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法正笑道:“兵法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我们必须要与张辽争粮食,而且要争胜,如此就可以顺利的逼走张辽。”姜维问道:“如此当遣何人较为合适”
法正道:“我在北海城外遍布斥候,张辽但有风吹草动,便会有快马来报,如此保障我军安全。西面但见由军马押运粮草,我算定时间地点便可抢劫。每次由你领步兵三千运送粮草,我遣马超领一千骑兵,助你成功。”姜维道:“多谢法丞相。”
哼哼,锻炼新人的机会到了,上次贾诩轻易取了北海城就已经让姜维长了见识了。让他和张辽过过招,见识见识贾诩的谋略,虽然丢了一座城池,损失了些兵马。但这些若能造就一名良将,那也值了。
历史上的姜维,那个脑子还算聪明,也算会带兵,但是和吴起、孙武、韩信、卫青相比就差太多了,战略头脑差了太多了。姜维可算三国名将,与魏国作战胜多败少。姜维可以算军事统帅,但距离战略家还差许多。
其一,魏国曹氏、司马氏皆英明君主,志在天下,而刘禅则安于享乐,不愿相争。
其二,数次北伐,未能成功,却帮魏国锻炼了一批名将,如邓艾、陈泰、郭淮、钟会等。
其三,蜀国国贫民少,出兵不便,而魏国则兵多将勇,以逸待劳,不战而胜。
其四,数次北伐都选择了出兵困难的岐山及褒、斜二谷,而魏国重点布放的也是这一带。
其五,魏国名将都能领兵打仗,而不受制约,蜀国基本未对魏国实行离间计、美人计等。
其六,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虽忠心可感日月,但明显是祸事,已犯兵家大忌。
由此可见,姜维的战略布局还差了许多。若要成功还是有许多手段的,不妨列数一二。
其一,交好黄浩,引诱出来,酒席间就可弄死,稍微修饰就可掩盖后主的盘问,轻松的清君侧。
其二,建议后主将汉中设为北都,以便夏日避暑办公,实际则让整个朝廷始终感受到北方的压力,励精图治。刘邦始终有楚霸王的压力才最终称帝,汉武帝始终有匈奴的压力才扫平漠北。没有压力何谈动力。
其三,鼓励兴修水利、鼓励耕种,鼓励多生育,兵到之处须遣有政治才能的官员将人口强制迁入蜀汉这很正常,邓艾的母亲就是被曹操强制迁到北面的,后来邓艾为曹魏所用。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强制迁到许昌,徐庶就没法为刘备效力了。迁过去以后,再以屯垦、免税等政策安顿,三五年后就都安定下来了。,蜀汉九十四万人口,魏国四百四十万人口,根本没法打。只有如此才能兵多粮足。同时查探魏国各处重要粮仓、驻兵所在。
其四,出兵前分封魏国各地刘姓皇室后裔为王,分封各地旧时侯爵后裔为侯,如此,则天下各地刘氏后裔和侯爵后裔都会被逼上绝路,唯有反抗才有一线生机,否则必死无疑,像魏国的谋臣刘烨,正统的皇室后裔,就下圣旨让其世袭阜陵王。他即使找曹家或司马家扣头流血谢罪也免不了君王要除他的心。如此东方会有百十个以上的王侯,他们除非都死,否则就别想安稳一日。本不想反,但也要将其拽下水,拽的越多越好。若能将魏国搅乱,则大事可成。
其五,训练善施毒及善暗杀的杀手数十人,必须杀了司马昭,司马昭是曹魏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此人一旦倒下,则魏国核心已经倒了一半。
其六,派口舌伶俐的人携重金赴魏国收买会阿谀奉承之官员,扶持其上位,让其与边关能征惯战之将形成对立,能征善战的将领给朝廷的书信,能耽搁的就想法拖延,能修改的想办法修改,造就其傲慢谋反的证据,一旦脱离岗位,立即设法除掉。
其七,用兵灭人国家,毁人宗庙,兵不可超过五万,三万最宜。吴起、孙武用兵面对敌国十万以上之众,坚城壁垒,向来不超过五万。兵贵精而不贵众,将在谋而不在勇。如此国家负担也小。
