也想不通,这群家伙吃不饱穿不暖,手上一毛钱都没有,是怎么保持住这种激情的。

想把这种激情留在自己身上不容易,凑近点学学也是好的。

弄两桶鲜酿的啤酒,街头铁匠铺打的烧烤架子支起来,大块的肉、整只的鸡摆出来,随便背首诗就能加入进来,不到一个小时就把人都聚起来了。

京大诗文社的现任社长叶尚志,醉眼朦胧地念了一首长诗,拍着赵林的肩膀表示,他已经是诗社一员了。

抄袭这种事儿,在陈南雁面前做一下是闺房之乐,拿出来忽悠人格调就太低下了。一顿烧烤就搞定的事,还真不至于。作为一个伪诗人,只会背诗不会创作,用这种手段打入他们内部,手段相当粗暴。

“咱们一起欢迎新成员的加入”叶尚志举起杯子欢呼道。

所有人都热烈欢迎。没办法,诗人也是人,赵林的酒肉攻势太猛烈了,谁也抗不住。

被纳入小团体,让喝了不少酒的赵林脸上泛起红光,这下子再在陈南雁面前说自己是诗人就不用脸红耳热了,咱可是有官方认证的。

这群人应该是最早的月光族,月初的时候大手大脚,到了月未的时候能啃两口干粮就谢天谢地了,现在冒出来赵林这么个土豪,哪里有放过的道理。

“咱们应该印本诗集,把大家的劳动成果都记录下来。”赵林拉着叶尚志道“不能让大家的心血蒙尘。”

“有钱就能印。”叶尚志已经醉的不行了,大实话脱口而出。

赵林最不缺的就是钱,大手一挥道“有诗就能印。”

一顿小烧烤就捞了个诗人身份,不为他们做点什么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第二天赵林就拉着叶尚志出校门去找印刷厂。

找个承接私活的印刷厂真不容易,把整个京城找一遍才找到一家私营的小厂子。这家厂子窝在一个民房里,只有一台机器,加上老板也才三个工人。

和叶尚志的兴奋不同,赵林十分怀疑这几个人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

诗集封面可是一包红塔山才请到的美术系的大才设计的,要是里面印的乱七八糟就太浪费了。

“放心,我师傅厉害的很,决对不会出错”一个比六子还小的家伙牛气哄哄的打保票道。

赵林呵呵一笑,掏出订金来。这地方是差了点儿,不过人家正规印刷厂也不可能接他这么个小单子,想换地方也没得换。

文人都耻与谈钱,叶尚志对赵林流水般花钱不闻不问,只是在这些事上积极配合。烧烤啤酒吃着不错,把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诱惑更大。

作品收集的工作更简单,大家手里都有大把稿子攒着,正规刊物版面有限,投稿得中太难。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把文字变铅字的机会,谁还藏着巴不得都交给赵林让他快点印出来。

更何况赵林用的可是最好的纸,还花了大功夫做封面,怎么着也不比书店里的正规读物差。

第一册诗集只印了五十册,收录的都是诗社成员的作品。诗作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是人靠衣装,精美的封面和高大上的纸张还是让这本诗集看起来很是诱人。

这本诗集的问世,让京大诗文圈爆了起来。

第五十一章伪杂志

名字变成铅体字出现在诗集里面,格调可比几个人围在一起,在草地上搞朗诵高的多。陈南雁这样的理工脑袋,听到赵林背诗都会情不可抑,其他女生可想而知。背两首诗都能让妹子眼里冒星星,再拿本印有自己诗稿的诗集出来,那效果得好成什么样

赵林不写诗,但是挂个总编的名字还是没人跳出来不同意的。才华上差了点儿,在背后做个推动者还是不错的。

第一本诗集印出来之后,京大诗文社成员的身份立刻被拔高,外校的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也有不少存稿,希望也能被收录。

几十块钱的事儿,赵林巴不得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参与的人越多,这本诗集的含金量才会越大,而且有了竞争,诗稿的质量才能进步。

“咱们这次算是抖起来了。”叶尚志拿着诗集满面红光的说道“可真是多亏了你啊。”

赵林谦虚道“为人民服务。后面你打算怎么搞”

“还搞”叶尚志惊讶道“你抗的住吗”

“男人不能说不行。”赵林顺着他的话调侃一句,接着说道“我的意思是,咱们接着出,借这个机会把事情坐实。再出个两三本,咱们京大诗文社的江湖地位就会牢不可破。”

“说的也是,这年头有闲钱出诗集的可不多。”叶尚志兴奋道“要是能接着办下去,那帮孙子非得削尖了脑袋往咱们这里钻。”

赵林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哈哈大笑道“内容的事儿就交给你了,我再去趟印刷厂。咱们出半月刊,两周一本连出到放寒假。把京城的存稿都收过来”

“那可要不少钱。”叶尚志不放心道“而且也没人一本接一本的出诗集,那不成杂志了么”

“咱们自己人出的这本才是纯种,后面再出就是杂志。”再没人比赵林更懂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了,赵林乐呵呵地说道“后面再收外校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