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好了,就这么定了,妹妹也知道,姐姐向来不耐烦那些个俗务,以后,朝政上的事妹妹多操心些,姐姐就专心带淳儿,看着他读书习武,躲躲轻闲。”
同治二年,两宫分开居住,慈安太后入住圆明园天地一家春,慈禧太后住紫禁城,同治皇帝跟随慈安太后搬入圆明园慎德堂。为了处理朝政方便,原来咸丰遗诏中要求的圣旨必需有“御赏”“同道堂”印才生效的旨意正式取消,两枚印章只象征两宫太后的身份,不再做为权力象征使用。太后日常也不再垂帘听政,制度还保留,重要的日子才会用到。以后,臣工们有事直接向他认为需要请示的那位汇报就可以了。这实际上相当于收回了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权力。
军机处的各位重臣们很乐意看到两宫太后分道扬镳,以前婧瑜天天上朝,有婧瑜这座大山压在上面,他们多少有些放不开手脚,现在好了,婧瑜明确表示以后非大事不要再找她,慈禧太后基本是个摆设,大事她也管不了,小事儿大家伙儿就当哄着她玩儿了。简直不能更愉快了。
“淳儿,知道皇额娘为什么带你出来吗”婧瑜跟载淳谈话。
“知道,儿臣犯错误了,皇额娘要看着儿臣读书。”说完就低下了头。
“淳儿想错了。皇额娘并不是因为淳儿犯错了才会带淳儿出来的。淳儿确实是犯错了,你额娘罚你,皇额娘也是赞同的。淳儿的书读得很好,学贯中西,所以道理你肯定都是明白的,皇额娘就不多说了。皇额娘问问淳儿,咱们大清自立国以来,传到淳儿这一代,总共传了多少代了”
“大清自立国到儿臣已经第十代了。”这个载淳自从当上皇帝,五岁的时候就知道了。送分题。
“第二个问题,前九位皇帝当中,淳儿觉得国力最盛的时候,是哪一位皇帝”
“当然是康乾盛世了。”又是送分题。
“第三个问题,康熙爷、雍正爷、乾隆爷三位当朝的时候,哪一个时期国库最富足”
“乾隆时期。”再次送分。
“乾隆什么时期”
“前十年。”
“第四问题,乾隆前十年为什么那么富足”
“因为雍正时期的基础打得好。”
“很好,第五个问题,雍正爷刚登基的时候,接收的底子好不好”
“不好”
“那雍正爷是怎么挣下那么大一份家业的”
“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
“淳儿如今也当了八年皇帝了,你说说,咸丰爷留下的是不是一份大基业”
“不是”子不言父过,载淳停了好一会儿,还是如实回答了婧瑜。
“那淳儿觉得自己能不能挣下一份大家业”
“能”抬头挺胸,声音瞬间就嘹亮了。
“那淳儿打算怎么做”
“当然是跟雍正爷一样,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了”载淳说完就反应过来了,脸红了。
婧瑜看载淳反应过来了,就笑。“时代不同了,光是做到那些还不行,还要有长远的眼光,有大胸怀,大格局,紧跟世界的潮流,不能走在时代的后面。”
“儿臣明白,皇额娘的意思是要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治夷。”多明白一孩子,老师们得奖赏了。
“对,对,对。皇额娘觉得,光读书不够,淳儿还应该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百姓的生活,看看时代的发展。看看你的百姓们都需要什么。不只要看咱们自己的国家,还要看看别的国家,看看先进的国家是怎么做的,落后的国家又为什么落后等把这些都弄明白了,你才能当个好皇帝。”
“皇额娘要带儿臣出京吗”载淳小朋友兴奋了。
“不是皇额娘带淳儿出京,是淳儿自己出京。皇额娘要你自己去看看你的江山。”这才是婧瑜把载淳带出来的真正目的
慈安太后与皇上移驾圆明园的第二天,几位帝师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赏赐与褒奖,同文馆的老师们薪奉全都都涨了一成。群臣们就明白,这是皇上的学问在慈安太后跟前儿出彩了,慈安太后高兴,皇上的老师们就跟着沾光了。
同一天,领侍卫内大臣醇亲王奕譞先后受到慈安与慈禧两位太后的斥责,并责令其闭门思过三个月,领侍卫内大臣的差事由景寿暂代。负责宫门守卫的统领因为失职被革职查办,大内负责训练新近宫太监的主管太监和皇上身边的首领太监杖责五十,撵出宫去。明眼人一看两宫太后这架势也就明白了,这是皇上身边有太监不规矩了,而且这太监是个新进宫不久的,在没有资格出宫的情况下出宫或是从宫外获得了某些东西。
之后,皇上也开始闭门读书了,真的是闭门读书,没有老师在旁指导,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关在慎德堂里,足不出户。上朝都不上了。虽然本来上朝的时候,小皇帝也只是个摆设,至少还有这么个人摆在那儿呢,这下好了,连个摆设都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