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敢生异心!”
“这江山万里,将无你立锥之地。”
随着陈星河最后一个字落下,殿中骤然卷起一阵无形的威压,仿佛连空气都为之凝固。
“谢陛下隆恩!臣等誓死效忠!”
一千五百名武者齐声叩拜,声浪震得梁上尘埃簌簌而落。
陈星河眸光微动,破妄之眼扫过众人,只见殿内赤芒如海,深浅不一的光晕在每个人身上流转。
大多数武者身上都涌动着浓烈如血的赤色,仅有少数几处略显浅淡。
不过这些许差异,在这片赤色汪洋中不过沧海一粟。
他嘴角微不可察地扬起。
这场所谓的最终审查,不过是要让这些武者亲身体会皇权的威严。
毕竟,在破妄之眼下,他们的忠诚与否,早就在踏入殿门的那一刻便已无所遁形。
“平身。”陈星河淡淡开口,转身时龙袍翻卷如云,“三日后,天武阁正式启用。”
“望尔等勤修不辍,早日为朕分忧。”
殿外秋风骤起,卷起玄色龙袍的衣角。在曹正淳等人簇拥下,帝王仪仗缓缓离开主殿。
身后传来山呼海啸般的恭送声:“臣等恭送陛下!”
行至偏殿,陈星河龙袖轻拂。
霎时间,殿内灵气翻涌,一方古朴石碑凭空显现,碑面上暗金色符文流转不息。
刘瑾瞳孔微缩,下意识后退半步,而曹正淳等人却神色如常,显然早已见识过这般神通。
“此地需重兵把守。”陈星河指尖轻点石碑,一道无形波动瞬间笼罩整个紫禁城,“擅入者,格杀勿论。”
“老奴即刻去办。”刘瑾躬身时,额角渗出细密汗珠。
帝王转身,十二冕旒在阳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泽:“两厂一卫近日动作,朕要看到成效。”
语气平淡,却让殿内温度骤降,“记住,斩草...需除根。”
待众人俯首领命,龙辇仪仗已至殿外。秋风卷起满地落叶,为离去的陈星河铺就一条金黄御道。
……
河南府,嵩山少林寺。
作为传承千年的古刹,少林寺矗立于嵩山群峰之间,云雾缭绕,晨钟暮鼓回荡山间,宛如佛国净土。
作为江湖正道之魁首,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占地千顷,殿宇恢弘,金碧辉煌。
大雄宝殿飞檐斗拱,琉璃映日;藏经阁高耸入云,典籍浩如烟海;罗汉堂内铜人列阵,武学精要尽藏其中。
历代帝王敕封的匾额高悬山门,香火缭绕,经年不绝。
每逢佛诞佳节,达官显贵、江湖豪杰皆来此朝拜,车马如龙,供奉堆积如山。
寺内僧众逾万,晨起诵经之声如潮,暮时武僧演武,拳风震荡山林。
三千武僧披袈裟而持戒刀,棍阵如林,气势磅礴。
即便杂役弟子,亦习得少林入门功夫,扫帚可作棍,挑水亦练桩,寺中人人皆武,处处藏锋。
且少林寺的底蕴,远不止于武林。
少林寺虽为佛门清净之地,却深谙权谋之道。
数百年的经营,早已在朝堂之上布下暗棋。
六部之中,有官员自幼拜入少林俗家门下,虽入仕途,却仍以师门为尊。
地方州府,亦有官吏被少林以金银美玉笼络,每逢大案要案,必先向寺中通气。
一些皇亲贵胄,亦与少林交好,每逢佛诞,必遣心腹入寺供奉。
正因如此,少林寺豢养武僧、插手漕运、掌控商路之事,朝廷虽偶有耳闻,却始终无人深究。
即便偶有御史弹劾,奏章亦如石沉大海,再无下文。
——
今天要练科目三,可能晚点更新下一章,请各位读者大大谅解。