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晋鹏心情好了一些,勾唇轻笑,往上颠了颠,故意使坏想要吓唬安瑾瑜。
安瑾瑜没上当,伸手狠狠揪了揪晋鹏的耳朵,无言警告。
晋鹏确实没敢得寸进尺,丫直接蹬鼻子上脸了,安瑾瑜再三交代,第二天他还要去相亲,让晋鹏收敛点,不要瞎折腾,晋鹏答应得好好的,但上了床后,之前的保证全部抛之脑后了,押着安瑾瑜折腾到大半夜,如果不是累狠了的安瑾瑜狠心将晋鹏一脚踹到了床下,晋鹏这小子还不知道会折腾到什么时候。
安瑾瑜甚至怀疑,晋鹏这家伙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不让他第二天能按时起床,不然怎么会不顾他的身体这么折腾,太反常了。并且,晋鹏整个晚上都十分热衷于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安瑾瑜的脖颈第一个遭殃,连着印上了好几枚青紫色的吻痕,遮都遮不住。
第二天醒来,安瑾瑜看到那几个嚣张宣示存在感的吻痕,恨得牙痒痒的,十分想要动手,把晋鹏也挠一个满脸花。
气昏了头的安瑾瑜话都没跟晋鹏多说,收拾好行头后就离开了,虽然知道这次的相亲成不了,但是顶着安家二少爷的名头,安瑾瑜还是得尽心尽力地维持自己贵公子的形象,务必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爷孙俩坐在车上,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谈,不过,在听安家老爷子说明人家姑娘的情况时,安瑾瑜就有些想要退缩了,如果早知道安家老爷子给他介绍的是这位姑娘,安瑾瑜肯定不会答应来相亲。
“怎么了,有什么不满意的吗”安家老爷子就想不明白了,两个孙子怎么都是这副德行,只要一提起相亲啊结婚啊就跟躲浑水猛兽一样,避之唯恐不及,安家本来就子嗣单薄,这样下去,后继无人了怎么办
“爷爷”安瑾瑜打蛇随棍上,一脸愁苦地说道:“杜家小姐当然很好,不过,爷爷,你不觉得我们俩的年纪不太合适吗”
安家老爷子挑了挑眉,不以为意:“怎么就不合适了老话不是说嘛,女大三,抱金砖,你这性子,找个年纪比你大的正好。”
安瑾瑜无语凝噎,他都不知道该不该跟安家老爷子坦白,人杜家小姐喜欢的不是他,而是他大哥安骏驰,而且,上辈子,这位杜家小姐最后还嫁进了他们安家,成为了他名正言顺的大嫂。现在,安家老爷子竟然让他去跟上辈子是他大嫂的人相亲,这玩笑开大了好吗
第41章杜家小姐
为了小孙子的终生大事,安家老爷子可谓是操碎了心,这次给安瑾瑜介绍的相亲对象,也是安家老爷子深思熟虑后,精心挑选出来的。
杜家小姐杜思颖,年纪比安瑾瑜大了三岁,这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差,不在乎的人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的女孩子保养得好,再加上高超的化妆技术,别说三岁了,就是大十三岁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但如果换成在乎妻子年龄的男人,就会觉得妻子年龄比自己大一天都不行。
安瑾瑜没有那种大男子主义的心态,也不在乎伴侣年龄是否比自己大,不然像晋鹏这种大了他整整十岁的老男人,连靠近他的机会都没有。安瑾瑜膈应的是,安家老爷子给他安排的相亲对象以后说不定会成为他的嫂子,想想就觉得尴尬。
偏偏安家老爷子不知道怎么想的,还觉得小孙子跟杜家小姐十分般配,兴致勃勃地想要促成这段姻缘。
安瑾瑜简直想给自家爷爷跪了,求放过。
如果不是因为早就答应了安家老爷子,安瑾瑜甚至都有不管不顾,落荒而逃的冲动,跟未来会成为他嫂子的女人相亲,安瑾瑜坐立难安,感觉尴尬症都要犯了。
万幸的是,老天爷八成听到了安瑾瑜的祈祷,这种尴尬并没有持续太久,他们的目的地到了。
安家老爷子带安瑾瑜来的是一个私人庄园,完全仿苏州园林的设计,绿意盎然,亭台楼阁点缀其中,九曲回廊,一步一景,很有中国传统写意文化的韵味,奇花异石,伴着潺潺流水,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自改革开放后,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国人的审美都更偏向西化,颇有一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错觉,而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钢筋水泥的后现代建筑接二连三拔地而起,能够看到一座完全中式的园子,安瑾瑜十分新奇,但也明白,这样一座园子更彰显了主人家深厚的底蕴,绝非一般的豪门大户。
安瑾瑜没有猜错,这座园子的主人,杜家,那可是s省最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没有之一。早在大清还未亡国时,杜家就已经发迹,那时候还是清朝咸丰帝在位,正赶上太平天国叛乱,太平军攻陷了南京,两淮盐路断绝,盐税自然无法征收,俗话说,盐乃百味之首,两淮的百姓吃不到盐,甚至有了“人皆淡食”的生活场景,咸丰皇帝无计可施,迫令户部下了一纸文书:“川粤盐斤入楚,无论商民均许自行贩售”
就这样,几百年以来的岸引疆界第一次被打破,“川盐济楚”由此拉开了序幕,而杜家,就是最早开始发展盐业,并因此一夜暴富的几个盐商大家族之一。
据安家老爷子回忆,杜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迅速累积了惊人的财富,据传闻,杜家鼎盛时期,可谓是富可敌国,手里积聚的财富甚至多到令当时的总督都胆战心惊的地步,甚至上奏折给清廷的慈禧太后,杜家先祖当然明白财帛动人心的道理,拿出了大把的银子,疏通六部,舍财免灾,更在慈溪太后六十岁大寿的时候,送上了许多稀世珍宝,保下了杜家的庞大家业。
后来,抗战爆发,s省位于大后方,免于日寇铁蹄的侵踏,大军阀冯某来此发展爱国献金运动,当时的杜家先祖已经成为可举国闻名的大盐商,虽是一介商人,但也同样爱国,慷慨解囊,献金千万之多,创下了全国个人献金的最高记录。
杜家势大,在s省扎根多年,捐资修建不少道路,桥梁,书院和寺庙,很得人心,因而在十年浩劫时免于一难,改革开放后,杜家凭借其深厚的家族底蕴,很快东山再起,不过这一次,杜家没办法重操旧业做回财大气粗的盐商,而是转进手工艺术品。
杜家敢这么破釜沉舟,是因为他们确实有这样的底气。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杜家老爷子的母亲,那个出了名的大美人,不仅人美,而且手巧,杜家老爷子的母亲姓龚,是大名鼎鼎的龚扇手艺的传承人。
龚扇,是一种工艺竹编扇,之所以叫“龚扇”,是因为其首位制作人姓龚,龚扇的扇面质薄如绢,柔似绸缎,光滑如镜,用象牙做扇柄,坠以丝制的流苏,玲珑剔透,因其美观大方,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一度成为清廷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