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2 / 2)

难择路 搞笑的我来了 2327 字 2023-10-15

小刘团长点点头道:“师父说的对,你既然当初答应这些兵士,就不能食言。不然到时候他们堵你门口闹你,我可不帮忙。”

李得一想起这帮战兵堵在自己门闹腾那副景象,不得不打消之前的念头,老实听师父的话,在家呆着继续给这帮战兵上课。

孙老医官跟俩徒弟略说了说今年的粮食收成,由于这些年来,孙老医官持续大力投入钱财开发水利灌溉,不遗余力在小清河沿岸做引水的水车,开挖水渠。今年上半年虽然干旱少雨,但地里的庄稼并未旱着,收成比往年又增长了不少。

再加上如今有了两位亲民官坐镇,极大地帮助定北县流民完成垦荒,也使得今年又新增不少开垦出来的土地。

可以说定北县在未来几年,粮食都不用愁了。

小刘团长则说起新兵招募的事情。虽然定北守备团这次战死许多兵士,其中有不少就是定北县人士,但由于善后工作处理的好,那些战死袍泽的家属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抚恤。所以这次招兵,居然比前几次更加顺利。

李得一让兵士放假回家,让他们把自己招收那些战死兵士遗孤读书,并且特意要给他们开蒙的事使劲儿传播出去。

这个消息一传出,顿时在定北县引起轩然大波。要知道这年头,贫民百姓人家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出人头地的机会。基本上祖祖辈辈就是种地,放牛,种粮,收粮,卖钱,攒钱,娶媳妇,生娃,种地,放牛这么一套事情循环下来。

之前威北营在定北县发下的那个身份木牌,已经让不少人家祖祖辈辈循环往复的单一生活出现极大变化,这些人家也终于体会到高人一等的滋味。这种滋味,寻常人一旦尝过,那是再也无法忘怀。

这回听说定北守备团的副团长居然要把那些遗孤收入大营,教他们读书,这还不算,还要给他们开蒙,让他们修原气这还了得

在贫民百姓心中,能修原气的人,那都是了不得的人上人。这些死了爹的孩子,居然一步登天,将来要修原气,直接成为人上人,这还了得这是祖祖辈辈都没遇到过得好事也不知他家哪辈子祖坟冒了青烟才遇上这事。

结果这次小刘团长再招兵。那些羡慕嫉妒的人家纷纷把自家孩子叫到身边,先是痛哭流涕一番自己把儿子你拉扯这么大,有多不容易,然后就让儿子去定北守备团应征,为祖宗争光。

这些年轻男子本来就对天天下地干活这种单调的生活有所不满,这回听说爹娘终于松口,肯让自己去应征,哪里有不答应的。隔壁家的三娃子跟自己一般大,就是早几年当了守备团的步卒,如今也混成了二等战兵。眼瞅着他月月往家里稍多少枚银钱,县里的媒人上他家门提亲的,都把他家门槛给踏破了。

威北营在定北守备团免除赋役,休养生息十年,使定北县人口增加一倍还多。十年生聚,这次招兵,终于到了验收成果的时候。

这次,小刘团长一次就招足两万新兵。现在把这个好消息说出来,孙老医官也是大为高兴。

几件事情说完,师徒三人就散了会,继续各忙各的去。李得一赶往新成立的定北军官学堂,继续给那帮兵士上课。如今这些老兵已经把字都认的差不多了,李得一正式开始给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早些把思想统一起来,也好有利于开蒙。

李得一如今已经渐渐摸索清楚,一个人若想开蒙成功,首要在于正心诚意。若开蒙之时,心不正,三心二意,不能集中心智,意念杂乱,则很难感受到那第一缕原气。当年师父特意选在夜深人静时,在一处空旷山顶为自己开蒙,就是考虑到这些因素。

如今经过这些年不停给孩子们开蒙,李得一在实践中,终于渐渐总结出这条规律。

三百章各施手段争斗忙,我自悠闲空度日

李得一继续天天按部就班,准时出现在课堂,给一帮老兵上课。挂在树枝上的铁钟一敲响,李得一当即宣布下课,从不拖堂。一帮精锐战兵年轻的二十多,老的三十多儿子都满地跑了,跟上学堂的娃娃一样,笑哈哈从学堂里走出来,看到外面灿烂的阳光,伸出双臂齐齐高吼。

今天是他们这帮精锐战兵毕业的日子,李得一的思想统一课程,已经上完,字也认识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是传说中的毕业考试,或者说叫升学考试。他们要在一个月时间内,把整本背下来。

然后,迎接他们的将是恐怖的升学考试。李得一不知怎么,一晚上做了个梦,第二天醒来,就把这考试命名为“高考”。

一干精锐战兵听道这个名字,反而很能接受。这考试只要通过,就获得开蒙资格,有机会能够修原气,从此就高人一等,可不就是“高考”么。然而,“高考”对这帮精锐战兵来说,还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十万嗜血金狼骑兵的残酷考验。能在这场残酷的大战中存活下来的,才算真正完成“高考”,从此高人一等。

毕业这点,一干精锐战兵尽管知道前面还有无数的困难等着他们,但还是忍不住三三两两去了城里饭庄吃喝庆祝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