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两条盟约,都有利于王朝稳固,故而三国皇帝并未有太大反应。第三条,对他们统治稳固更是有利,所以他们也默不作声。可当这条补充条款出现时,三国皇帝就再也坐不住咯。
三国皇帝碍于身份,不能像那些勋贵世家一样,死皮赖脸扯着嗓子跟李得一争论,只好派太子带着一干侍卫,来问李得一到底怎么回事。
三国太子这一见面,自然是场面一度相当尴尬。为啥平唐国太子李承乾曾被另外两国太子给合力揍过好几顿呗。
三国太子尴尬地来到李得一面前,与李得一见面。
李承乾抢先一步,拱手与李得一见礼,口称:“姑父。”上次见面时,李承乾还端着架子,称李得一为“团长”。在定北守备团见识过守备团强大的战力后,见识过那雄伟坚固远超洛都城的统万城如何被守备团一日而破之后,李承乾终于学会一点点谦逊。
平唐国皇室,凭着与守备团两位团长的亲戚关系,占老了便宜。
朱标和刘盈则齐齐行弟子礼,亲切地叫:“李大哥。”
从这声称呼看来,对这天下三国,李得一端得倒是挺平,基本不偏向谁。
李得一知道三国太子的来意,也没废话,直接开口道:“我这么做,乃是为天下安定着想。这里有我这些天抽空写得关于如何管理宗亲勋贵的详细章程,你们仨拿回去给你们爹看看。只要把这些宗亲勋贵安排到朝堂里头,让他们天天费尽心思去跟文官斗智斗勇,自然就能耗光他们的精力,到时候哪里还有多余的力气琢磨造反之事。没有封地,他们就没有兵马,也就没有兵马,就更不可能造反。加之将来他们搬回都城,在你们眼皮子底下,他们也无法暗中蓄养私兵。”
当天吃晚饭时,三国皇帝看到李得一让儿子带回来的“宗亲勋贵管理办法”,不禁当场齐齐拍案叫绝。
三位皇帝在三个皇帝大帐里,忍不住齐声喊道:“这李副团长,简直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六百八十八章手扳乾坤重归位,力扭人心傲高气
李得一给出的管理宗亲勋贵方法很简单,就是考试宗亲勋贵从此以后参与朝政,但是必须得通过考试,只有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进入朝廷各部,以勋贵宗亲的身份,参与朝廷事物,甚至能够外出为地方官。
上一世,李得一可是没少被无穷无尽的考试折腾。上一世李得一从小能力平平,考试成绩一直偏下,为此没少挨爹妈的骂,一直是爹妈嘴里不争气没出息的熊孩子。
但如今,拥有两世记忆之后,李得一终于能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这种考试制度的利弊。他发现,尽管这种无尽的考试看似有种种问题,但最关键是,这是一种能让大家都比较心服的较为公平的制度。
世间最难的事儿之一,无过于公平。李得一有两世记忆,已经见过不少开始看似公平,最后却不过是贻笑大方的一场闹剧。所以最终,李得一还是选择将上一世自己经历的无尽考试制度,照抄过来使用。
至于这里面有没有他个人的一点恶趣味,则不大好说。上一世的权贵子弟们,可是不用经历这种无尽的考试折磨,就能轻松成为人生赢家。
大概李得一这世有机会,总想让这些宗亲勋贵们,也尝尝考试的折磨。
在给是三国皇帝看的条例中,李得一则把这种无尽考试制度的种种好处,给三国皇帝大书特书。平周朝早有朝廷公试制度,但那是为国选材,笼络天下英才,入皇帝彀中。
而李得一给这套考试制度,则是为宗亲勋贵们量身定做。这种考试制度,对于那些不学无术,整天纨绔还想继承爵位的权贵子弟来说,不亚于一道晴天霹雳。
如果你三次考试都不合格,那不好意思,一辈子只能当个闲散人员,或许还可以去参加武举试试。如果武举也没过,那你这辈子算是彻底没戏进入朝廷。可以去试试经商,或者拿着朝廷的俸禄混吃等死一辈子也行。
当然了,即便你考试合格,也不是一定能进入朝廷参与朝政。毕竟朝廷部门一共就那些,官位都是定好了的,早已被瓜分完毕。一部分给世家大族,一部分留给寒门士子。
现在,你身为宗室勋贵,想要就这么走入朝堂,总得有个说法吧。这个说法,一来自于守备团与天下三国订立的盟约。第二么,就是来自皇帝的支持。
李得一故意把这个权力留给三国皇帝,好方便他们制约宗亲勋贵。
在朝堂上,通过考试进入各部的宗亲勋贵既不属于世家大族,也不属于寒门士子,就像无根之木,根本没法在朝堂立足。毕竟定北守备团盟约要求宗亲勋贵能够进入朝堂,可没说会帮他们在朝堂站稳脚跟。
这时候,来自皇权的支持,就成了这些宗亲勋贵们唯一的依靠。所以这些宗亲勋贵,自然就会牢牢团结在皇帝身边,成为忠实的皇权代言人。
如此一来,三国朝廷就会形成,世家大族,寒门士子,宗亲勋贵,三足鼎立的稳固局面。皇帝在其中掌握平衡,自然能比较轻松维持朝堂稳定。
但这样时间久了,由于宗亲勋贵天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