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把宋源私熔私铸之事,想法子透给海靖御史,给海御史添点料,加点份量。齐妃的好兄长路子走的太顺了老爷子教导的不好啊咱们得帮帮他不是。呵呵。”苏鹤笑呵呵的安排。
“是,老爷,小的一定安排妥当了。”下面人也多学的老爷的皮毛,遇事三分笑。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嘿嘿,好”
京城上空涌动着莫名的躁动,炎热的天气也改变不了一些人后背的凉意。
而老百姓的日子,简单直接且单调,早出晚归,有农人每天天不亮就担着担子,挑着新鲜的菜蔬瓜果,到集市上售卖。
永定门外的早市,早早的聚集了一众的商贩、老农,挑扁担的,推推车的,热闹非常。
有乞讨的老人、孩子,拿了碗盆四处游荡。
京城内外各门各府的管事,采购府内的日常所需,都齐聚在这里。
顺天府丞家管着菜蔬等物的林管事,按照往常一样,在熟悉的摊位上购置日用物品。
“老田啊,你今天这鸡蛋鲜不鲜啊不是今天鸡下的,我们主子可不吃啊”林管事拍拍手,看着老田往篮子里拾鸡蛋。
田老头笑眯眯的应和“林爷,小老儿醒的,都是今天新捡的,错不了,让主家放心吃”
“收条快签字画押,我们府里管的严,这都得交给帐上的。字据上写的是:售今日新拾鸡蛋一百个,收银子二两五钱。快签好,爷还有好多物品要去买,可不敢误了府里做早饭。”林管事不耐催促着。
“哎,爷,签好了,您过过眼。”田老头将收据双手递过去。
“嗯,好了,这是今天的一两银子,收好喽。”林管事丢了一两银子走了。
田老头嗤笑“天天要当日的蛋,这农户家收来的,谁知道是几日的这管事老爷们天天又要问一遍,何苦来哉。”
旁边的菜贩打趣道“小心打出个坏的,回头拿了你,关到顺天府大牢里嘿嘿”
“呵呵,小兄弟,顺天府大牢可没有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地方,那就不是给我们盖的屋子,哈哈”田老头精神头十足,感觉自己还年轻,能干
林管事从老田摊边走了,后面跟着个小厮推着车子跟着。
林管事转着其他摊位,天也只是蒙蒙亮,再转转鱼市,买两条花斑鱼就要越紧回府了。
府里的老夫人、夫人们都爱吃鱼,吉庆有余,吉利
第一百六十三章风云集汇三
鱼市的一片区域同样的热闹,吆喝声此起彼伏。
“嘿,这叫卖声都他爷爷的能喊出花来,比爷爷我的嘴还巧”
林管事边走边嘟囔着,不想却听到鱼市那边忽然爆出齐声惊叹,很多人围成一圈,人群不少,这是有什么新鲜事不成,林管事挤过去看。
“好鱼,个真大”
“小老儿也几年没见过这么大的鱼了”
“这鱼腹肿胀,这鱼仔想来少不了”
“摊主这鱼怎么卖”
众人议论纷纷,有很多问价的。
“十两,少了不卖”摊主开的价格让很多人望鱼直叹
“哎呀,这鱼尾处我怎么隐约看着有点东西”有一个眼尖的小子嚷嚷道。
众人闻声齐齐向鱼尾处看去,就有惊奇声阵阵发出。
“哎哟,好像还真有嗳”
“这是什么怎么难道鱼肚子里有东西”
“这话可别乱说”
“哎哟,您老有见识,说说”
“呵呵,说不得,说不得,不可说。”
林管事也凑近了去看,果然尾部像是有东西。
“刨开了,应是吉象,那你这摊主敬献给朝廷,可是大功一件啊”
“很是很是,大功”
“破开吧,十两银子,和朝廷的封赏,有法比吗”
“大郎,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人群众人劝说之声不一,多数人皆属看热闹不闲事大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恨不能帮摊主为鱼破肚一看。
这种事难遇,好奇啊
叫做大郎的摊主被大伙的议论,心绪起伏,七上八下,纠结不已。终归也是按耐不住,咬牙决定“开膛破肚”
明黄色的绢布自鱼腹中被破开,只见上面字迹清晰的写着几个字,有识字之人凑近了细看,诵读道:
“继天立极,繁荣景象,神功圣德,损于制钱”
四句十六字,不复杂,意思也不难理解。
好事围观之人多是市井小民、老百姓,哪见过这个,比说书唱戏还惊奇,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七嘴八舌,议论之声不绝。
“哎呦,这绢布好结实。”
“是啊,这绢布在鱼腹中字迹还如此清晰,奇怪啊。”
大郎现在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吉兆,一时之间竟有些手足无措,左右看看,但大多是看热闹的,真正帮着拿主意的竟然也没有。
“哎呀,大伙给拿个主意啊,我这该怎么办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