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缓缓道:“梁施主身具佛缘,此乃天慧。然则天慧亦要有勤力相持,方能长久。还望施主多读佛经,不负一身造化。”
这是想让他成为一代高僧梁峰只觉心底有些发噱,借佛教之势还好,但是成为佛教代言人,还是算了吧。这老和尚就如此信他,想要度化一番
然而老僧面色始终淡然无波,任凭梁峰那双利眼也看不出什么端倪,只得颔首称是。又聊了两句,他才带着经书,起身离开。
等梁峰出了禅房,侍立在老僧身侧的念法才道:“师父,这位梁施主,似乎对佛法并不感兴趣啊”
正因为是常年精研佛法,念法才能渐渐察觉,这位梁施主其实对佛理不甚了解,也无太多兴趣。虽然想不明白佛祖为何会选他入梦,但是这人,绝非能斩断尘缘的方内之人。为何师父如此锲而不舍,要赠他经书呢
老僧淡淡道:“这些日子,寺内添了多少香客”
念法愣了一下:“恐怕有千人。”
“这千人,因何而来”
“因疫病得消。”
“若是寺中开始施粥,度贫苦之人,又会有多少香客”老僧继续问道。
“这”念法突然为之语塞。
是啊,佛法自汉时传入中土,历经百余年,信众依旧有限,只因佛家法度跟中原儒教迥然相异。不论是剃度趺坐,还是出家火葬,都让受儒家影响深重的百姓为之却步。怀恩寺之所以能建起寺庙,还有如此规模,不过是仗着并州胡人众多,才得了便利。
然而防疫一事,却让寺中信众多了数千。布施米粮虽然耗费不小,但是收买人心却是一等一的方便。而此等善举,也必然会引来世家豪门的称赞,届时捐米捐粮的,又何止郭氏一族
第三百五十八章藏龙卧虎的寺庙
可以说,在座的众人都不是一般人物,只是起初的惊,讶过后,很快大家又都恢复了淡然状态。
对于令众人愕然的捐物,以物换粮,救济贫苦,此法也实在可行,以物捐赠又不嫌低俗,价值弹性也大,也不容易受人诟病。
是以,一旁一位头戴帷帽的老夫人也开口道“老身也有一随身佩戴的金尊佛像,愿供奉于佛前。”
场面打开,一些看着是商贾一类的夫人太太们,也都纷纷解囊,或捐钱或捐物,场面十分活跃,这便是从众效应了。
老主持只是微微颔首,背出了一段经文“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诸位施主所为,乃为大福德大智慧大功德。”
此为金刚经中的一段。意即布施时不得着色相,不得存施恩图报的心思。只有时时把行善、助人的想法放在心间,才能获得最大的果报,成就菩萨身。
此乃禅音佛理,在座诸位多有热崇释教的高门之人,又怎能听不明白众人无一不点头颔首,心有所悟。
其实不论是何解释,他的目的都已达成。只这一次法会募捐,林羽之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募捐价值就能达到十几万两的数额。这特么简直就跟明抢钱一样了,偏偏还风雅得紧,毫无铜臭之气,那些高门大户又是趋之若鹜。
而法华寺承诺的布施米粮,救济穷苦,就不能只做一个吞钱吞粮的貔貅,还要适度吐出一些钱粮,布施粥米。这些从指头缝里流出的钱粮,也不知能活多少百姓。
募捐告一段落,在老主持的示意下,众僧又开始诵读经文。诵经之声并不清亮,相反还有些沙哑干涩,但是读起经来,却有股迷人魅力,直指人心。想来佛法经文本就精妙无比,文辞优美,语言练达,又玄妙深邃,正合时下高门口味。如今让僧人们徐徐读来,更是引人痴醉。
禅音渺渺,香雾笼罩,林羽之也缓缓闭上了眼睛,静心聆听。
诵经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方停,这些贵人也就早早由知客僧引去禅房,享用斋饭。
林羽之并会被这些高僧们看出什么异状,也没人能发现他穿越重生的事实,看来这些得道高僧也只能是得道高僧。也并未得到什么特殊的待遇,高僧召见,这些老僧们还是十分淡定的,自己捐赠的玉佩诚然价值不菲,但在他们看来可能也只是俗物,并不怎么能入眼,也就没有对自己高看一眼的态度。
看了半天的法会,人也有些累了,能早点休息很好,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林羽之夫妻被请到了客院的禅房中,禅房布置可谓简陋简单到了极致。不多时,小沙弥就送来了斋饭,寺里的斋饭不像后世那些素斋一样讲究,是真正的粗茶淡饭。两人只是草草吃了几口,全了斋戒礼仪。实在是林羽之在吃食上是不吝啬于花费的,这斋饭与平常自己的饮食相距甚远,二人也并没有那样的演技,可以做到吃的香甜不已这种程度。
二人用饭后,林羽之又表示了准备在寺里礼佛三日。寺院里的负责人员也已经知道了林羽之慷慨捐赠的事,对于这样的要求自然没有异议,维护好金主也是他们的一项职责。
面对自己穿越的事实,林羽之也没有办法去解释无神论这一类的观点了,对神佛应该还是存着几分敬畏之心的。
此后,林羽之携小妻子开始了理佛之旅。上午跟着一起在大殿里为祈福,听僧众诵经诵读。下午便在精舍里抄写佛经,或听长老讲法。
如此这般两日,众人便都以为这小夫妻二人这不是祈祷明年高中,便是祈福求子了吧毕竟夫妻共同理佛还能为了啥
对于这样的传言,林羽之既便能猜到,也不必理会,仍就按步就班的干自己的事情。唯一不足之处就是二人吃斋菜吃的嘴里要淡出鸟来了,只能等到离开后再大饱口福之欲了。
跟着的也只有荷叶、十一二人,其他人都留在了山下的客栈,来这里是虔诚理佛的,实没必要摆出大户人家的款,仆妇簇拥,没的搞这些令人厌烦。
“今儿小的去厨下给少爷取斋饭,出来的时候,跟一个种菜的哑巴和尚撞上了。那和尚到是个身手敏捷的,反应很快,人也很壮硕,没想到一个普通的种菜僧,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