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世家大族看出李势銮想要削弱世家,重用寒门士子的意图,纷纷开始动用手中的权势,拼命阻挠,想方设法拖延。这些世家大族虽然在处理政务时本领不强,但坏起事来,真是一个顶俩。
饶是李势銮英明神武,年轻体力足,也被这些世家大族搞得颇为头疼。每当自己想要提拔某位寒门士子的圣意,又被某位宰辅联合几位大臣以各种理由无限期拖延下去,李势銮都会想起北面那个李得一。
“那守备团的副团长是何等快意,看不顺眼就开打,一言不合就抽刀砍人。朕,堂堂天子,一言九鼎。居然、居然还不如他过的肆意。”每当屏退众臣独处之时,李势銮没少这样感慨。
陛下,你俩职位不一样啊。你是当皇帝的,他是个土匪头子,这方面你俩能比么你应该跟他比比后宫嫔妃数量,李得一至今还是光棍呐。世家大族哪个不是想方设法把族中漂亮女孩儿送到你宫里来,你再瞅瞅李得一,现在根本就没人想跟他联姻。
人,总是奢望自己不该有的,对已有的,又极容易忽视。
李势銮年富力强,与这些世家大族斗争起来,也是精力十足,不屈不挠,屡败屡战。他结合长期斗争经验,又与魏直言等心腹大臣商议许久,终于决定,重开平周朝的朝廷公试为国选材。
突辽皇帝在这点上,比李势銮要强得多。突辽皇帝决定的事,可以立即执行。李势銮却需要与大臣反复商议,与世家大族经过一次次利益较量之后,才能顺利发下旨意。
这次平唐国重开平周朝公试,却又与以往有所不同,没有平周开国太祖所设立的自然科学与格物理学两科,取而代之的是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个课目。
这些课目当中,很多都是偏向寒门士子。在这场确定考试课目的斗争中,以魏直言为首的一干出身寒门的心腹重臣,在与世家大族的争斗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起魏直言,也颇为传奇。他当初因为直言敢谏,为人公正,又颇有军略,得太上皇李寺乃赏识,被李寺乃安排给太子李欣孝,充任太子冼马一职。
后来李势銮发动玄武门兵变,亲手射杀太子,后又冲进太子府中,想把太子的一干僚臣斩尽杀绝。就在众臣瑟瑟发抖下跪求饶之际,魏直言却面无惧色,鹤立鸡群,高声痛骂李势銮以臣谋君,忤逆作乱。
李势銮当时看到诸位太子臣属皆匍匐在自己脚下痛哭求饶,唯有这魏直言毫不惧怕,甚至敢大声斥责自己,他也是颇为惊异。
李势銮一把拉过魏直言,把手中仍在滴血的宝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凶狠叱问:“汝独不畏死呼”
哪知魏直言依旧是面不改色,大声痛骂:“恨太子不用吾谋,不然汝早死于军中矣,焉有今日之变”说罢,魏直言双眼一闭,就准备引颈就戮。
四百一十四章有死有生,江山代代出英雄
李势銮当场就被这位不要命的文官给唬的一愣一愣。他素来喜欢征战沙场,结交的也都是些直来直去的粗鲁武夫,在他的印象当中,文官都是些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却又心肠百转的狡猾之辈。
似魏直言这样胆大不怕死的文官,还真是让李势銮眼前一亮,颇觉惊异。
头一次见,总是新鲜。这一刻,魏直言这位胆大不怕死的文官,还真就入了李势銮的眼。他当时心里一琢磨,“自己身边都是些武将,还真缺一个这样的心腹文臣。罢了,且饶他一命。”
李势銮想到这儿,立即亲自给魏直言松开身上的绳子,转而热情道:“我早就知道你魏直言的大名,刚才是故意试探。希望你不要责怪,还请你日后辅佐于孤,不要浪费这一身本领。”
其实李势銮哪里听说过魏直言的大名,他大多数时间都跟武将泡在一起,不过是故意这么说,面子上过得去罢了。
魏直言不是那种迂阔无耻的文官,既要当表子又要立牌坊。他见李势銮诚心诚意招揽自己,当即痛快答应,也没搞什么三请三辞的把戏。
再者说了,魏直言自觉对得起死去的太子。他屡次进谏要防范秦王,奈何太子总是听不进去他的进言,最终还是命丧李势銮之手。彼无t时太子志得意满,皇帝李寺乃也是刻意培养太子在朝中的威望,局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哪里听得进魏直言劝谏。
魏直言是有心辅佐明君的能臣,现在太子已经死透,他见秦王颇有明君的架势,也就诚心诚意开始辅佐李势銮。
魏直言辅佐李势銮,头一条建议,就劝李势銮立即下旨,停止清剿太子余孽,防止前方征战的将士军心不稳。毕竟太子在位时,手下还掌握着飞虎营。此时飞虎营正在外面征战,确实应该好好稳住军心,防止生变。李势銮从谏如流,立即答应。
接着,魏直言又上表奏请安葬废太子,借此机会,稳住原本那些心向太子的朝中文臣。李势銮也是立即照办,丝毫没犹豫。
这两手一动,原本因为李势銮造反而一直颇为动荡的朝堂,立即稳定下来。那些曾经心向太子的文臣也不再人心惶惶,开始安心处理政务饮宴作乐。
可怜的李欣孝,若是看到自己尸骨未寒,原本心向他的文臣就开始投靠新君,照旧天天饮宴作乐,不知会不会气的跳起来。政治啊,就是这么残酷。
慢慢的,魏直言就成了李势銮的肱骨之臣,每事必要与他相商。
李势銮继位之后,有心励精图治,但又苦恼世家大族把持朝政,却不能实心任事,总想为自己家族谋求更多利益。他多次密诏魏直言,君臣二人单独秘议此事。
这回就是魏直言给李势銮的建议,让他重开平周朝的朝廷公试。通过这种手段,笼络天下的寒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