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莫非你还不愿为本王效力吕布已死,难道本王在你心中,连一个已死之人都比不过么”
高顺一言不发,刘敢却已明白他的意思。
高顺还是那个高顺,那个吕布死后,毅然选择慷慨赴义的忠义大将。
以前,在书上看到高顺的时候,刘敢很佩服高顺的气节,赤胆忠心,宁折不弯,这样有情有义的大丈夫真的非常可贵。
现在,高顺就在刘敢眼前,这么近距离地盯着高顺,他突然觉得高顺的形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
不可否认,高顺是很忠心,不过这种忠心仅仅是为了忠心而忠心的愚忠,可敬可叹也很可笑。
吕布若是一位明主也就罢了,高顺随明主去死,也算得上是死得其所。
可是,吕布真的是明主吗
吕布空有陈宫而不能用不说,任用的手下将领更是一个比一个无能。
不可一世的八健将当中,有四个居然是叛徒,更可笑的是,其中还有一个是他的大舅子魏续
吕布连手下人都不能分辨好坏忠奸,当真算不得什么明主。
而高顺为了吕布赴死,为了愚忠而死,看似重于泰山,实则轻如鸿毛。
“仲达,如今温侯已去,你又何必一根筋,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好歹也要为家人想想,看看本王带了谁来”
刘敢说话间,引出了一位身材健壮的男子,这位男子乍然一看,竟然与高顺有几分相似之处。
那男子与高顺四目相对,两人猛地展开臂膀,紧紧抱在一块。
“二哥”
“小弟”
那男子口称高顺为二哥,高顺则惊喜地称呼他为小弟。
没错,这位男子便是高顺的亲弟,高雅。
高顺在家中排行第二,他的大哥因病早夭,家中唯一的弟弟就是高雅。
高雅本来已经在战乱中失踪,高顺已经多年未见到这个亲弟弟,高顺甚至以为今生再也见不到高雅。
然而,今天却发生了奇迹
高顺紧紧抱住高雅,一脸的不可思议。
高雅向高顺解释了这个奇迹。
原来,当初高雅在兖州时,与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交锋,高雅不敌于禁,部曲为于禁所破,高雅也在那时被曹操俘获。
兵败被俘的高雅没有投降,也没有被杀,仅仅被曹操收押入监,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辗转流落到颍川。
再后来,刘敢命徐琨攻入颍川,徐琨打下颍川之后,高雅也从曹操的俘虏,变成了刘敢的俘虏。
再之后高雅便被刘敢召来沛国,直至今日,高雅和高顺终于顺利的兄弟重逢。
“二哥,真的多亏了大王,你我兄弟才有今日的团聚,我已立誓向大王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雅的话一出口,高顺顿时陷入两难之境。
如果真的向刘敢效忠,对得起死去的温侯么
高顺如是想到。
第三百零二章进攻曹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现在虽然已是深秋时节,没有春风拂面的清爽,也没有身在长安,看尽繁花似锦,江山如画。
但是,这诗句最能体现,刘敢此时此刻的美妙心境。
消灭吕布,侵吞了整个沛国,招降了吕布麾下的中坚力量。
这种感觉是何其美妙,美妙到刘敢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历史上的曹操相比较起来。
即便是曹操击破吕布之后,也没能收降陈宫和高顺。
要知道,陈宫和高顺是吕布麾下真正的左膀右臂,一文一武,无人可比。
张辽算厉害的吧,在高顺面前仍然不值一提,有高顺在吕布身边的时候,基本上没张辽什么事。
刘敢深深的记得,史书上有一段是这么形容高顺:所将八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
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中,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八百视死如归的壮士,还有一位骁勇沉稳的将军。
在徐州,吕布与刘备反目时,吕布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
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阵营的兵锋。
高顺占领小沛,后来还击破由曹操麾下头号大将,夏侯惇所率的曹操援军。
高顺在吕布麾下,是实打实用实力打出来的第一大将
曹操肯定也想招降高顺纳为己用。
但是,因为高顺的愚忠,曹操最终没有成功。
曹操没有做到的事情,刘敢做到了,而且做的相当漂亮。
高顺和陈宫统统被刘敢收入囊中。
这是不是说明,在人格魅力方面,刘敢是高出曹操一截的
刘敢暗暗得意的时候,也悄悄下定决心,打算用高顺和陈宫来对付曹操。
高顺的统军作战之能自是不用多说。
陈宫是跟随过曹操的人,也是跟曹操交过手的人,陈宫与曹操之间可谓是亦敌亦友,爱恨交织。
做为敌人,陈宫应该是最了解曹操的人,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有陈宫的相助,何愁曹操不灭
想到这里,刘敢也算是后知后觉的明白,为什么吕布一死,陈宫二话不说就率众而降。
因为,陈宫心里迫切的想要挫败曹操,证明自己。
这一点,已死去的吕布肯定已经办不到,刘敢却能办到,并且可能性很大。
刘敢大力封赏了陈宫和高顺,打乱了吕布麾下军队的编制,所有吕布旧部统统接受重编。
当然了,也有例外。
gu903();高顺的陷阵营被保留,刘敢还特地为高顺扩充了陷阵营的人员,以及战甲与兵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