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7(1 / 2)

超级品鉴家 葡萄小爷 2167 字 2023-10-14

就代表自己财力不足无缘后面的珍品。

现在拍卖的是一对玻璃种的翡翠玉镯,是民国时期大师的雕工,如果单独拿出来拍卖也算不可多得的精品,可放在这儿就有点当炮灰的意思的,估计这对镯子的主人现在心里阴影挺大的。

包厢里有部电视可以把台上的景象实时地传输过来,聂风凑在电视前看了看那对镯子,又走到阳台张望了一会。

以他超绝的眼力连主持人耳朵上有颗痣都能看得清,更别提这副玉镯了,他想到这次出来这么久,杜心妮一丝怨言也没有,所以决定买下这对玉镯当做礼物带回去。

“怎么,对这镯子有兴趣吗,你脖子上那颗天珠可以换这种镯十对都还有富余。”

一旁品着茶的范老忽然开口说道,范一鸣才知道原来聂风脖子上挂着的,就是自己父亲一直在寻找的东西。

“爸,我看您就别执着自己去求了,不如买上一颗吧,如果今天有我就给您拍上一颗,您看怎么样”

范一鸣的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亲自求来一颗天珠的信念现在是范老唯一的执念,要是能买他早就自己买了,怎么会让儿子给自己买。

“滚这事不用你操心,人家小聂说了,我还有一次机会,如果这次还求不到,我就死心了。”

范一鸣用幽怨的眼神看着聂风,仿佛是在说干嘛还给老爷子说有一次机会啊,绝了他的念想不是更好。

聂风歉意地笑了笑,“伯父,我要拍下这对镯子,用这包间里的拍卖器不算给您丢脸吧,要不我还是出去举牌吧。”

“别就在这拍吧,我范一鸣的脸也不是谁都敢嘲笑的,”范一鸣拦下了聂风,就在拍卖师准备宣布流拍的时候,按下了拍卖键。

“很好,现在有位朋友出价了,这是即今天拍卖会的第一次出价,这是一次足以载入史册的出价,现在这对玉镯的价格是五十万人民币,每次举牌加价一万人民币,或者其他等值货币,汇率以当天结算,还有没有人再次出价”

聂风按动拍卖键的那一下仿佛在一潭死水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本来寂静无比的拍卖场一下子沸腾起来。

“这对镯子的最多值一百二十万人民币,再多就是溢价了。”

范老翻看了一下资料,看了看屏幕说道,他对这对镯子价值的预估和聂风心里预想的差不多,只不过聂风的心理价位是一百万。

一些试探性的报价跳了出来,价格缓缓地上升着,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抬价最容易溢价,大家都吃不准对手最终会出到什么价格。

聂风打出第一击之后反而没动静了,静静地看着报价缓缓上升。

“聂风,你要是喜欢这镯子我买下来送你,”范一鸣以为聂风囊中羞涩,主动提了出来。

“伯父说笑了,小几百万还是拿的出来的,我在考虑要不要一下击溃那些对手。”

范一鸣顿时来了兴趣,“那你准备怎么做”

“就这样。”

聂风微微一笑,在数字键盘上输入了一串数字,重重地按了下去。

“一百万现在这对玉镯的价格直接从六十万跳到了一百万,还有没有更高的报价”

拍卖师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他可是靠提成发财的,虽然预料到前面的拍品会有些冷场,可没想到第一件就差点流拍。

现在第一件拍品就蹦出了一个高价,这可是开门红的表现,你说他能不激动吗。

“一百万第一次”

“一百万第二次”

“一百万第三次,成交恭喜这位买家买到了新意的拍品,其他人也不要做看客哦,大家加油”

拍卖师还不忘煽动了其他买家一下,才宣布了聂风成功拍得这对玉镯。

“小聂你做的没错,下手一定要快准狠,如果你跟着那些人一点一点的把价格抬上去,恐怕最后恐怕成交价绝对不止一百万。”

听了范老的话,范小胖对聂风更加崇拜了,没想到聂风会花一百万买对玉镯,肯定是送给女朋友。

“聂大哥,你这是买给周家姐姐的吗她戴起来一定很好看。”

聂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这个范小胖还真会哪壶不开提哪壶,等周睿婷环球旅行回来自己都已经回彭城了,可是他又不好明说,只能牙疼似的哼哼了两声。

不一会,就有工作人员捧着装玉镯的盒子送货上门,聂风当场刷卡支付了货款,双方钱货两讫,继续看其他拍品的拍卖。

场内的气氛逐渐火热起来,一些大热门的拍品要经过几十轮的竞价才会得出买家,有时候争出火气来了,溢价是很正常的事。

等着拿提成的拍卖师和苏富比管理层都乐的嘴都合不拢,恨不得一年四季都来一次拍卖,这样才能赚的盆满钵满。

这时一件拍品吸引了聂风的注意,这是一副兰亭集序兰的拓本,要说这兰亭集序可是大有来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人宴聚于绍兴市郊会稽山阴的兰亭溪畔,其中二十六人赋诗四十一首聚诗成集,是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有如神助。

其中的二十个“之”字,竟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以后王羲之多次重写,皆不如此次酒酣之作,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

这篇字帖在书界的名号被称为“贵越群品,古今无二”,可见地位是多么的特殊,可惜真品的下落一直不为人所知,流传在世的都是仿品。

当然,虽然是仿品,仿制的人也是有来历的,当年王羲之将此帖示威传家之宝,一直传到他的第七世孙王法极手里。

王法极出家云门寺,法号智永禅师,传下“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兰亭集序也被他带入云门寺收藏。

智永禅师百岁而终,把兰亭集序传给了弟子辩才和尚,不知怎么走漏了消息,让一直苦苦寻找兰亭集序真本的唐太宗李世民给知道了。

李世民多次派人索取,辩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一口咬定已经毁于战火,李世民硬索不得便派监察御史萧翼装作书生和辩才和尚接近,把真本给诓骗了出来,害得辩才和尚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