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朕若为亡国之君,尔等也必为亡国之臣(2 / 2)

"陛下驾到——

随着刘瑾尖细的喝声响起,陈星河在侍卫的簇拥下踏上龙纹高台。

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晨光中微闪,脚步声在寂静的朝堂上显得格外清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皇帝到场,百官们齐刷刷躬身行礼。

"平身。

陈星河坐上龙椅,目光扫视下方的群臣。

那些空缺的位置格外显眼,像是被拔掉的蛀牙后留下的空洞。

"谢陛下。

随着群臣正起身形,刘瑾日常“有事启奏”的例行口语还未脱口,便被陈星河打断。

“众卿可知昨日天京城为何封城戒严?”陈星河的话音平淡。

却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们浑身一震。

又是熟悉的一幕,上次礼部尚书因图谋不轨而被满门抄斩之时,陛下就是这般口吻。

一时间,朝堂一片死寂,谁也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见满朝文武一言不发,陈星河神情淡漠,轻垂眼帘缓缓开口道:

“这几日,天京城倒是热闹,自朕举行阅军大典以来,天下各地的藩镇便蠢蠢欲动,如今更是大逆不道的纠集叛军,意图举兵造反,颠覆朝廷。”

“昨日,朕得东厂密报,朕倚重信赖的几位肱骨重臣,竟与鲁王等叛逆勾结,意图联合江湖人士里应外合,引叛军攻入京城!!”

“还有朝中的几十名大小官员,更是对鲁王等逆贼互通书信,摇尾乞怜。”

“那些内容,真是叫朕肉麻恶心啊…”

“朕在想,莫不是这群逆臣觉得叛军势大,朕必败无疑,这才急于备好投名状?”

陈星河询问的声音很轻,却让在场的文武百官脊背发凉。

“朕的好尚书,宋老大人,真是深得为官之道,平日装出一副清正廉明的模样,甚至东厂派人拿他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江湖游侠,不惜舍了性命的去保他!”

“可昨日,东厂查抄他的家产之时!竟抄出一百三十万两的白银!!”

“一百三十万两白银呐…”

“这笔银子,足够十万大军一年的粮饷!!”

陈星河声音依旧很轻,但是语调已经变得极为冰冷。

“朕知道,朝中还有许多似宋有林这般装模作样的逆臣!”

“但尔等记住!尔等群臣所有一举一动,朕都看在眼里!!”

“朕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只要朕一天坐在这个位置,尔等都需时刻谨记,朕悬在你们头上那把刀!”

“即使有一天,叛军攻入京城!朕为叛军所杀!朕也会在临死之前,拉着尔等这些叛逆之臣一同陪葬!”

当陈星河最后一个字落下,朝堂上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文武百官只觉得膝盖发软,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疯子......

这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在每个大臣脑海中炸开,如同惊雷般震得他们心神俱裂。

他们不约而同地低下头,生怕被那双冰冷的眼睛捕捉到自已眼中的惊惧。

大武朝立国八百载,历经十七帝,何曾出过这般癫狂暴戾的君王?

即便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暴君,也从未有过要拉着满朝文武一同赴死的疯狂念头!

这一刻,他们终于真切地意识到:龙椅上坐着的不是仁君,不是明主,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一个随时可能拖着整个王朝坠入地狱的疯子!

"他真做得出来......

不知是谁的轻喃飘散在死寂的朝堂中,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就在朝堂上压抑的气氛几乎令人窒息之际——

"报!!!

一声嘹亮的呼喝如利剑般刺破死寂。

只见朝堂外汉白玉御道上,一名身披染血铠甲的传令兵疾驰而来。

沉重的战靴踏在朝会上石阶上,发出令人心悸的闷响。

"八百里加急军报!白起将军大捷!

传令兵单膝跪地,铠甲上浸染的血迹已凝成了粘稠的血浆。

他双手高举军报,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我军诱敌深入,以火攻之计全歼敌军二十万!俘虏十二万!请陛下示下!

刹那间,凝固的空气被彻底打破。

那些方才还面如死灰的大臣们,此刻眼中都燃起了惊疑不定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