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4(2 / 2)

gu903();李奕权才刚冷下去的脸,又爆红了起来,骂:“还没成亲呢。”

李奕安:“哈哈,不逗大哥了。”

李奕权悠悠叹气:“以后安心在家种田,帮爹娘在镇摆摊,挣银子养家。”

“好。”李奕安点头,又转头,看了一眼小三小四,说道:“你俩啊,年纪还小,要好好念书,知道了没”

小三小四点头,看向二哥,总觉得二哥成长得太快了,以前只知道他是个嘴贫的,会说话的,可没想到,二哥是个如此有志向的男子。

夜很长,一室安眠,第二天,李奕安和李奕权去了镇,小三小四也去了私塾,元氏和李海提着一筐鸡蛋,去了里正家。

路遇到韩氏和崔氏,她们看着那筐鸡蛋,又看了元氏和李海,心不平。

崔氏尚且能忍,可韩氏则是骂道:“又出什么幺蛾子,又想去里正家攀关系。”

崔氏听到了,但也没理她,韩氏得不到认同感,又瞪了一眼妯娌。

要说这几个月,崔氏蛰伏,儿子不能去私塾,她已经够生气的了,现在韩氏还想作妖,想把她拉下水,哼,她不打韩氏已经算是脾气好的了。

别以为她是个没有能力的,她要是狠起来,谁都狠。

要是韩氏再惹她,她给韩氏一点颜色看看,她很羡慕元氏,想甩脸韩氏甩脸,胡作非为,韩氏也不能把她咋样。

暂不不提,只说元氏夫妇去了里正家,里正已经年迈,自然不需要出去干活儿,此时正躺在躺椅,闭着眼睛晒太阳。

里正年纪大了,脚步声也未必听得见,元氏和李海走到他跟前,他依然还在闭眼休息,完全听不到。

李海憨厚,浅声道:“叔。”

李海自以为声音不大,可是他是个庄稼汉子,习惯了大嗓门,即使刻意压低了声音,依然把里正吓着了。

他瞪大眼睛,坐了起来,叹气道:“海小子,有啥事儿”

李海连忙把来的目的说了,顺便还递了一篮子鸡蛋,里正凑过去看,看到一篮子鸡蛋,各个都是顶好的。

他无奈:“来来了,带什么鸡蛋,叔是那种要礼物才办事的吗”

李海做了生意,嘴巴也甜,说道:“叔当然不是,只是我太长时间没来看叔了,这个是给叔补身子的。”

、237第237章哪能事事如愿

237第237章哪能事事如愿

里正活了大半辈子,又是做了几十年的里正,啥人没见过李海这点雕虫小技,他自然不信,但也没说啥,哈哈一笑。

说到正事,里正道:“叔知道,你很快过来买地了。”

李海挠头,问道:“为啥”

元氏羞的,抓了一把李海,看得李海莫名其妙。

元氏扶额,李海今天出来,绝对是没带脑子,二房那点地儿,怎么可能住得下这么多人买地建房子是迟早的事儿,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

元氏无语到瞎,里正看到夫妇二人的举动,也笑了笑,说道:“回去问你媳妇去,对了,你要买多少地买哪儿的”

李海说到正事,也不再迷糊,他道:“买村东头那边的,最好是挨着周家的,叔,您也知道,我家闺女年纪轻轻成了人家童养媳,我这个做爹的,有些愧疚,想要房子挨着周家,免得女儿被人欺负”

“哦周家那小子欺负了桂川丫头”里正问。

李海摇头:“这不是防患于未然嘛。”

里正轻哼:“那也没法,周家两边的地儿都有人买了,在你家闺女嫁过去时。有人买了,你们一直在镇摆摊,不知道村里的事儿,人家啊都快动土了。”

周家的四周,一边是挨着山,自然没有地,一边是挨着村路。自然也没地,只有两边是空的,可已经有人买。

元氏和李海寻思着,都是乡里乡亲的,指不定能帮忙,于是想着和人换地,可不知道咋地,这两家人都不愿意,找人看了地,都说这块地是福宝,不能换,必须要在此建房子。

没办法,元氏知道,乡下人向来固执,又向来迷信,所以她只能无奈地买了和周家隔了一户人家的地儿,买了一亩地。

好大一片地,都是二房的,建了三栋房子,把围墙再建起来,还能在里头做菜地。

二房不必再去外头忙活了,这里离二房的三亩地距离还很近,看管也方便很多。

元氏买下地,很满意,当天便把银子交给里正,拿到了地契,第二天去了元家村,赶巧,两个兄长都有空,加他们的班子,统共也有十来个人。

届时建屋子,也快得多,元氏不了解行情,不知道去哪里买青砖,只好将银子交给元家,让他们帮忙买。

而建房子又要用石灰,李奕安和李奕权又去山采石灰了,次有了经验,这次做来也很快,碰巧是天气好。刚做好,下雨天也不怕了。

李桂川是在二房拿到了地契,才知道要建房子,当初和元氏说好了,等年底再分银子,二房正好有一百两银子做屋子,又是自家舅舅过来做的,银子也能省下不少。

虽然知道二房做屋子是迟早的事儿,可这也太快了,李桂川又深深地佩服元氏雷厉风行的手段。

只可惜,不能挨着周家。

所以她闷闷不乐,有些失望,周礼看得明白,叹气道:“世间那能事事如愿,你要学会看开。”

、238第238章互助

238第238章互助

周礼也是个人,无法事事如意,像建房子这种小事,本不该担忧的,不是隔着一户人家吗其实也没啥。

他看得开,李桂川同样不勉强,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等建房子的时候,咱们可能要去帮忙了。”李桂川拔着杂草,幽幽道。

是啊,乡下人建房子,一般都会找亲近之人帮忙,二房最亲近的,大概也是周礼这边了,大房和三房,靠不住。

人家懒,又是嫉妒二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