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 / 2)

重生八十年代 纸质书 2244 字 2023-10-13

gu903();“当真”袁科长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道。他接待过不少香江商人,来考察的不少,但是真心投资的一共也没几个人,就更别提白送东西的了,赵林这一开口可是让他又惊又喜。

喜的是两千台缝纫机可不是小数目,惊的是这么一个年轻人该不会是信口开河吧。

赵林点点头,给了着急地杨玉明一个眼神,然后说道“杨师傅可以做个保人。除了这两千台缝纫机,我们还要圈片地盖点厂房,再请一些香江的设计师来做指导。”

“具体说说。”袁科长眯了下眼睛道。

“厂里做好设计,然后提供原材料给这些接受了缝纫机的家庭,只要做出来的衣服和设计图样没有差别,就按件给他们工钱用来抵扣缝纫机的钱。”赵林把计划大概的说了一下。这样的话就不用操心劳资关系、生产安全,也不用盖那么多厂房,这样才能把开工的时间缩到最短。不光是机器的维护费省了,隐形中还多了一大批劳力。

反正是计件算钱,谁不愿意多拿点儿在厂里上班的话还得管饭,还得照顾工作时长。但是自己家里的话,一人干累了就换个人上,反正机器不会累,只要家里人多,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也没问题。

到时候做好的衣服在厂里贴上牌儿冒充名牌,转手倒到香江市场上就是一笔巨款,区区两千台缝纫机不到一个月就能赚回来。

袁科长琢磨了一下,这样才合理,不然白扔两千台机器怎么听都悬得慌“那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一就是挑选出一批可靠的家庭接受这些机器然后和我们签定合同,不然我怕这些机器落在一些好吃懒作的人手里会浪费掉。二是我打算在咱们这边购买这批机器,想请袁科长协调一下。”赵林不客气地说了两件事来。

“第一点没问题,增加收入的好事说什么也不会让它变成坏事。第二点也是好事,一下子增加两千台订单,不用我协调什么厂里也会给你最大优惠的。”袁科长挑不出来一点毛病,满口就答应下来。

赵林端起茶壶又给袁科长倒了一杯道“关于第一点,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能按照图样做出合乎规范的东西出来,这个是要写在合同里的。到时候希望您能帮忙找一些人来帮忙做培训,提升一下他们的专业技能。”

“这个是我应该做的。”袁科长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如果在他的片区内多出两千家有产业的家庭,对他的形象提升会有很大帮助。

像那些大型投资都是国字头的生意,本来也不是他能搞得定的,在这些事情上面他也只能是一个帮工。赵林这种投资,力度不大但是形式上更好看,正好符合他的身份,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他当然会更加的尽心尽力。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等明天我让那边来人,到时候再谈细节。”赵林把投资框架说了一下,他是来充好人的,而合同上的细节才是魔鬼,到时候细节上的问题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较好,相信香江那边的吸血鬼律师不会让他失望的。

袁科长道“恩,到时候一定在手续问题上给你一路绿灯。”

两人谈完正事又聊了一会儿诗歌,袁科长听说赵林是明天杂志的创始人之后,态度更加柔和。十亿人民、九亿为诗歌而疯狂,他还在上面投过稿呢,只是不知道他看的杂志是不是从褚振华那里流出来的盗版。

杨玉明还是没想明白赵林要干什么,张口就送出去两千台缝纫机,半年不见,赵林这气魂还真是有长进啊“先送出去这么多机器,陆大有会同意么”

“他不出钱的话就换个人,这么好的机会肯定有大把人抢着要的。”赵林不在意道。反正是他自己出钱,才不用考虑陆大有的意见,如果不是需要披层皮,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

袁科长不说话,他心里也和杨玉明一样悬着,这边除了土地和人力,怎么看也不像是有吸引力的样子,只有再加上退税才能吸引来一批少得可怜的外资进来。赵林这边投资的额度不算大,但是惠及的人群着实不小,怕只怕香江那边的大老板不点头。

第一百二十三章分工

“他跟我谈合同的时候,一个字都能扣八百年,你确定让他白掏这么多钱会愿意”杨玉明替袁科长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正好是赵林想要的效果。

赵林笑道“放心吧,捐赠是板上订钉的事。只要合同谈妥就行,钱马上就打到帐上来。”

三个人像聊家常一样把这件事情谈了个大概,毕竟还得走正规手续,也没必要再说太多。

赵林开车把袁科长送回家,一分钱的礼物也没送给他。只凭这台车也能证明他的话的份量,这年头什么都是反着来的,就是袁科长给他送东西也一点也不奇怪。

随着改革开放的加速,花钱永远比赚钱容易。这个时候中央的外汇几乎为零,谁能拉来一笔资金立刻就能直达天听,赵林带来的投资额虽然不大,但是胜在后续源源不断。

一旦造出来的东西打入香江市场,他袁科长的名字肯定会大放光彩,更上一层楼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杨玉明因为有证,被赵林连夜送到香江去找陆大有。赵林已经给事情开好了头,剩下的就不打算再过问了。和袁科长培养一下私人感情还行,那些繁杂地政府关系和手续还是交给其他人来做比较好。

第二天和杨玉明一起回来的不但有陆大有,连黄成也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找着赵林的时候,他正在皮特打工的地方吃饭,说到早点还是南方的花样多一些。

“我正打算回去找你,怎么一下子跑这边来了”黄成坐下抓起筷子就吃,他通过陆大有新注册的公司一连收购了好几个破产在即的小工厂,正打算回来问问下一步怎么办,没想到赵林居然自己跑过来了。

赵林嫌弃地看着黄成道“想吃什么自己叫,你吃我的算怎么一回事啊。”

“反正你也吃不完,多浪费。”黄成这些天和人磨嘴皮子累坏了,看到赵林才算放松下来,肚皮一下子饿得不行,不管嘴上说什么,手里的筷子就没停下来过。

“吃什么自己叫。”赵林无力道,他已经在这里吃了两个小时,也确实吃不动了。杨玉明和陆大有俩人早已经吃开了,一大早过关都没吃饭呢。

吃完早点几个人来到杨玉明家里,在书房坐定之后赵林开口对陆大有道“找个律师过来把文件做好,尽早开工。”

“做什么样的衣服还不知道,不好卖了怎么办”陆大有首先提出了第一个疑问道。他在黄成到香江之后就在犹豫要不要投笔钱进来,按他花钱的速度怕是卖工艺品这一样买卖是不够用的。

赵林耐心回答道“贴牌生产。找个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