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在起风的当天下午,定北守备团一等战兵与精锐骑兵全体登船,由平明国水军小船运送,沿着双水江往东,随后逆流北上进入濛河,顺着迅疾的南风一路北上,直到天黑,悄悄到达预定位置。
一万两千精锐步卒由小刘团长带领,趁着夜色在阿史那豁耳突辽大军南面下船,悄悄完成南面埋伏。
精锐骑兵在李得一处下船,汇合一处,形成中心开花。
两千随着战事新晋升的精锐一等战兵,由王壮彪率领,趁着夜色,乘小船到主战场北面负责拦截溃兵。
第二天战事打响,李得一带着精锐骑兵率先出动,吸引突辽骑兵将其合围。
随后,小刘团长在南面发动进攻,然后王壮彪在北面带兵负责拦截溃逃的突辽骑兵。
本来这么耗费心血布置一场,小刘团长是打算全歼阿史那豁耳的精锐骑兵。却没想到,这个阿史那豁耳实在狡猾,一看情况不对,居然能舍弃大军,几乎是孤身一人调头逃跑。
最终,定北守备团只留下了八成擒生军,全部狼牙都,撞令军,以及不足一万金狼骑兵。
尽管小刘团长对这一战的战果不算满意,但在平明国诸将眼中,这可是了不起的大胜定北守备团这位团长,真是用兵如神
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位团长手里,简直运用的出神入化。
一战将阿史那豁耳打得仓惶北逃,小刘团长乘胜回师南下,带着十万平明国兵卒,在不到一月内,连克十余座城池。
至此,整个许都省南边,已经全部被定北守备团攻下。许都省首府豫城,彻底暴漏在定北守备团兵锋之下。
现在,定北守备团兵锋直指北面突辽皇帝金帐所在。
阿史那豁耳经此大败,彻底心灰意冷,费尽全力收拢不到两万溃兵,带回北面金帐,向突辽皇帝请罪。
突辽皇帝闻此噩耗,本就疾病交加的身体,直接承受不住,当场昏迷在病榻上,三天三夜没有醒来。范国师费力压下群情激奋的阿史那贵人,把阿史那豁耳先行关押起来,等皇帝醒来再发落。
三天之后,突辽皇帝艰难睁开双眼,挣扎着发出虚弱的叫声,把小儿子黄吉叫到身边。突辽皇帝知道自己此时已经时日无多,喝了一口黄吉端来的马奶茶,恢复些力气,立即叫来阿史那家族的四名族老,任命他们为辅政四大臣,辅佐年幼的儿子黄吉登上帝位,并在日后帮着皇帝处理朝政。
这四名阿史那家族的族老听到皇帝并未提及范国师,就开口询问幼帝登基之后,该如何处置范国师。很显然,作为阿史那家族的族老,这四名贵人对位高权重的范国师颇为嫉妒,要趁着皇位更替之际,将其置于死地。
幸亏突辽皇帝临死前回光返照,脑子并不糊涂。他叫过小儿子,嘱咐黄吉放心重用范国师,要多与范国师讨论朝政,多听范国师的主意。
突辽皇帝心里很清楚,范国师再怎么位高权重,也很难在突辽国翻天。因为范国师毕竟是一名平周人,在突辽国没有家族支撑,不过是光杆一人。即便他权势再大,也不会有阿史那家族的人愿意投靠他,自然也就翻不起什么大风浪。
但若是让阿史那家族的人来当国师,恐怕自己的儿子们都不会活过明年。
草原上的新狼王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咬死上任狼王留下的全部狼崽子。
小儿子黄吉现在还小,心肠也没有他那些成年哥哥那么狠毒。突辽皇帝让幼子继位,还能保住成年儿子的性命。若是让任何一位成年儿子继位,恐怕他死后立即就要兄弟阋墙。阿史那家族也必将四分五裂,血流成河。
突辽皇帝用尽一生心血,才打下这偌大一个突辽国,他希望在自己死后,突辽国能平安传承下去,而不是亡于内斗。
随后,突辽皇帝叫来范国师,用虚弱的声音回忆了一番年轻时与范国师统一草原的辉煌,惹得范国师也忍不住留下泪水。
随后,突辽皇帝双手用劲力气紧紧把住范国师,请他继续辅佐自己的儿子黄吉。
范国师看着突辽皇帝,许久,用力点了点头。
看到范国师点头应允,突辽皇帝好似了却心中最大的遗愿,就此双手一松,双眼一闭,双腿一蹬,一代枭雄,就这么病死在床榻之上。
黄吉放声痛哭,范国师过来低声劝慰一番,请皇帝陛下主持给太上皇定谥号,庙号,治丧。
阿史那贵人四个顾命大臣,只有一个勉强有点墨水。这谥号和庙号,最终还是得范国师出主意。范国师与突辽皇帝并肩作战一生,尽管皇帝老了以后对他稍微苛责,但他还是对这位皇帝充满敬意。
突辽国这位开国皇帝,最后谥号定为太祖承天英端神功肇纪立极睿武端毅钦安定业开疆高皇帝。庙号太祖高皇帝。
随后是皇帝丧事。所有突辽族人披麻戴孝一年,草原附属部落戴孝半年。整个突辽国禁止喜庆婚娶,各种娱乐,戏曲等一百天。
接着,又是新皇登基大典,改元承正。
大家伙忙了个焦头烂额,谁也没想起来,阿史那豁耳仍在大牢里关着等死呢。
突辽国新皇登基没多久,下面阿史那家的贵人们为着新朝的官位又吵吵成一团。小皇帝虽然年幼,却对这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亲戚着实恼恨,若不是他们无能,不能辅佐父皇,父皇哪里会过度操劳而死。
没过多久,小皇帝开始大力提拔年轻有为的世家大族平周人,提高他们在朝政上的话语权。每个衙门正官依然是阿史那族人担任,但已经仅仅是个象征,真正做事的,主要是这些平周人。
与此同时,小皇帝给阿史那家族几名颇有威望的长者赐下高爵厚禄,却不授实权,以安抚他们的心。
随后,小皇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