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2 / 2)

gu903();“你见过许小姐的丈夫吗”谭敬廷抬起头望着曹秀英。

“没有,许小姐很少在我们面前提及她的丈夫,只是说是申报的一名记者而已。不过,站长肯定认识,他不就是许小姐的邻居吗你问问他便知。”

谭敬廷原本是想找朱弘达证实情况,但又怕朱弘达责怪他多管闲事,毕竟朱弘达跟他打过招呼,让他别把许小姐盯得太紧了,如果他拿照片让朱弘达确认的话,这无疑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朱弘达,他依然在怀疑许淑娴,而这是朱弘达所忌讳的,所以才想绕开朱弘达,向曹秀英求证。

谭敬廷虽然对朱弘达这个人看不上眼,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是乏善可陈,只不过是靠着对党国的忠心不二,曾经参与的几次暗杀行动,再加上以站为家的劳模精神,而且又是俞佩良的高足,所以深受俞佩良的亲睐,当上了二把手,不过应该承认,这个姓朱的确实是官运亨通,当上副站长没多久,俞佩良就因飞机失事跟随戴老板去了,这个站长的空缺就被朱弘达填补了,军统一解散,他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保密局上海站的一把手,从此青云直上,威风八面。

既然朱弘达现在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那就没必要跟他闹僵,很多事情若是失去了他的支持,那是一事无成的。

所以,谭敬廷回到了办公室,想了想,决定去许小姐的家一探究竟。但他有什么理由去许淑娴的家呢同事间的探访似乎不妥,他平日里跟许淑娴并没有过多的交集,就算是许淑娴生孩子,他也没有任何表示,只是在她产后来站里上班时,跟她点了点头,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来上班啦辛苦辛苦。除此之外,再无交流。而现在,人家许小姐没病没灾的,突然前去造访,这也实在是太突兀了吧。

他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忽然阿强进来了,拿了一张纸要他签名。

“处长,这是我借用一套侦听设备的申请表,你批一下。”阿龙把申请表递给谭敬廷。

“你去哪里安装侦听设备”谭敬廷看了看申请表。

“震旦大学,最近学生运动很频繁,这次上海各大高校学生进行了反内战、反压迫、反卖国的示威游行,还派大批学生去南京请愿,甚至还影响到全国。我怀疑震旦大学里面有领头的,所以想在他们的图书馆里装一套侦听设备,有人反映,这个震旦大学里有个读书会,尽是些激进分子。”

第一百五十二章阔别重逢

谭敬廷听了阿强的汇报,点了点头:“这倒是需要严加监控。“

谭敬廷在申请表上签上自己的大名:“我们现在还有几套设备啊”

“我刚才已经问过总务处的赵处长了,他说就剩下一套了,站长借了一套,还有一套要维修。”阿强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谭敬廷。

“站长也借走一套”谭敬廷抬起头望了望阿强。

“嗯,赵处长是这么说的。”

“好的,我知道了。你去吧,多找几个弟兄轮流值班吧,别太辛苦了。”谭敬廷拍了拍阿强的肩膀。

“好的,我知道,谢谢处长。“阿强没想到谭敬廷还挺体恤下属的,心里不免对谭敬廷产生了些好感。

等阿强走后,谭敬廷便开始猜测朱弘达所借的那套侦听设备会放在哪儿呢如果是公事的话,完全可以交给自己去侦听,那么这一定是私事了,既然是私事,那这套侦听设备肯定不会放在小洋楼里,那一定是放在吉祥里18号,朱弘达的东厢房里,他一定是想要监听许淑娴和她丈夫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一定是想要了解许淑娴和她丈夫之间是否有裂痕,他是否能得偿所愿,抱得美人归。

一想到这儿,谭敬廷觉得朱弘达很是龌蹉,不过这样的话,他就有借口去吉祥里了。于是他走进朱弘达的办公室。

“报告。”

“请进。”朱弘达见谭敬廷进来了,连忙支起身子:“什么事啊,谭处长”

“哦,是这样的,我们情报处最近需要监听的对象比较多,我向总务处的老赵申请了几套,他告诉我,他那里的监听设备已经没货了,有一套还需要维修,他说站长你这儿还有一套,所以我过来问问,站长,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借用你那一套。”

朱弘达想起在东厢房里还放着一套监听设备,现在自己住小洋楼里,也没法监听欧阳家的情况了,索性做个好人,给谭敬廷一个面子。

“哦,我在吉祥里18号的东厢房里放了一套,要不,你自己去取吧,我下午要去开个会,不方便陪你去。”朱弘达爽快地答应了。

“这点东西,我一个人就可以拿回来。”谭敬廷心中暗喜。

“哦,这是房门钥匙,给,老谭啊,你搬出来的时候千万别让人看见。”朱弘达特地嘱咐谭敬廷。

“这我明白。”谭敬廷接过房门钥匙。

谭敬廷拿到东厢房的钥匙之后,便去外面配了把备用的,这样,以后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他可以自由进出东厢房,这种备份的思维是他从军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以前打仗时,他的某些装备总是双份的,虽然负重增加了,但他觉得这样保险,如果一个坏了,或是用完了,还有一个可以替代。

昱霖针对目前的民生问题,写了好几篇借古讽今的文章,但他觉得力度还不够,便走访了一些态度中立的金融专家,向他们请教一些关于货币,商品,购买力等方面的知识,针对目前通货膨胀,货币大幅贬值的现状写了一篇标题为魔术的时事评论文章,说的是在民国法币政策实行前,一个拥有三千万块银元的大富翁,如果他是个安分良民,遵守政府法令,将他所有的现款总是放在家里,既不活动图利,亦不注意保持币值,那么到了十三年后的今天,他所有的钱折合成原来本位银元的话,他便只有一分二厘五毫了连买一个烧饼都不够。虽然只是一个假设,但从中可以看出国民政府这些年来的通货膨胀是如此令人瞠目结舌,从侧面表明国民经济已经摇摇欲坠了。

昱霖把文章交给韩主编过目,韩主编看完之后,把老花眼镜摘了下来:“欧阳啊,你的这篇文章很有新意,视角独特,文笔犀利,不过这篇文章要是发表的话,可就会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喽,这会引起社会恐慌,让老百姓对政府的经济丧失信心。所以,我只能告诉你,你的这篇文章不能用。”

“韩主编,你认为我文章里面陈述的内容是不是事实”昱霖反问道。

“就算是事实,那又怎么样上面是不会同意发表这样的文章的。”韩如秋知道这样的文章是很难通过审阅的,弃之不用,束之高阁那是最轻的处理,严重的会追究到作者和编辑,轻者停职,重者坐牢,而且还有可能报纸会被查封。

“韩主编,我记得我第一次跟你见面时,我就说过,我会恪守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职责,用事实说话就是一个有良心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做的事,韩主编,您是一个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我相信你在这方面的修为一定比我更高。”昱霖义正词严,掷地有声。

韩主编无语了,他何曾不想把事实告知给民众,而不是用一些莺歌燕舞去粉饰太平,年轻时的他也是怀揣着一颗报国之心,一身的热血,投入到新闻工作中来,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笔端,针砭时弊,为民众呐喊。但多年来,他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