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2 / 2)

人道天庭 伯乐安在 2162 字 2023-10-14

“恢复咱们先祖荣光的机会到了。咱们呼延家族,作为武将家族。此战你们必定要奋勇争先。保家卫国。”

呼延家族的广场中,呼延家主正在声嘶力竭的呼喊道。

柴氏家族。

“此次朝廷即将下令召集各大家族贡献粮草物资,可换取在军中的地位及功劳。咱们柴氏富甲天下,一定要在这其中谋取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及功劳。”

京都一平民家。

“孩子,你要记住。你爹是被金人杀害的,你爷爷是被金人杀害的,你的哥哥姐姐们也都是被金人杀害的。他们用他们的命换来了咱们娘俩的命。现在,娘告诉你。我已经将家中食物全部贡献给朝廷,给你换来了一个从军的机会。你一定要为国争光,多多杀金人,祭奠他们的在天之灵。”

一老妇左手拉着自家孩儿的手道,语气淡淡,可说出的话却十分坚定。

“孩儿知道。”

一虎背熊腰的汉子连忙跪下道。

“那便好,那便好。”

老妇高兴道。话语突然变得十分空灵,似是放下了什么。

趁着那大汉跪下低头的瞬间,放在背后的右手拿出了一把剪刀对着大汉说道:

“孩儿,你要记住,你娘也是被金人杀害的。”

话必,剪刀以被老夫人用尽全身力气插入了胸膛。

大汉觉察不对时,抬头只见老母亲嘴角溢血。笑容满面的对着他说道:

“孩子,不要怪娘。早在你爹和你的兄弟姐妹们被金人杀死时。娘便早已经不想活了。只是当时你还小。为娘实在放心不下你。便苟活了那么长时间。现在,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报仇了。娘只希望你将来多杀几个金狗,为你的家人报仇。”

大汉不语,只是流泪。八尺高的壮汉犹如一个孩子般眼泪不停的往下掉。

老夫人见状,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大汉说出了此生的最后一句话:

“孩子,你小时候,娘亲时常逼你练武,你怨不怨,怨不怨为娘。”

“孩儿不怨,孩儿不怨呀。”

大汉终于忍不住痛哭出声,抬起头看向老母时,却见老母早已在笑容中闭上了双目。

千千万万受尽金人压迫杀害的贫民家族中不断的上演着类似的场景,无数的大宋英雄好汉们背着刀枪走入了军营。

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这大宋的血已经留的够多,沉寂的也太久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发断永不生

就连高宗和徐妄也没有想到。这个政策会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速度轰传天下。两个始作俑者高兴的同时,也都不禁有些忐忑。这可是压上了南宋国运的一战呀。

要说之前还可以找理由不打这仗。但现在如果想要不打,估计老百姓们就要联合起来打他们南宋了。

高宗的暗探们不停的将民间消息以及官员,士族,地方豪族的消息传入皇宫。高宗越看越是惊怒。虽说他已经被金国吓破了胆,但他始终是守护着南宋人民的皇帝。民间请战情绪之胜,民间底层之怨气。让高宗情绪越来越盛。

终于,在高宗密探查到了大汉及大汉母亲之事后。情绪突然爆发。下令道:

“尽起全国之兵,朕要御驾亲征。”

事情是这样的,大汉母亲自杀后。本来算是走的安详,只是留下大汉孤身一人。老人家又不是病死,而是被剪刀杀死。

官差们自然觉得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妇人家有余粮,儿子已长大,孔武有力,生活算得上是美满。肯定不会有什么想不开的事情咯。正常思维一走之下,便排除了老夫人自杀的理由。

那如果不是自杀,当时的老夫人家里只有她和她的儿子。排除自杀之后,那便只能是他杀了,那汉子生的人高马大,孔武有力。在这贫民区根本没人能够在他的身边取了老夫人的命。

再加上官差们在这周围一打听,老夫人时常棍棒之下逼大汉练武。似乎母子之间关系并不是很好。

两相对比,一经调查之后。便觉得老夫人肯定是被大汉恼羞成怒下杀死的。大汉虽然生的人高马大,但最亲近的人突然当着他的面逝世,精神受到了冲击,再加上不善言辞,便这么被官差定下了杀母的大罪。

此时的南宋虽然不是如同大汉那般以孝治国,但这孝悌之道已经在儒家的宣传下深入人心。在遇到了此时这么一个非常时期。大汉很倒霉的被拉出来当了典型。

事情越闹越大,民众要求将大汉绳之以法,必须处斩以正视听之下。终于将风声传到了高宗及徐妄的耳中。

高宗毕竟是皇帝,不会人云亦云。再加上此事涉及到了新的政策老夫人曾将家中粮食全部送给官家,不需将来报酬,只想将儿子送入军队。,民众传言是大汉畏惧战争,才想着要杀了老母,便下令让徐妄彻查此事,他自己也派了暗探明察暗访。

或许是大汉命不该绝,或许是大汉逝去的老母以及老父以及他的哥哥弟弟们在天保佑。此案终于让徐妄找到了关键的证人。

原来,老妇人与人为善。因为金人杀掠时,母子俩受到了丐帮的救助才脱离逃杀,老妇人感恩之下,便也时常将家中余粮救济给丐帮门下弟子。

而这丐帮弟子自然也知道感恩,恰逢近几日政策推行,民众情绪十分激动,却也有一些人浑水摸鱼,偷偷害人性命。当地丐帮分坛商量之下,便派了一位弟子就近守卫老妇人家。

当日,正好有一丐帮弟子在老妇人的家门之外睡觉。听觉屋中吵闹之时,稳妥之下,便翻墙入室,却正好见到了老妇人自杀的那一幕。

那弟子也十分感慨,不自觉的泄露了自身气息。却被大汉警觉,出的门外追赶。因老妇人也不知道有丐帮弟子之事,也不曾与大汉分说。误会之下那丐帮弟子差点命丧大汉之手。

后来解释清楚缘由之后,那大汉便也放过了丐帮弟子,并给他赔礼道歉。

要说这乱世之时,妖魔鬼怪横行。有好人自然也有着坏人。这丐帮弟子虽然大多是穷苦人家出身,与大宋息息相关。自然会思及报国。

可正好丐帮分堂派出的这位弟子原先是富贵人家出身。原先是被丐帮分堂保护的,却没想恰逢乱世,有一伙山贼不知丐帮威名。劫掠并杀害了这位弟子家人,只余下这位。

丐帮分堂愧疚之下,也破例将这娃儿收入门下。虽是好意,却没想到这娃儿由富家弟子一下子变成了乞儿,心中不爽之下,却也怨恨起了丐帮。怪他们收了保护费却没有尽到保护的责任。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