其八,曹魏在雍州设防多年,不可争锋。可领精兵顺汉水,出上庸顺流而下,袭樊城,向东占枣阳不是北上威胁许昌、向东取义阳、向北攻汝南,向东假逼寿春不是北上威胁许昌,向西实夺宛城。步步皆在曹魏算计之外,如入无人之境,如孙武领三万精兵避开楚国二十万大军直捣楚国都城郢都。此战可以做到横向突破魏军与吴军对峙的防线,并将所占领的魏国领地全部送给吴国,只留宛城、樊城留兵驻守。收集粮草于宛城,屯兵二万,樊城留八千兵驻守,准备坚守防止吴国偷袭。将战线直接摆在宛城蜀汉、汝南吴国一线。中原则无险可守,寿春到时候只成东南一触角,根本保不了兖州的安全。
其九,若魏军冒险从岐山或者褒、斜二谷入蜀,只需数千兵马把守各处关隘,坚壁不出,魏军自然寸步不前。从汉中运送粮草可顺水经上庸送至樊城,快捷便利。樊城八千兵可轻松抵挡十万大军围攻数月,宛城二万兵卒粮草充裕足矣抵挡二十万大军围攻数年。若魏军敢攻或者吴国背盟,则坚守就是。吴、魏只要一方大军懈怠,则另一方必定出全力攻打懈怠的一方。若吴国想要中原,大可放手给吴国。吴魏对峙于黄河一线,则雍凉二州无补给,蜀汉可轻易取了雍凉,谨守关门,休养生息,嘉奖耕战。若魏国敢不放手中原,则在汉中蓄养马匹、训练骑士,运到宛城,派骁将时常领少量骑兵侵扰兖州,如风驰电掣,令其不得安生。
其十,广设讲武堂,将百姓的智慧都充分发挥在对敌作战谋划上,培养出一大批前赴后继的杰出军事人才。蜀中向来不乏俊杰,川地的人脑筋一向都很活泛,彻底摆脱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运气好的话挖掘出一名孙吴奇才,那天下就尽在掌中;再差点培养出三位可与姜维比肩的人即可攻破雍凉二州,类似与每届的武状元兵法战阵为主;实在不行的话去四川仁寿县找个像虞允文这样的书生,也足矣抵挡魏国百万雄师。蜀地之人思维敏捷,鬼点子还多,正好是兵行诡道,兵以诈立的先天条件。后世的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罗瑞卿、张爱萍都是蜀地的,基本都可以独当一面。其中聂荣臻的战略眼光可是非常长远的,从其建议中国可以先少量研究一点原子弹和导弹自己担任总负责人就可看出。培养选拔出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再经过军队锻炼,日后便都是国之栋梁,可保汉室奋斗百年以上。
如此,不出三年兖州将为吴国所有,不出五年蜀汉可夺得关内,十年之内,吴国将有黄河以南潼关以东所有领地,蜀国将有蜀地、汉中、关中,魏国有黄河以北所有领地。吴国将成实力最强者,蜀汉将与魏国相当。
蜀汉山多关险,遣兵谨守关口,吴国必定不会先图,必定北上与魏国争锋。蜀汉便拥有了更多的时间修养生息,韬光养晦。以后,关内与关东全面战斗时,可先采取守势,待东方懈怠再出兵进攻,迅雷不及掩耳,长驱而入,横扫中原,一战可定。此秦灭六国、李世民破窦建德之策。贸然出兵必定失败,如哥舒翰被迫出战全军覆没。
姜维的战术还是可以的,面对强敌也不示弱,但在战略方面,确实不敢恭维。法正现在需要做的是,先逼走张辽,再造成人心浮动的状态,好让孙权顺势夺了寿春。
话说曹丕命贾逵督运粮草,贾逵知晓法正占领了泰山以后,决定督运粮草经商丘至山阳,过泗水经滕城至即丘,上利城走琅琊再到北海,以此避开法正。
法正那里知晓是贾逵押运粮草后,早已命j姜维领兵率先悄悄顺泗水而下,在任城附近的山林里等待了。贾逵领了六千精兵,督运了二千石粮食,刚从水路上岸,搬到马车上,士兵都已非常疲惫。
忽然,远处一骑人马,人虽不多,但飞速奔驰过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