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4(2 / 2)

我要做谋主 公子灸 2219 字 2023-10-15

gu903();果然袁术脸色虽然不好,但是也是缓缓的挤出了一个字,“可。”

卫语看着徐庶与辛毗担忧的眼光,一时间不能理解,但是深想一下却是恍然大悟。

荀悦看似符合情理的选拔官吏的方式,却蕴含了大量的玄机。要知道这些诸侯的很多官吏都是从当地得世家大族中选取的,那么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真的能做到荀悦所说的那样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若是世家子弟达不到这样的标准,那么自然会落选,那么这些肥缺谁来填自然是寒门子弟

卫语在思考的过程之中,荀悦又是开口:“政治大经,法,教而已。无论是教化与刑法都应该有个先间后繁的过程,所谓教初必简,然后责备。刑始必略,然后求密。若是开始就设置繁礼等同于设必违之教若是一开始就是重刑,必然会导致陷民于罪的后果。”

好一个反骨仔卫语心中已经做出了评定,要知道现在的无论是皇室还是世家大族都是以繁重的礼仪为尊,而荀悦张口闭口就是要先间后繁,你是将世家大族置于何地

但是卫语又不由不佩服荀悦的心思,这中方法确实是好的,先不论不论符不符合实际,但是综上所述,荀悦简直就是这个封建时代的进步人士。

一边的袁术已经开口,“仲豫此法虽好,但应该根据事实情况而定,若是刚下的城池必然要用严刑来制约一些不轨之徒。”

袁术出人意料的否决了荀悦的话,但是荀悦并未生气,只是接着说道:“袁公考虑周到,在下佩服,这也是在下最后想说的一点,度其时宜。”

“所有的政策调令都应该考察当时的具体情况,比如说这君臣两立”

君臣两立四个字掷地有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东汉的从来都是“君为臣纲”,现在荀悦却要说君臣两立,这跟造反之人何异

“昔日桓帝以来,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如今更是黄巾之乱,山贼流寇作乱不断,残暴生灵。而今陛下当政,庙堂朽木为官,遍地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如此之计,长亭侯官拜虎贲中郎将,又为南阳之主,不应有所作为

孟子有云,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今陛下大兴买官之道,亲信党宦之辈,社稷潦倒,视肱骨之臣如草芥,长亭侯大破黄巾居功至伟,如此危难之际,愚忠又能成何事”

荀悦不断的引用典故,一大番话说下来,眼神已经死死盯住了袁术。他心里清楚,若是袁术没有答应前面三条,他最后不说也罢。现在能够说出这般逆反之言,他就是在赌

他不是荀彧,根本没有什么匡扶汉室的理想。后世也将荀悦的思想有所归纳,说白了他的信念在于百姓。他想跟随的主公定然不能愚忠于现在的汉帝,只要能够让百姓开智,官吏清明,治下安定,他宁可舍了性命也将刘家的江山搬到,辅佐他心中的明主登上帝位。

卫语已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真的很想私底下问一问荀悦,你丫的是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这简直是裸的怂恿人造反。

只可惜卫语前世只是个高科技研究员,喜欢三国也只是爱好。史书就没有读过几本的他,根本不知道荀悦刚刚所说的思想,都是通过他的汉纪表达的玲离尽致

而此时的袁术则是争锋相对的迎上了荀悦的目光,他没有动怒,反而挂出了一丝不知名的笑容。

袁家与杨家虽然不对路,但是却不约而同的在做着一件同样的事,那便是架空汉家皇帝的权利。施行从下而上战略的袁家出了他袁术,他袁术打骨子里就是看不起刘宏,更别说愚忠

“善”

这个字有力的从袁术嘴中吐出,荀悦一颗心总算是尘埃落定。

当他准备起身认主之时,一个身影已经飞快的跑了过来,将随身的宝剑丢在了案几之上便是扑通一声单膝跪了下去。

“颍川荀衍望主公收留,愿为主公鞍前马后”

这是一个白袍青年,披头散发,颇有衣服狂士剑客的模样,看这个样子明显是在一旁偷听很久了的。

荀悦一脸震惊的看着疯疯癫癫的荀衍,只能无奈说道:“启禀主公,这位是我的从弟荀衍,字休若。”

袁术还有些被这突然而来的幸福弄得摸不着头脑,只有卫语在一旁小声腹讥。

“尼玛,这荀家的反骨仔真是多”

第四十四章猜人

“三哥还是这个性子啊。”

就在袁术卫语等人聊天的不远处,已经有两个儒衣青年并排而立,他们也是正好撞见袁术与荀悦的谈话,也和荀衍一样做着偷听的买卖,但是却没有像荀衍那般冲动。

“三叔是性情中人,这袁公路的说法与三叔的思想十分妥帖,也难怪他会去认主。”

说话的是另一个青年,实际上他比口中的三叔只是小上个一岁,甚至比他面前的小叔叔还大上两岁,他便是荀攸。

而与他站在一起的,便是那个情投意合的王佐之才荀彧。

听到荀攸这么一说,荀彧便是随意的摇了摇头,无论是荀悦还是荀衍都是他的兄长。他知道这两个人的思想是十分相近的,这些年已经隐约有了展露的势头,可是这种展露未必是好的。

作为一个文客,他十分欣赏两人的思想,但是欣赏不代表认同,他的骨子里还是汉室正统,世家为大。

作为一个弟弟,他自然是想着两个哥哥能够过得好,曾经已经无数次告诉两人莫要将心中的想法吐露,今天还好是袁术在场,若是换了随便一个世家大族,就凭这番话两人也是彻底被打入深渊。

“看来二叔三叔便是要出仕了,四叔又在冀州一带游学,以后家中恐怕只剩我与小叔了。”

现在荀家年轻一代,为荀悦年龄最长,他的父亲虽然是庶出,但若是真算的话在上一辈中排行老二,荀攸便是唤他二叔。

荀衍的父亲排行老三便是三叔,四叔便是荀谌,至于小叔则是荀彧。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