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好笑的看着徐增寿,失笑摇头,自己是可以和他们拼时间,但是就算把他们都熬死了又能怎么样,可是大明还是没有丝毫的改变。
虽然军事改革很困难,但是错不在这些官员身上,朱棣一朝的官员已经算是清明能干的了,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改革触碰了他们原有的价值观和利益罢了,不过这些问题齐景相信都会克服的。
“听说徐辉祖这次回去,就要宣判了,要不要我帮你带一封求情信给陛下”齐景小心翼翼的问道,虽然徐辉祖是个混蛋,但是毕竟是徐增寿和徐妙云的大哥。
“不了,要带也只能带严惩徐辉祖的信,我不能让皇后难做。”徐增寿说完忽然看了齐景一眼,眼睛冒着精光,“你已经发出去了吧”
尴尬的笑了笑,“看你没什么反应,我就把咱们两个都发出去了,放心,离断亲自捉刀,不会有问题的。”齐景看了看南方,“我想,现在已经和徐辉祖一起,到了京师了。”
徐辉祖的精神已经全被在漫长的旅途消磨殆尽了,此时的他坐在囚车中面无表情。
锦衣卫千户看到京师的城门就在前面,紧张的擦了擦汗,护送徐辉祖确实让他很有压力,生怕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可是万万担待不起。
徐辉祖虽然是罪臣,但是却是皇后娘娘的亲哥,怎么判,还没定下来,万万不能得罪了。
靠近京师的时候,千户发现从京师的城门里竟然跑出一群武装到牙齿的士卒。
为首的一位将军骑在马上,伸手止住了护送徐辉祖的车队。
千户不明白不过是押送徐辉祖进城,怎么也要这么多人护送,难道在京师还敢有人劫囚不成
陈安邦检查了徐辉祖的囚车,看着徐辉祖的脸说道,“魏国公,奉天侯说,您若是下了地狱,别忘了帮他占个位置。”
说完也不待徐辉祖的回答,拨转马头对那千户说道,“陛下有令,诸君辛苦了,剩下的路程就由我们殚忠营和府军左卫来吧。”
千户惊讶的张了张嘴巴,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就让自己的人撤下来,然后乖乖的跟在殚忠营的后面押送徐辉祖进城。
千户不明白了,一个徐辉祖而已,居然出动了皇帝的亲军,这搞什么啊
直到进城的一刻,千户才知道为什么要出动亲军进行押送,威武的府军前卫的将士努力的伸开双臂防止有百姓从两旁冲出来。
千户看着两旁的乌压压看不到的头的百姓,不禁咂舌,看来这都是牺牲的边军将士的亲友,怎么知道的看,那还有好几个嚎啕大哭的。
朝廷的表彰和抚恤已经先于徐辉祖到达京师了,厚厚的抚恤金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但是改善不了他们失去亲人痛。
朝廷此次的抚恤已经是加大了力度了,但是那些家中独子,和失去了丈夫和父亲的家庭,朝阳堂还特意找上门,将京师朝阳山庄之内的几亩田地的地契给了他们,不必耕种,朝阳堂自然会找人帮他们耕种,那些家庭只需要付出一些雇用的金钱,就可以坐在家里收租子。
朝廷和朝阳堂所做的一切,略微的安慰了下他们失去亲人的痛苦,但是徐辉祖的进京,却点燃了他们的怒火。
在齐景昭告天下的时候完全是忠于现实的,徐辉祖的指挥失误和不听劝谏,是此次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
无数的臭鸡蛋,和蓝蔬菜掉落在徐辉祖的囚车上,陈安邦不得不用手抵挡着从天而降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说的就是徐辉祖现在的状况。
第三百二十四章诛十族
押送的车队终于走进了皇宫。
没错,徐辉祖没有关进天牢,而是直接去了皇宫,据说皇帝联合百官要亲审。
亲审是没错,百官也都在是没错,不过这次的审理是一次私密性极高的审理,除了会对外公布结果之外,内部的过程不会有人记录。
这是徐妙云首次出现在奉天殿,接受百官的见礼。
徐妙云穿着盛装坐在朱棣的下首,而徐妙锦赫然和徐妙云坐在一起,朱高炽和朱高煦还有朱高燧站在百官前方。
今天的阵势很大,朱棣把所有人叫来了,比如不怎么出门的李景隆,所有能有资格站在奉天殿的人,全部都来了。
徐辉祖进奉天殿的时候,脑袋上还顶着一片烂白菜叶子,身上发出难闻的气味。
沉重的枷锁,让徐辉祖不得不微微低头以缓解自己颈椎的酸痛。
徐妙云见徐辉祖走进来,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了一下,就连朱棣都有些发愣。
眼前的这个人,还是那个和自己抗争步步不退的徐辉祖吗如此苍老,如此的疲惫
“罪臣徐辉祖,叩见我皇”徐辉祖带着枷锁,重重的跪在地上,枷锁磕在地上的哐啷声,清澈的响在奉天殿里。
这是徐辉祖第一次向自己下跪,朱棣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怒火滔天是有过,看到边军的详细的战报,朱棣真的想把徐辉祖千刀万剐,但是如今看见他跪在堂下,自己竟然一点火都提不上来。
“起来吧”
“罪臣罪无可赦,还请陛下准臣一死,以谢天下”徐辉祖一头磕在地上,朱棣闻言脸色变换几次,而徐妙云和徐妙锦的脸色更是苍白。
李景隆闻言叹了口气,他今天确实是不想来,奈何齐景给自己来了信,要自己一定要保住徐辉祖的命,不然他的爵位就要保不住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齐景这小子鬼主意太多,自己这个曹国公的爵位可不能让他给嚯嚯完了,再说徐辉祖怎么说都是军方一脉,怎么能让这帮文官给弄死
“你当然是罪无可赦”李景隆猛地踏出一步,大声喝道,“就算是死也要等陛下宣判之后,再行决定,就这么轻松的死了,难解天下之恨”
“陛下”李景隆拱手说道,“臣请陛下处于徐辉祖,凌迟”
“凌迟”李景隆此言一出,朝堂上便议论纷纷,就连朱棣都反问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