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敌人的船只都烧着了的话,敌人如何逃跑呢
跳水离去
想要从船上跳下去,然后游到湖岸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鄱阳湖也算是一望无际了,试想也没有人愿意尝试这种求生的办法吧。
退一步讲,就算陈友谅的军队到时候跳水了,朱元璋大可阻止军士,带上弓弩,站在船上,还不是一箭一个。
所以此时的朱元璋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他已经看到胜利在向他招手了。
历经了几日的战火之后,唐安终于得到了前方回报的消息,朱元璋胜利了
而陈友谅,中箭而亡
而后,朱元璋趁热打铁,将陈友谅手下的所有领地全部占领,而更多遗留下来的部队,也都投降于朱元璋了。
唐安听到之后,心中也不知是个什么心情,总之,很微妙。
既然历史没有改变,朱元璋仍然是朱元璋,这同时也说明朱元璋以后是要当皇帝的,那样一来,唐安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呢
难道效命于朱元璋
不可能的
唐安不想效命于任何人。
所以唐安迷茫了。
不过唐安还没有到了想那些事情的那一步,顺其自然罢了。
老朱带着大军回来,第一站是来感谢唐安的,唐安千里送计谋,让老朱打赢了这空前绝后的大战,第二站则是直捣黄龙,收拾张士诚去了。
得知张士诚在自己和陈友谅决战的那些天,打下了很多自己的城池,朱元璋当即就跳脚大骂。
可以说,他和张士诚并不熟,泛泛之交而已,甚至算不上。
所以这么一个不熟的人,竟然拿下自己的城池,老朱的暴脾气是忍不了了。
当他和唐安的宴会一结束,就马不停蹄,带着军士们直奔张士诚而去。
打铁要趁热,如果不好好敲打敲打张士诚的话,他迟早是要欺负到朱元璋的面前来的。
老朱哪能有隔夜的仇,当即就派兵打的张士诚日月无光。
张士诚表示,我也很绝望啊
本来好好的,张士诚也没有想和朱元璋对着干的想法,但是后来,接到前方的消息,说是朱元璋已经战死了
本来一想窝囊的张士诚心思当即活络了起来。
怂了那么久,这次实在是忍不住了,既然朱元璋都死了,那么他这些个城池,就算不抢,也会有别人抢去的。
不仅如此,更是因为朱元璋自己城池中大部分的守城将领也都听说了老朱战死的消息,当时也是万念俱灰,没有了战意。
所以,才会这么简单被张士诚拿下了这么多座城池。
但是老朱一回来,很简单粗暴,派兵拿回城池了
张士诚也颇为识相,大部分时候都是礼让,将城池拱手交出。
这并不代表他不反抗,反抗过了事实证明反抗无效
朱元璋的军队饱经战火的洗礼,早就已经是一支强军了,再加上上次打败了桀骜的陈友谅军,士气正盛,张士诚打不过很正常。
所以当唐安听到张士诚惨败的消息,也就没有过多的疑惑了,毕竟,这很正常啊。
其实唐安也知道,就算张士诚不主动惹朱元璋,朱元璋迟早也会收拾张士诚的,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
总之,老朱想走向人生巅峰,就要把所有的敌人都干掉,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有比自己更强大的人在的话,始终是不放心的。
正如那句“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老朱不是猛虎,他是龙,将来是要一飞冲天的。
龙的心眼儿也有可能很小,毕竟谁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如果被人挡路了,那就成了敌人。
敌人,是要干掉的
所以朱元璋一次又一次的攻打张士诚的城池。
但是老朱的重心,却没有放在张士诚身上,张士诚对于老朱来说,还不算什么特别大的威胁,暂时不灭也可以,而对老朱来说,最大的敌人,则是元廷。
即使是没落破败的元廷,也不是轻易能够撼动的。
当年的朱元璋实力不足,想要打下元廷,无异于蚍蜉撼树,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如今的老朱已然是手握百万大军的大元帅了,手底下的将领多的叫不出名字,可想而知,老朱现在的实力是有多么的恐怖。
唐安都有些畏惧老朱的实力了,要是朱元璋闲的蛋疼,突然觉得唐安是他奋斗路上的绊脚石,想要一脚踢开的话,到时候可就不太好看了,场面也会变得非常地尴尬。
不过老朱对唐安的态度还是非常可以的,唐安可以看出来,老朱是真心把自己当成兄弟的。
可唐安却仍然有些不放心。
纵然老朱把自己当成兄弟,可是到时候老朱想要问鼎天下的时候,唐安又该如何呢
亲兄弟尚且明算账,若是朱元璋一定要跟唐安算一算这笔账,那可就难办了。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唐安是打心里不想和老朱打的,就怕到时候朱元璋权迷了心窍,非要和唐安辩个雌雄来,可就不那么好了。
毕竟两人都是雄的。
所以唐安心底那个担心啊
距离元朝的灭亡已经越来越近了,唐安心中的担心也就越来越足了,生怕到时候与朱元璋反目,那可就不好混日子了。
唐安的确不想当皇帝,但是架不住老朱想啊。
朱元璋若是当上皇帝,见到唐安竟然那么轻松,同时又手握重兵,把持大片的土地,想想就很没有安全感。
第四百一十九章无趣的皇帝
人一旦没有了安全感,就容易做傻事儿,而且容易伤害自己人。
像“打的是友军”这种事情,已经不少见了。
最恐怖的,是兄弟反目成仇
个中恐怖,唐安是不敢想象的。
唐安只能表示:丫的我来这个世界,是混日子过的,怎么非要面临这么复杂的问题呢
深深的无奈。
时间就这么继续往前走,唐安的生活也犹如往常一样,打打猎,攻攻城,造造娃,带带孩子
这种闲适的生活倒是让唐安非常的舒适惬意。
前段日子,朱元璋来造访了唐安,并且向唐安透露,想要赶走元廷,然后自己当皇上的想法。
用这种想法,竟然找到唐安来发表意见。
唐安虽然很不情愿管这档子事,但最终还是没有反对朱元璋的这个想法,只给了朱元璋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个本来是由一个名叫朱升的学士给朱元璋提出的意见,如今,竟然成了唐安说出来的了。
想想,唐安就觉得有些好笑,看来历史的细节还是变了不少啊。
这一点点的变化,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后续的主要走向,唐安这时候才有些略微担心了。
既然历史还是有变化的,不论大小,至少是有的。
唐安就担心老朱要是没有当上皇帝的话,那到底会是怎么一个样子呢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