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一出,国际震动,对苏联的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对苏军的士气打击,又加快了苏军被德军歼灭和俘虏的节奏。
终于,莫斯科没有能够坚持到月底,在8月30日这天被德军全面占领。
整个莫斯科战役持续了35天,苏军损失两百三十万人,其中包括上百万远东精锐,这股庞大的力量随着莫斯科一起葬送,让整个苏联更是雪上加霜。
占领莫斯科之后,德军没发迅速向东进攻,而是派出主力开始回头清剿斯大林格勒、乌克兰等地的苏军。
在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格勒和乌克兰的苏军都被命令向德军发起进攻,以图突破德军防线后支援莫斯科,从而从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后侧对其构成威胁。
但是,即便这两个方向的苏军不计牺牲的发起一次次的进攻,付出巨大代价,依然没能攻破德军的防线,更不要说去支援几百里外的莫斯科了。直到莫斯科陷落,他们依然止步在德军防线之前,而自身已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在莫斯科陷落之后,斯大林格勒的苏军立即退入斯大林格勒,乌克兰的苏军也立即退却向基辅。苏军一退,德军立即前进,分别将斯大林格勒和基辅包围了起来。
9月3日和5日,分别得到增援的德国向斯大林格勒了基辅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基辅的苏军在抵抗了三天之后,除了少部分突围了之外,大部分向德军投降了。
而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凭借城市的坚固,再加上这里代表着他们的领袖斯大林,在这种信念之下,他们没有轻易投降,继续顽抗。但是,他们已经完全陷入德军的重围之中,得不到外界的各种支援。
古德里安继续采取进攻莫斯科的战法,放弃摧毁斯大林格勒的打算,直接率领装甲部队冲入城内,然后一步一步开始清剿里面顽抗的苏军。
虽然苏军进行了顽强的巷战,通过各种方式杀伤德军,但是根本无法战胜已经从各方面占据优势的德军。
苏军涌现了很多优秀的狙击手,他们也给德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但是,只要他们一暴露出来,如果不及时撤走,便会迅速的被德军的坦克炮锁定消灭。
而且,德军的直升机还经常在天空盘旋,居高临下的给德军指示各个目标,让苏军藏无可藏,暴露出来的苏军都会被集中消灭,城中没有任何一处地方是德军的武器攻不破的。
终于,斯大林格勒在顽强的坚持了近二十天之后,于25日被德军完全占领,所剩的几乎弹尽粮绝的二十余万苏军向德军投降。
在将斯大林格勒和乌克兰的苏军消灭干净了之后,德军迅速的开始进攻他们垂涎已久的外高索地区,目的自然是那里的油田。
苏军已经没有什么力量去阻挡长驱直入的德军了,在10月上旬,外高加索地区已经全面归于德军的占领之下。
直此,沿斯大林格勒、莫斯科到列宁格勒一线西部所有地区,已经全面被德军占领,而这块地区,无疑也是苏联最发达的地区。
为了守护这些地区,苏军的伤亡直接超过了六百万。
其实在战前,苏军并没有这么多部队,但为了应对德军的进攻,苏联临时招募了大量的青壮年,不少甚至是强制性的,严重缺乏训练,一些人直接被告诉简单的射击知识就被送上了战场,那战斗力也可以想象了。
当然,虽然有不少缺乏训练的苏军凑数,但其中也有不少苏军精锐,比如远东的苏军、乌克兰、斯大林格勒等地的苏军。这些苏军的有生力量被消灭,不但让苏军面对德军的进一步侵略更加的无力,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当权者的统治。
第二四三章苏联败亡下
德国宣传部长戈培尔在魏起东的建议和希特勒的命令下,大肆渲染斯大林负面消息,比如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清洗了大量优秀的苏军将领以及各进步人士,强大的苏军之所以如果快的被打败,就是因为斯大林的这些恶果造成的。
以前斯大林的威望非常高,如果是在和平时期还好说,或者是在莫斯科被占领之前也没有人敢来反对他,但是,仅仅几个月,苏联损失如此之大,连首都也丢了,即便以前再信仰斯大林的人,面对这种结果,也动摇了。
戈培尔还从占领区的各个地方找到大清洗中的受害人家属,想办法让他们现身述说他们的悲惨遭遇,进一步的通过事实来论证斯大林的错误。
德国人继续火上浇油,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人,被认定是罗曼诺夫王朝血统最高的一人,也是最有资格继承苏联权力的前罗曼诺夫王朝的皇室成员。德国人随即扶持此人上位,建立伪政权与斯大林对抗。
可以说,斯大林虽然逃到了叶卡捷琳堡,但是,内忧外患的情况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这让本性多疑的斯大林更加怀疑身边有人要对他不利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还没有停止的大清洗,又有抬头的趋势。
终于,斯大林亲手造就了苏联人的反斯运动,而日本人也烧了一把火,在占领西伯利亚的一些劳改地区之后,他们将这些人大多都放了出来。
倒不是日本人好心,而是他们清楚,这些人被放出来之后,绝对是倒斯运动的主力。苏联越乱,对日本人同样非常的有利,反正苏联庞大,德国人在西部占好处,他们日本人在远东大块朵颐,互不干涉。
在此连番打击下,已经残破不堪的苏联,变得越发混乱,哪怕是远离莫斯科,斯大林的统治已经变得越发的不稳了,短短不到一个月之内,已经发生了对他五六次的刺杀行动。
而德军在巩固了对占领区的统治后,又迅速的组织起上百万的兵力开始向苏联腹地冲击而来,在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率领下,目标直指叶卡捷琳堡。
德军加紧进攻叶卡捷琳堡其中一个目的自然是想快速灭亡苏联政权,另一个目的却不为几人所知,甚至这个目的最为重要,那就是油田。
经过魏起东的提示,在叶卡捷琳堡的西侧,有苏联的第二大油田:伏尔加乌拉尔油田;在叶卡捷琳堡东侧,有苏联第三大油田秋明油田。当然,这两个油田还没有正式开采,所以外界根本不知道,也只有魏起东这个未来人清楚。
当希特勒听说这两个油田的储量都仅次于巴库油田时,真的是激动得无以复加,石油这东西,谁都不会嫌多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