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在荣景帝示意下,内务府总管徐允礼上奏说道“臣有奏报,臣遵圣上旨意,已然培育出高产优质粮种,此粮种玉米,民间也有种植俗称苞米,但此粮种已培育成功,亩产可达到600斤左右。此粮种今年已育种六万斤,可够万亩良田种植。圣上已钦定明年由直隶各府县种植,秋收粮种可达六百万斤,全部由朝廷统一调度管理种植。
山西、河南两省明年试点推行新政,后年此粮种可在此两省推行种植。”
徐允礼的奏对意见,是和皇上有过讨论共识的。这就是一支鱼饵,吊在前面,引诱鱼儿上钩,前赴后继。
这样的粮种谁不想种收获比以前高了一倍,便是多交一些赋税也心甘情愿。
但精明之人也能看出其中的问题,粮种高产,培育稳定后,全国范围内粮食增收,国库充实,一则可以抵御自然灾害,二则可以平抑粮价,三则可保民裹腹,防止饥荒流民。这意义就极为深远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新政准行
荣景帝看着朝堂上众人面露震惊之色,非常的志得意满,心情舒爽。此事已经按照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现在朝堂上便是有反对之声,怕也不敢发了。
荣景帝这才笑着说道“准李维钧、罗家成等人所奏,税赋新法,试点就以山西、河南两省首行,高季文、陈启正全权负责监督修订新法。蔡儒忠安排选派御史为钦差,前往两省诸地监察。玉米粮种的扩大种植,由李维钧、徐允礼全权负责,明年务必培育好新种粮。”
“臣等领旨,皇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认可此最终结论。
朝堂风起云涌,一言一行皆可影响前程。十分明显的就是高季文异军突起,风头无两,隐隐有盖过杨铭时之感。
更有众多激进派获得圣上看重,委以重任。
雷兴就着气氛,出列奏道“臣有本奏。”
不得不说,林羽之之建议雷兴很是慎重地考虑过此事,但也是未拿定主意,只想着私下里面见皇上,探探口风。但今天的这一场廷议之下,还用探什么口风直接奏对正当时。虽然从奏折的上奏,到朝廷的廷议,皇上都未发表意见,但皇上的意图还不够明显吗
荣景帝见雷兴出列,很有些意外,到又来了几分兴致,说道“哦讲”
“是,臣得东洋番邦运入我朝块状根茎类粮,耐干旱,易种植,十分饱腹,可多种方式食用,又可晾干后磨粉存储食用,亩产可达千斤以上。臣奏议由天津州试种,如若成功,可于其他州府再行种植。”
雷兴将林羽之描述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一遍,奏请种植是一方面,借机邀功也有此成分。不然为什么不私下种植,还要先奏报这不是很明显吗醉翁之意不在酒
众臣直咬牙切齿,深感此人之狡猾、善投机取巧。
“哦,番邦竟然还有此等高产之作物我朝也理应当仁不让,努力培植高产作物,造福百姓。准奏”
荣景帝愈加感慨,番邦实力逐渐强大,由此可以预见端倪,国朝若再固步自封,滞步不前,则外番骚扰边境的情况会愈加严重。
“臣领旨。另,臣议增加海贸船队出航。现据臣所知,海贸利润可达十数倍,虽海贸风险较大,但只要熟悉航线,掌握出海节气,则出海不成问题。
今廷议之根本乃国库亏空,各项财政预算超支,故此才试行新法,改革时弊,增加户部税收。
臣之奏报同样为增加国库税收。其一:增加海贸商船出海;其二:增加海贸商税。此两项若实行,则海防军备用度尽够,兵部更可为海防军增加军饷,募充军队,建造战船,则可抗击倭寇、海盗、流匪,打通海面货商之路。
货运畅通,我朝商船更可以我朝低廉货物换取番邦金银物资。
此为一举数得,臣奏请皇上恩准”
雷兴现在自认已经摸清皇上的脉门,开源节流,增加国库收入,添补亏空,增强国力,安定民心。只要自己着眼于此出发,既便行不通,也不会有什么大错。
众臣被雷兴这突如其来的一下打了个措手不及,不是议论地税改革吗怎么你这直接跳到海贸上了,你这不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吧今天是议论这事的时候吗
你这简直是不按套路出牌
“现在是说海贸的时候吗胡闹”礼部左侍郎苏鹤突然发声斥责。
此后又有两名官员出列附议,“此次主要解决土地赋税改革,雷大人别乱换议题。”
但更多中立派都未表态,虽然现在提这个议题显得不合时宜,但不得不说有关联性,像雷兴所说,开源节流,目的是一样的。
况且现在商贸被一部分人把持着,其他人未尝不是没有想法。但是路子不熟,大家都不敢冒进。
若是朝廷插手,加强海防,增加官船军备,打击倭寇、海盗、流匪,为商船护航,那这买卖还是可以做的。
朝堂上的人精们想的深远的不少,是以直面赞同的没有,但站出来摆明反对的也是寥寥。
马光辉听着雷兴的话,不得不说,很对自己的胃口,“现在兵部造战船三十艘就要三百万两银子,倭匪时有流窜骚扰我朝渔民、商船,增加招募充军也是下一步兵部的任务,这兵部每年预算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户部用度都有定制。臣附议,雷大人所提建议可由各部再行商议,以作裁决。”
马光辉话落定,朝臣中就有人的脸色微变,开始略有了些不自然。
“臣附议”有几位大臣出列附议。
荣景帝今日准备的主要议题是税改,但现在雷兴的奏对也不失为一策,有一议的可行性。但事怎么办,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